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旱灾是我国农业主要的自然灾害.据统计,1980~1999年全国作物年均受灾面积2180万公顷,成灾面积539公顷,其中50年代年均受灾面积1160万公顷,60年代2160万公顷,70年代2613万公顷,80年代2453万公顷,90年代2493万公顷.年损失粮食1237万吨,其中50年代435万吨,60年代931万吨,70年代925万吨,80年代1922万吨,90年代2043万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用一种改进的估算方法,以沈阳地区玉米单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立基准时段,建立气温影响系数,来分析气温对玉米单产的影响程度,估算过去50年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增加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6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1.01%、9.52%、13.56%和17.98%。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7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20.37%、22.41%和26.87%。,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气候变化对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25.35%和32.29%。,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9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41.85%。  相似文献   

3.
陈朝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05-1606
对1951~2000年我国特大暴雨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特大暴雨次数显著增加,90年代河北特大暴雨次数显著增加。特大暴雨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份,70年代特大暴雨发展到4~9月份,90年代10月份有特大暴雨发生。特大暴雨50年代出现年份最多的地点是辽宁、湖北,60年代是江西,70年代是山东,80年代是四川,90年代是河北。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乡镇企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起步发展于70年代,大发展于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调整提高于90年代中后期,当前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表  相似文献   

5.
将1960-2000年华南地区(包括南海、广东、广西)40a各站积温、干燥度的数据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10a进行处理,应用Excel求出华南地区各站每10a的积温、干燥度平均值,并使用Arcgis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插值分类处理,最终得到变化趋势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南亚热带湿润区20世纪70年代显著增加,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均逐渐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减少到和20世纪60年代相当。南亚热带亚湿润区20世纪70年代减少,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增加,但是还没有达到20世纪60年代的数值。北热带亚干旱在20世纪70年代显著减少,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60年代相当,20世纪90年代又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1—2010年青州市的气候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青州市20世纪60年代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为相对偏暖期,70—80年代气温负距平明显,为相对偏冷期,90年代、21世纪00代年气温正距平明显,为相对偏暖期,其中21世纪00年代平均气温较平均值偏高0.6℃,与20世纪70年代相差1.2℃,气温上升显著,由此可见,青州市的气候正逐步趋向变暖,这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一致;60年代降水偏少,70年代降水最多,80年代降水最少,90年代降水量达到平均值,21世纪00年代降水量达到平均值以上;20世纪70年代日照偏多,80—90年代呈下降趋势,20世纪00年代达到最小值,比20世纪90年代偏少144.4 h,比70年代偏少194.3 h,分析认为可能与本地区连续性大雾及沙尘天气增多、大气污染加剧有关。可见,青州市近年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日照明显减少,使得高温、干旱成为青州市突出的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军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93-6696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951~1999年逐年全国160站及西北地区29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求距平及均方差,并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得全国及西北冬季气温特征向量典型场的分布,在全国气候背景下分析西北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年际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冬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期,全国偏冷,尤其是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冬季偏冷强度最大;70年代末期以后气温逐渐回升,80年代中期后气温回升幅度最大,到90年代全国大部分地区异常偏暖.西北地区冬季气温近49年的变化与全国极其相似,50、60年代偏冷,7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回升,并进入暖冬期;80年代后冬季气温增暖趋势与全国相一致,但强度要比全国的平均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期,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曾受到4次较大的冲击,其中以90年代初期的影响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分析,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8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为2.1%,低于60年代和70年代的水平。1961—197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3.0%,1970—198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3%。 80年代,发展中国家粮食与农业产量平均年增长率有所提高,由70年代的年均增长3%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乌兰察布市11个站点1971年-2007年的初霜冻、终霜冻和无霜期的资料。按地区、年代进行了较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世纪70年代终霜较晚,初霜较早,无霜期较短;80年代部分地区终霜有所提前。初霜日推后。无霜期延长;90年代-21世纪初,全市终霜期显提前,初霜日推后,无霜期延长。反映出乌兰察布市70年代较冷,80年代变暖,90年代到现在气候持续变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世界农业继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1%,超过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农业生产量如以1979—1981年为100,1990年为113%。总体上讲,可以保障人们生活的需要。 但是农业增长率正在逐步减慢,80年代不如70年代和60年代的速度。70年代世界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3%,60年代年平均增长率为3%。同时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发  相似文献   

12.
1979~2009年抚顺地区高低温天气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鑫  全美兰  葛权哲  冯雪丹  王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94-13895,13897
利用抚顺地区3个气象观测站1979~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进行年际、年代际、月、空间变化统计,探讨抚顺地区高、低温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际、年代际、月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地区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7~8月,20世纪90年代最多,80年代最少。低温天气主要出现在1月,90年代最多,80年代最少,高、低温日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一、化肥施用中的主要问题 1、单一肥料品种多,复合肥料品种少50年代后期阿勒泰地区开始施用化学肥料,主要为单一营养元素的氮肥,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开始施用磷肥,80年代末开始用二元复合肥(磷酸二铵),90年代末开始施用钾肥,品种相对多为单一元素,含量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代籼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不同年代育成的9个常规籼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型水稻品种的品质性状之差异。结果表明:(1)80年代以前育成的籼稻品种的加工品质略好于80年代以后育成的籼稻品种。(2)90年代及以后育成的籼稻品种的外观品质明显好于其他年代育成的籼稻品种。(3)90年代及以后育成的籼稻品种的米饭质地和适口性明显好于其他年代育成的籼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滕州市季节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按照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滕州市近54年四季开始时间及持续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开始时间及冬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均为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后,夏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为50年代与90年代后及70年代与90年代后2组。秋冬季开始时间及春秋季持续期年代间无显著差异;近54年来,滕州市春夏两季开始时间提前趋势显著,秋冬季开始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四季持续期夏季变长,冬季变短趋势显著,春秋季持续期变化趋势不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冬季持续期、春季开始时间、秋季开始时间、夏季持续期和开始时间陆续发生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时代是速度竞争时代.比尔·盖茨在其《未来时速》一书中描述道:"在未来的10年中,企业的变化会超过它在过去50年的总变化.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设计的年代,那么21世纪的头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时代,是企业本身迅速改造的年代,是信息渠道改变消费者生活方式和企业期望的年代".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51年1月至2010年2月大连地区的气候观测资料,研究大连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探讨了大连冬季气温的年代变化和冷冬、暖冬的分布。结果表明:1951—2010年大连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上升明显,而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更为显著;大连地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冷冬皆分布在80年代以前,90年代无冷冬。80—90年代大连地区冬季增温剧烈,而90年代以来冬季气温的上升已使大连地区的冬季出现了偏暖异常。  相似文献   

18.
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和华北地区19个站点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EOF分解、相关分析、合成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华北地区近60年冬季及各月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环流背景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华北地区1月、2月、冬季平均气温有升温趋势和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月、2月、冬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前偏冷,在80年代中后期之后偏暖;12月平均气温没有趋势变化,但年代际变化显著,1961 ~ 1971年偏冷,1972~1991年偏暖.1、2月华北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80年代中后期之前东亚冬季风偏强,华北地区冬季1、2月偏冷;80年代中后期之后东亚冬季风偏弱,华北地区冬季1、2月偏暖.但12月气温的年代际变化除了与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年代际变化有关外,可能还与其他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是世界茶叶生产迅速发展的年代,总的特点是:茶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叶生产量持续增长,销售量平稳,茶价陷入低谷,产销矛盾突出。进入90年代以来,茶叶产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80与90年代生产情况比较  相似文献   

20.
谈谈如何发挥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是我县的主栽作物之一,近年种植面积为12.3~12.5万公顷,占粮豆总面积的73%左右,个别乡镇达80%以上。由于面积大、单产高,因此在全县粮食产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县50年代种植的是农家品种;60年代中期开始试种双交种;70年代用双交种更换了农家品种;又于80年代用单交种更换了双交种。80年代平均公顷产量由50年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