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30~75日龄的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后,整个试验期C3水平监测结果显示,C3水平不断提高,且试验Ⅰ组为579.70 mg/L、Ⅱ组为464.70 mg/L、Ⅲ组为453.97 m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0.48%、28.64%、25.67%,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Ⅰ组最高.而且添加双歧杆菌后,对C4补体水平的维持有一定的作用,且较高剂量的双歧杆菌(试验Ⅲ组)能更高效的提高C4补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海带多糖对断奶仔猪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的海带多糖,饲喂21 d后,每个重复随机挑选1只仔猪收集新鲜粪便,测定数量.结果表明:添加10...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30~75日龄仔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有益优势菌双歧杆菌,添加剂量为每千克饲料18ml双歧杆菌发酵液[活菌数为(7~8)×1010个/ml]的试验Ⅱ组对仔猪的生长性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其平均末重23.100kg,平均净增重16.375kg,平均日增重364g,料重比1.37:1;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末重高出42.8%,平均净增重高出54.8%,平均日增重高出54.9%,差异均显著(P<0.05),每增加1kg活重比对照组少耗0.8kg饲料。说明此添加剂量对30~75日龄仔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及其表面结构成分可作为生物应答剂,经口服或非胃肠途径增强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可促进各种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提高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提高局部或全身的防御功能,发挥自稳调节、抗感染、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30~75日龄仔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有益优势菌双歧杆菌,添加剂量为每千克饲料18mI双歧杆菌发酵液[活菌数为(7-8)×10^10个/ml]的试验Ⅱ组对仔猪的生长性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其平均末重23.100kg,平均净增重16.375kg,平均日增重364g,料重比1.37:1;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末重高出42.8%,平均净增重高出54.8%,平均日增重高出54.9%,差异均显著(P〈0.05),每增加1kg活重比对照组少耗0.8kg饲料。说明此添加剂量对30—75日龄仔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地衣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断奶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迅速、可塑性大、对饲料和饲养管理要求最高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动物在出生前胃肠道是无菌的,但是在出生后几周内就可形成一个定型的菌群,约含1013个微生物,分别来自400个不同的细菌类型。何明清报道,正常情况下猪鸡肠道内优势菌群为厌氧菌,约占肠  相似文献   

7.
不同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8 kg左右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头,进行为期52 d的饲养试验,研究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芽孢杆菌试验效果比添加0.1%芽孢杆菌试验效果好。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0.05%枯草芽孢杆菌组和0.05%凝结芽孢杆菌,日增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5.48%(P<0.05)和8.96%(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粪便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明显增加(P<0.05),大肠杆菌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5%枯草芽孢杆菌比对照组多收入49.57元/头,添加0.05%凝结芽孢杆菌比对照组多收入47.15元/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双歧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8头某猪场自繁自养的新生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4头,对照组仔猪不做任何处理,常规饲养,试验组仔猪额外饲喂0.01g/头的双歧杆菌,观察两组仔猪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的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对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及其表面结构成分可作为生物应答剂,经口服或非胃肠途径增强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可促进各种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提高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提高局部或全身的防御功能,发挥自稳调节、抗感染、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断奶仔猪饲养效果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2‰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观察其对断奶仔猪促生长作用,试验历时35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试验组末期平均净增重、日增重和头均耗料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剂量成正比,但料重比并非成正比关系。综合分析得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以1‰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添加量较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C3和C4 植物在日粮中的含量对牛肉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大豆粕、小麦麸、小麦、棉籽饼、苜蓿干草作为C3植物试验材料,选用黄贮玉米秸、玉米酒精糟、玉米作为C4 植物试验材料,选用36头西门塔尔杂种公牛作为试验动物开展了肥育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C4 植物含量对肥育牛增重、牛肉的脂肪酸、氨基酸(其中甘氨酸不确定除外)、水分含量以及牛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日粮中C3 植物含量对肥育牛增重、牛肉的脂肪酸(其中十七烷酸不确定除外)、氨基酸(其中丝氨酸和苏氨酸不确定除外)、水分含量以及牛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也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地衣芽胞杆菌作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机选39头断奶仔猪分成4组,按非配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含12%预混料的配合料,试验组饲料在对照组的预混料中按10×109CFU/kg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试验期为1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断奶2d的仔猪日增重提高12.67%,料肉比降低1.47%,仔猪腹泻率减少33.3%;断奶10d的仔猪日增重提高26.87%,料肉比降低23.66%,仔猪腹泻率减少70.37%,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猪的粪便中氨含量显著下降。说明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有效地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减少猪场环境污染、提高仔猪抗病力。  相似文献   

13.
两种免疫增强制剂对早期断乳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8日龄断奶的三元[杜×(大×长)]杂交仔猪15头,平均初始体重为(5.22±0.89)kg,随机分为3组:活性卵白组、活性酵母组和对照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两个处理组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分别口服卵白制剂及酵母制剂,剂量为10 mL/只,连续服用10 d。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rythrocyte C3bR,E-C3bR)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rythrocyteICR,E-ICR)试验,探讨两种免疫增强制剂在服药不同时间对断乳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活性卵白组和活性酵母组的E-C3bRR和E-ICRR在服药后第1周、第2周都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并于第2周达最高值。服药后第3周活性卵白组的E-C3bRR和E-ICRR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活性酵母组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活性卵白组较活性酵母组具有更加持续稳定的红细胞免疫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C3和C4植物粗料及底物精粗比对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不同来源的C3(水稻秸秆和苜蓿)和C4植物(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为粗料,并分别设计3种不同精粗比(40∶60、45∶55和50∶50)的底物,进行48 h的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体外产气参数、发酵特性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1)底物粗料选用苜蓿时,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高于其余3种粗料(P0.01),且以精粗比为45∶55和50∶50时较高;底物粗料选用水稻秸秆时,甲烷(CH4)产量分别比苜蓿、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降低53.79%、24.30%和3.29%,且以精粗比为45∶55时最低。2)C3植物粗料的发酵液p H和氨态氮(NH3-N)浓度均极显著高于C4植物粗料(P0.01);精粗比对发酵液p H和NH3-N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3)底物粗料选用水稻秸秆时,发酵液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P0.01),而与苜蓿没有显著差异(P0.05);精粗比为50∶50时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发酵液乙酸/丙酸均显著高于精粗比为40∶60(P0.05),而与精粗比为45∶55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4)各底物体外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以选用水稻秸秆为底物粗料时最低,分别比苜蓿、玉米秸秆、宽叶雀稗低18.84%、4.37%、3.84%和11.12%、17.78%、15.56%。结果提示,以苜蓿为粗料,精粗比为50∶50的底物瘤胃体外发酵降解率最高,CH4产量也最高;以水稻秸秆为粗料时,精粗比为45∶55的底物瘤胃体外发酵降解率最低,CH4产量也最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新分离青春双歧杆菌在酸奶制作中的应用,采用驯化后的青春双歧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的方法制作双歧酸奶。以产酸能力、活菌数量、风味为产品指标。结果表明:当混合菌种配比(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为1:1时,不仅缩短了发酵时间,双歧杆菌活菌数也达到了10^9cfu/mL,而且酸奶的品质和口味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牛80头探讨日粮添加4种剂量(0、10、15、20g)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和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0g)相比,试验组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外排量明显降低,但各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仅有数值上的变化。同时,随着霉菌毒素吸附剂含量的增加,原料奶中体细胞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与试验前相比,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其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更少,但添加20g与15g间无明显变化。因此,本研究表明,随着日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量的增加,可有效降低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进而提高原料奶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双歧杆菌在乳制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歧杆菌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乳制品生产中它的应用却受到了限制。本文就双歧杆菌的厌氧性,低耐酸性,营养要求严格等特点综述了其在乳制品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MRS平板上,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Nisin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生长的抑制作用。当Nisin浓度≥50ug/ml时,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则几乎不生长,即使Nisin的浓度仅为25ug/ml;当L.acidophilus la-5和B.bifidum Bb-12单独或两者共同在37℃发酵10%(w/w)还原脱脂奶时,脱脂奶中添加的50ug/ml Nisin对B.bifidum Bb-12表现出杀菌作用,而对L.acidophilus La-5则为抑菌作用。当延长培养时间后,L.acidophilus La-5的存在可以降低Nisin对B.bifidum Bb-12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共分4个处理,即粉料和颗粒料2种类型,每种类型2种状态(液态和固态)。试验选用96头(21±1)d断奶的三元(D×L×Y)杂交仔猪,试验期21 d。其中液态料按12∶.5的料水比进行浸泡。试验期间考察仔猪的耗料量、增重、腹泻情况、粪便pH值及木糖吸收情况等,并测定饲料的pH值和淀粉糊化度。结果表明:①与粉料组相比,颗粒料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9.7%(P<0.05),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13.5%(P<0.10)。②颗粒料的淀粉糊化度比粉料高15%-16%。③液态组仔猪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均高于固态组(P<0.05),分别提高了10.3%和12.9%。④液态料组仔猪血清木糖含量比固态料组高52%(P<0.05),且腹泻程度显著(P<0.05)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