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参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悬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才军  何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193-7194,7199
[目的]建立一种从人参胚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悬浮培养的方法,考察这种悬浮细胞的生长和人参皂苷积累情况。[方法]以人参胚为外植体,在添加了2,4-D3mg/L、NAA2mg/L和6-BA0.5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选取经8次继代培养的松散的愈伤组织在含有同样激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继代悬浮培养5次后测定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细胞中所含的人参皂苷。[结果]有活性的人参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0%。用这种愈伤组织建立的悬浮培养体系生物量在21d内可增加1.5倍,悬浮培养物至少含有6种人参皂苷,其中Rb1、Rg和Re的含量较高,分别为细胞干重的0.44%、0.35%和0.37%。[结论]由人参胚诱导的愈伤细胞进行悬浮培养比较容易,生长良好,含有较丰富的人参皂苷。  相似文献   

2.
对裸燕麦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基因型和不同激素组合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具有重要作用;晋燕8号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85.7%;2,4—D对愈伤组织诱导必不可少。采用循环培养法对愈伤组织进行调控,获得了易分散、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缓减了愈伤组织生活力衰退的速度。将松脆愈伤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得到分散性好、生长快的悬浮细胞系。悬浮系经分化培养,获得了成活率在95%以上的健壮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赵俊  吴虹丽  马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35-9437
[目的]建立土人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继代培养及其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方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测定叶片愈伤组织细胞悬浮生长曲线。[结果]叶片最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2,4-D1.0 mg/L+NAA0.5 mg/L+6-BA0.5 mg/L(pH5.8)。由叶片愈伤组织建立的细胞系生长呈"S"型曲线,最适继代周期为15 d。[结论]以叶片为外植体经愈伤诱导、增殖培养可建立良好的细胞悬浮系。  相似文献   

4.
快速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培养程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缩短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进程,快速获得松脆胚性愈伤组织,以普通小麦,大麦和多花黑麦草为材料,采用能促进植株再生的高浓度铜离子作为毒害筛选因子,以MSD培养基为基本配方,2.5mg/L的2,4-D浓度,不同梯度浓度的铜离子处理愈伤组织。结果表明,0.1mmol/L的Cu^2 对愈伤组织具有较好的筛选作用,能使松脆胚性愈伤组织保存下来,而其它类型愈伤组织褐化死亡,产生的松脆性愈伤组织能很快适应悬浮培养,从而使快速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用密实细胞体积及其斜面高度评价细胞悬浮系的特点,发现悬浮细胞不仅具有很强的生长势,提高了愈伤对营养缺乏的忍受度,而且保持了高分化潜能的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的胚状体发生情况。[方法]以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MS+2.0mg/L2,4-D+1.0mg/LKT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块转接至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的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状体。取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成熟子叶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MS+2.0mg/L2,4-D+1.0mg/LKT,15d左右开始出现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转接至培养基为MS+2.0mg/L6-BA+0.6mg/LNAA时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87.78%;无激素培养基也能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产生胚状体,但诱导率极低,仅为6.67%。组织学观察表明,胚性细胞由愈伤组织表面及其内部邻近的若干细胞分化而来,经过球形胚、心形胚、子叶形胚等不同发育阶段直至成熟胚状体。[结论]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为胚状体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6-BA+0.6mg/LNAA。  相似文献   

6.
周韬  李慧  肖宁  李百炼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63-11066
[目的]建立白皮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快速繁殖体系,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方法]以白皮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以DCR作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外植体发育和胚性愈伤组织得率的影响。同时在不同激素浓度下对培养4周的外植体外形以及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培养基中加入2,4-D可以使得外植体生长减慢,并出现愈伤组织,6-BA则使外植体的子叶变长,膨大并玻璃化。当2,4-D浓度为8mg/L、6-BA浓度为2m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平均为40.625%,该愈伤组织为白色半透明状,细胞小而细胞质浓,说明高浓度2,4-D和低浓度6-BA有利于白皮松成熟胚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结论]合适的激素种类和浓度是诱导白皮松成熟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生长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细胞悬浮系,为进一步制备胡杨原生质体及林木抗旱耐盐体细胞杂交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胡杨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胡杨悬浮细胞系,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悬浮细胞系的培养条件,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测定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以胡杨胚性愈伤组织成功地建立了胡杨悬浮细胞系,正交优化试验表明:MB+0.1 mg/L 2,4-D+0.2 mg/L 6-BA+50 g/L蔗糖+300mg/L CH+146 mg/L Gln为最优培养基组合,接种量为30 g(FW)/L时,干重增长速率最高,达 2.44 g/(L·d).胡杨悬浮细胞系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生长周期为10 d,其中3~7 d为对数生长期.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培养液pH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并逐渐趋于平稳.[结论]在上述优化培养条件下,胡杨悬浮细胞系干重增长速率最快,细胞生长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265成熟胚为材料,对其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弱光下培养20 d,有利于成熟胚诱导出质量较好的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添加2,4-D(3.0 mg/L)和脯氨酸(500 mg/L)的N<,6>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状态调整后,可获得适于悬浮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适宜的2,4-D浓度为2~3 mg/L;起始接种量以20 mg/mL的效果较好;最佳继代时间是7 d.悬浮细胞团先经固体继代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小块,再将愈伤小块干燥处理2 h后进行分化,可显著提高植株再生率,愈伤组织绿点分化率和成苗率分别达58.6%和27.2%.  相似文献   

9.
吕杰  周晓馥  未晓巍  赵卓  徐洪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67-17768,17780
[目的]筛选出适宜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基因型和基本培养基。[方法]以9个基因型的玉米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与基本培养基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结果]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基因型依次是853-35、853-209、丹34和81162;对于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MS培养基比N6培养基更适宜,而对于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N6的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适宜。[结论]进一步完善了以玉米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结缕草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缕草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MS+2,4-D(2.0mg/L)+VB1(4mg/L)的培养基中,成熟胚可较高频率的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3.20%,但愈伤组织质量较差。将其在降低2,4-D浓度和添加6-BA,ABA的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可明显改善愈伤组织质量,增加胚性愈伤。筛选继代的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分化培养基MS+6-BA(1.0mg/L)+KT(2.0mg/L)+NAA(0.1mg/L)中,分化率45.6%。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以成熟胚为外植体结缕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朱苏文  马庆  汪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14-4815,4817
[目的]为了解决栝楼悬浮细胞系在继代培养中容易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的问题。[方法]以栝楼的茎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筛选出质地疏松、生长迅速、易于分散、可以长期进行继代培养的淡黄色半透明状愈伤组织系,将该愈伤组织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悬浮培养,建立起分散程度好的栝楼悬浮细胞系。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进行研究,确定适合愈伤组织生长的条件及影响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因素。[结果]看护培养可以使栝楼悬浮培养细胞长势良好,并在低密度下获得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系。[结论]该悬浮系的建立为栝楼细胞大规模培养,进而实现有效药物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冠果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金凤  吴建华  闵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06-15708
[目的]建立文冠果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快速成苗的悬浮培养体系,为文冠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文冠果新旧种子为材料,诱导体胚发生,进行文冠果细胞悬浮培养。[结果]适合胚性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2,4-D0.5mg/L+3%蔗糖;适合胚性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培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一BA1.0mg/L.4-NAA1.0mg/L+3%蔗糖,且萌芽率最高;适合单细胞团再生植株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2mg/L+3%蔗糖。[结论]NAA和2,4-D混合使用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一定浓度的NAA对文冠果愈伤组织萌芽培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草麻黄的子叶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和悬浮培养研究。[结果]MS+2.0 mg/L 2,4-D+1.0 mg/L 6-BA为诱导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1.5 mg/L 2,4-D+1.5 mg/L6-BA是愈伤组织的适宜继代培养基;2.0 mg/L 2,4-D+1.5 mg/L 6-BA+300 mg/L水解酪蛋白(CH)是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愈伤组织干重增加量为0.80 g。[结论]初步选择出草麻黄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条件,为麻黄细胞扩大培养及有效成分提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蒜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牟 5号大蒜根尖为外植体 ,在 1 1种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MS + 2 ,4-D 0 .5mg/L和MS + 2 ,4-D 2 .0mg/L +KT 0 .5mg/L。愈伤组织形成后在上述1 1种培养基上继代 3~ 4次 ,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液体培养基中 ,经强化培养 3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试验结果表明 :缩短换液时间 (每隔 3~ 4天换液 1次 ) ,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香蕉假茎外植体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方法]以香蕉组培无菌苗假茎为外植体,接种在含不同浓度配比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再将培养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结果]使用低浓度噻苯隆(TDZ)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最佳培养基为T2:MS+0.02 mg/L TDZ +7 mg/L2,4-D.[结论]悬浮培养使用ZT2能较早建立ECS,且继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王培忠  赵欣  张宗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60-5762
[目的]研究东北矮紫杉悬浮培养细胞褐化现象,为紫衫细胞悬浮培养提供指导方法。[方法]以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N/P比、pH、培养转速、光照及强度等因素对矮紫杉细胞悬浮培养褐化的影响。[结果]将无褐化的愈伤组织转接到pH 7.0的2mB5培养基中,于22℃、1 500 lx光强、90 r/min转速的条件下光照培养24 h,细胞褐化现象能得到明显抑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紫衫细胞悬浮培养奠定了基础,对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紫杉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新疆雪莲的高频再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雪莲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pH值为5.85~5.90的MS+2.0 mg/L NAA+0.5 mg/L 6-BA+0.5%琼脂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研究了培养过程中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新疆雪莲芽分化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SOD活性逐渐增加,在培养24 h时达到最大。胚性愈伤组织的POD活性都大于非胚性愈伤组织;非胚性愈伤组织POD活性在培养过程中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胚性愈伤组织POD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CAT在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前期活性较低。进入芽分化过程后,其活性逐渐升高。[结论]新疆雪莲芽分化过程中,SOD与CAT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POD的活性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洋葱离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建立其高频再生体系及转基因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以洋葱(Allium cepa L.)种子为外植体,对洋葱愈伤组织的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获得及增殖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不同培养基种类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影响,BDS优于MS和B5培养基;当培养基中24,-D浓度为0.5 mg/L时种子出愈率最高;适当降低生长素浓度,添加分裂素BA能够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且无分化现象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BDS+24,-D 0.25 mg/L+BA 2.0 mg/L,增殖最佳培养基为BDS+24,-D 0.25 mg/L+BA 1.0 mg/L。[结论]该试验建立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洋葱基因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宛淑艳  袁迎  陈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82-4383
[目的]探索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为芦荟的组织培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盆栽中华芦荟的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的增殖阶段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培养30 d后,3瓶被污染,4瓶不长愈伤组织,13瓶在芽基部产生圆球状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诱导芽分化约20 d后,2瓶被污染,11瓶开始芽点分化。3.00 mg/L 6-BA的处理效果最佳。诱导生根11 d后,1瓶被污染,2瓶出现叶子干焦的现象,17瓶长势良好。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50 mg/L+NAA0.15 mg/L,诱导率为60%;丛生芽分化及继代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诱导率为85%;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30~0.50 mg/L+IBA 0.20 mg/L+活性炭0.5%。[结论]该研究为芦荟的快繁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