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口蹄疫是全球范围内关注度很高的一种疾病,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传染性最强、对畜牧业危害最大的动物传染病,所以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的首位.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口部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为主要特征.该病的特点是:(1)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2)病死率不高,但引起动物生产力下降,经济影响较大.许多动物都可以感染口蹄疫,各自症状表现有所不同,猪发生口蹄疫症状最早出现在蹄部(跪卧、跛行).牛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口腔部分(流涎),而羊一般不表现任何症状.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如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骆驼等,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常引起幼畜死亡.本病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  相似文献   

3.
1口蹄疫概述口蹄疫是什么?它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口部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为主要特征。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虽然此病的病死率不高,但可引起动物生产力下降,因此,对养殖场的经济影响很大,OIE也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的首位。口蹄疫一般症状为:发热、厌食、水疱(口腔部、蹄部、乳房周围)、流涎、跛行。临床诊断中猪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我国将此病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为有郊地控制牟牛O型口蹄疫病,1999年11月开始我市应用O型口蹄疫流行株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多呈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感染的传染病.该烈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几乎达100%,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因而口蹄疫的进出境检疫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口蹄疫的病原学、病理症状、传播与流行情况进行综述,并结合多年检疫工作实践,阐述了口蹄疫卫生检疫目的意义、方法及重要性.以期对进出境动物的口蹄疫检疫工作具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所以国际兽疫局(OIE)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危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农业部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的预防和控制,对保障畜牧业安全、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主要对近三年全市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家畜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今后口蹄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属于世界A类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高发病率、流行广、难防控等特点,主要危害牛羊等哺乳类动物,有可高达50%的病死率,对羊的养殖业产生严重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羊的口蹄疫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介绍,提出羊口蹄疫的防控措施,以期为羊口蹄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口蹄疫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甚广,欧、亚、非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曾经成为口蹄疫的重灾区.该病传染性极强,危害严重.2005年起,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亚洲Ⅰ型口蹄疫疫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快速和远距离传播,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主要包括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FMD也可感染人。FMD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因病毒株而异,严重时可达100%。口蹄疫能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进出口贸易,引起巨大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其病死率可高达20%~50%。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的第一位,我国也将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实际工作中,借助于血清学诊断技术来确诊口蹄疫疫病比较容易,但由于大多数口蹄疫疫病发生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边远的牧区,这些基层乡镇兽医站不具备血清学诊断技术的实验室条件,给基层初步判断口蹄疫疫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的动物防疫人员出现误诊,往往贻误了疫病防控的最佳时机;甚至于有的发病畜被当作健康畜,堂而皇之的随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进入流通环节,给口蹄疫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口蹄疫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有发生和流行,对各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发达国家控制口蹄疫主要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我国采取以疫苗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措施来防控口蹄疫,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使动物产生抵抗该病的有效抗体,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传染偶蹄动物的一类烈性传染病。该病毒以间接传播为主,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黏膜和皮肤感染传播,感染率高,幼龄畜禽较成年动物易感且病死率高。介绍了口蹄疫病原学特点、口蹄疫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口蹄疫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1什么是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发病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家畜中猪、牛、羊均易感,人也可感染。动物感染其临诊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等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动物感染口蹄疫发病率为100%,死亡率可因动物年龄不同存在差异,成年畜死亡率一般1%~2%,幼畜感染多因心肌炎使其死亡率升高,死亡率高达50%,甚至100%~([1])。由于该病传染性较强,流行面广,危害大,因此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动物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其排在A类传染病的首位,为各国检验检疫部门和农业部门重点监管的疫病之一.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多变,目前已发现7个血清主型,为检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1].我国目前使用的口蹄疫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鉴定,病毒中和试验(VNT)等一些常规方法,但均存在着周期长和敏感性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口蹄疫监测需要[2].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口部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为主要特征。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病死率不高,但引起动物生产力下降,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对畜牧业危害最大的动物传染病。每个血清型都含有多个亚型,每次暴发都不一样,O、A、C型可感染人,O型、Asia1可感染猪,其他型主要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对于亚洲1型,牛最易感,羊次之,猪最低。(一)我国O型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FM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国际贸易具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口蹄疫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之首.控制和消灭FMD策略包括疫苗免疫和屠宰可疑畜群.可疑畜群就是被FMDV感染动物和带毒动物.只有将感染动物和隐性带毒动物与疫苗免疫动物加以区分才能为FMD的控制和消灭提供科学的依据.3ABC-I-ELISA方法不但可以检测隐性感染动物而且可以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多呈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感染的烈性传染病.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主要发生于偶蹄兽(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目前已知可感染口蹄疫的动物有30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