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干旱少雨,绝大多数河流属内陆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特别是春季,河道来水量小,干渠所能引水流量也小,支渠轮灌是全疆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探讨了支渠轮灌条件下干、支、斗、农四级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①当支渠为续灌渠道时,干、支渠流量计算采用设计灌水率法,斗、农渠流量计算采用最大灌溉流量法;②当支渠为轮灌灌渠道时,干渠流量计算采用设计灌水率法,支渠流量计算采用修正灌水率法,斗、农渠流量计算采用最大灌溉流量法。  相似文献   

2.
石津灌区位于河北平原中部,主要灌溉滹沱河下游以南,滏阳河以西地区,控制耕地面积400万亩,实灌面积250万亩,受益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三个地区和石家庄市的14个县(区)。为灌区的水源工程黄壁庄水库,位于滹沱河上游,总库容12.1亿立方米。灌溉总干渠全长134.7公里,首段设计流量100立方米/秒。总干渠以下有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和农渠,六级固定渠道  相似文献   

3.
井渠节水灌溉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黄河蓄水量减少,协调黄委统一调水,解决宁夏银北灌区冬灌和明春灌水水量不足,灌溉困难,结合灌区实际,对灌区中地势较高地区、干渠、支渠稍段及一些高斗高口地区,采取井渠节水灌溉措施,以弥补干、支渠引水严重不足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转变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由传统水利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使灌水困难地区与整个引黄灌区同步发展。对灌区已取得的井渠节水灌溉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论述井渠节水灌溉应用的效果。实践经验表明,井渠节水灌溉的大面积示范应用,一方面得益于机井配套和灌区末级渠道(斗、农渠)衬砌建设,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井渠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普继忠 《农业工程》2018,8(11):77-79
灌区内轮灌斗渠的流量一般根据灌水率和灌溉面积确定。对于灌区内斗渠控制灌溉面积大小不一的情况,斗渠的田间净流量应按各条渠道的灌溉面积占轮灌组灌溉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计算每条斗渠控制的平均农渠数量来演算斗渠流量,方法较为简单和准确,并通过相关规范公式验算和实践检验,可作为斗渠规模确定的一种方法来运用。   相似文献   

5.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农业灌溉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寺堡灌区现状种植结构、灌溉面积、宁夏现行灌溉制度调查统计,计算各灌域灌水率及灌水流量,通过与设计流量对比分析,红三干泵站有21 d供水能力不足,红五泵站有82 d供水能力不足,据此得出,红三干渠灌域需建设总库容为511.5万m~3调蓄池,红五干渠灌域在将红五泵站设计流量改造为3.65 m~3/s的基础上,需建设总库容为786.8万m~3调蓄池,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节水量为563万m~3时,可保证灌域实现充分灌溉,红一至红五干渠灌域在现状灌溉面积下,水量分配比例为0.15%、4.44%、68.52%、5.56%、21.33%。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利民灌区兴建防渗渠道,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966~1968年主要采用片石防渗,三年共完成防渗渠35.1公里。其中:干渠27公里;支渠7.8公里;农渠0.3公里。1972~1974年主要是修混凝土预制板防渗渠,三年完成防渗渠56.8公里。其中:干渠9.5公里;支渠40.6公里;农渠6.7公里。1981~1984年主要是修U型混凝土防渗渠道,四年完成68公里。其中:干渠16.5公里;支渠39.2公里;干农  相似文献   

7.
在实行计划用水时要算水账。它的内容之一是计算灌水时间,就是根据每次的灌溉田亩数,灌水深度、渠道流量、渠系有效利用系数等,算出灌溉所需的时间来。按算出的时间“定时轮灌”。定时轮灌是节约用水,保证合理灌溉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执行用水计划的一个主要办法,自推行以来深受群众欢迎。计算灌水时间一般要经过三次计算,首先根据灌溉田亩和灌水深度算出田间净需水量。第二再根据渠系有效利用系数算出引水口应引入的水量(也称毛水量)。第三,根据渠道流量算出灌  相似文献   

8.
(一) 内蒙河套灌区,中小型建筑物平板闸门,多年来一直使用橡皮止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止水效果,常常是关闸而流水不止。斗、农渠的小型闸门多数不设止水,闸门漏水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在灌区内,干渠、分干渠以下各级渠道的用水时间仅为干、分干渠行水时间的1/2~1/3。因此,在灌溉季节观察到大小渠道不管是否用水总是常流水。在水资源日益紧缺和水费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  相似文献   

9.
配水渠道轮灌组合优化模型与引水时间的均一化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渠系配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建立了配水渠道流量优化调度0-1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提出了各轮灌组引水时间的一化处理方法,使各轮灌组在同一引水时间结束灌溉,从而可使配水渠道进水闸能在同一时间关闭。模型适用于支渠以下各级配水渠道在来水流量确定,分水渠道流量彼此相同且按“定流量、变历时”方式轮灌时的优化配水方案决策。  相似文献   

10.
高邮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926万hm2,渠系由干渠、支渠和斗渠三级渠道组成,为实现渠系防渗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各级衬砌渠道为价值工程分析对象,采用功能系数法对灌区渠道防渗工程项目进行了价值分析。对象功能主要包括节水、节省维护费用和节地,对象成本值即为衬砌费用。经计算,干、支、斗三级防渗渠的价值系数分别为0.957,1.172和0.891,这表明应适当扩大支渠的衬砌数量。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总成本约束和功能指数计算了干渠、支渠和斗渠衬砌的目标成本,从而为灌区渠道防渗工程项目资金的调整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管道灌溉流量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灌溉用水在我国总用水中占据很大部分,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可节约大量水资源.为节约灌溉成本,以各轮灌组灌溉耗时差异最少为目标,考虑了各管段的流量限制、开启约束及灌水时间约束建立了管道流量控制模型.对模型变量进行矩阵化处理以方便计算.为高效求解模型,将其由0-1规划转化为目标分配问题.经测试,所建立管道灌溉流量控制模型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具备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讨赖河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西部,灌区外部通过戈壁砂层,渠道渗漏,损失严重。为了达到防渗节水的目的,讨赖河渠道改建工程,经过五年多的施工,计划建成北干渠、北一支千渠、北二支干渠、鸳鸯输水渠和南干渠,共长61.68公里,支渠16条,共长85.9公里,干直斗和斗渠181条,共长260.4公里。北一支干渠和三条支渠采用干硬性混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均匀喷灌,提高灌水质量,是喷灌设计中非常关系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喷灌均匀,轮灌组之间可实现等流量喷灌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4.
陈宝胜 《节水灌溉》2002,(3):43-43,45
1 工程概况引大入秦灌溉工程从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上引水 ,灌溉兰州市以北约60km的秦王川地区 ,是一项大型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工程系统包括引水枢纽、总干渠、干渠、支渠及田间配套工程。总干渠全长 86.94km ,设计流量 3 2m3 /s ,加大流量 3 6m3 /s ;东一干渠全长86.94km ,设计流量 14m3 /s ,控制灌溉面积 2 .0 7× 10 4hm2 ;东二干渠全长 94.71km ,设计流量 18m3 /s ,加大流量 2 1.5m3 /s ,控制灌溉面积 3 .3 8× 10 4hm2 ;东二干电灌分干渠长 15 .5 9km ,设计流量 3 .73m3 /s ;支渠 69条。工程中有隧洞 71…  相似文献   

15.
陆杰臣  黄河光 《节水灌溉》2001,(5):20-20,29
1 基本情况  上思县那板水库为广西第三大水库 ,195 8年 10月动工兴建 ,196 0年 9月基本建成蓄水 ,1982年对大坝加高加厚 ,最大坝高为5 7m ,坝后电站一座 ,装机容量 12 6 0 0kW。集雨面积 494km2 ,多年平均来水量 5 .83亿m3,总库容 7.0 2亿m3,有效库容 2 .91亿m3。那板水库灌区以明江为界分南北干渠 ,原设计灌溉面积 86 2 0hm2 ,灌溉流量 9.5m3/s,干渠长度 83.6 5km ,支渠 2 37km。南干渠全长 9.3km ,设计灌溉面积 846 .7hm2 ,设计灌溉流量 1.5m3/s,196 5年建成 ,运行至今基本正常。北干渠设计全长 74.35km ,灌…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一师阿拉尔市塔河种业一场原有的棉花膜下滴灌系统基础上,改造成为自动化滴灌工程,并对自动化滴灌棉花灌溉制度和土壤墒情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典型的一个轮灌组为例,采用自动化技术监测同时工作的各出地桩(灌水小区)流量、管道压力及其相应灌溉片区里的土壤墒情变化,分析各灌水小区的灌水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加反而减少,灌溉定额为7 426 m3/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6 567.60 kg/hm~2,可为条件相似地区推广自动化技术和编制灌溉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地处江淮丘陵区,全县大部分面积属(?)史杭灌区。出然灌区已开发多年,但渠系建筑物配套程度很低。如灌溉面积为6.5万亩的孙集支渠,其支渠、分支渠、斗农渠四级渠道上,需修建各种建筑物计1238座,已建83座,只占计划的6.7%。由于渠系建筑物不配套,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大搞灌区工程配套,是挖掘现有灌溉设施潜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灌溉用水管理多向图把渠道供水能力、田间耗水强度、效益面积、灌水时间等因素融于一体,按照一定关系以曲线组绘成合轴相关图。通过该图既可初步设计渠道流量,选定灌溉面积,也可确定轮灌周期、轮灌面积等。该图查用方便,容易掌握,查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灌溉优化模型旨在求解干渠各出水口运行时流量调度的最优组合方案,对于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技术水平和实施农业高效节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等流量、变历时”的轮灌分组的优化模型上,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选用了高斯适应度函数,并根据约束条件的特点,提出了二维编码并对选择、交叉和变异过程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的遗传算法效果起好,说明该算法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沾益区炎方乡来远银杏苗圃采用滴灌方式灌溉,设计灌溉面积180hm2,支管、毛管铺设是滴灌设计的核心内容.以项目区基本资料和灌溉制度为基础,通过水力计算来确定支管、毛管铺设参数.项目区分10组轮灌,灌水周期5d,灌水延续时间6h,净灌水定额18mm,毛灌水定额20mm.滴头流量2L/h,工作压力水头15m.最终:支管铺设长60m,间距60m,50孔,选用0.8MPa DN63PE100级管;毛管铺设长100m,间距1.2m,100孔,选用0.6MPaDN25PE100级管;选用16(0.15MPa)压力补偿滴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