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栽桑养蚕一直是传统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原六安县(市)上下形成共识,把蚕桑生产作为开发性农业的支柱产业,桑园面积一度发展到1万公顷,年养蚕20万盒,桑园和产茧量均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2.
鹤庆县蚕桑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蚕桑生产发展概况 鹤庆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就开始栽桑养蚕,20世纪70年代集体桑园的建立,嫁接桑和一代杂交蚕种的推广,标志着现代蚕业的开始.1989年鹤庆县被列为云南省蚕桑基地县,开始了第一轮发展,到200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 446.7 hm2,年养蚕量15 800张,产茧量553 t,产值859.2万元,这一阶段培养了大量的栽桑养蚕能手,普及了栽桑养蚕知识,为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1楚雄州蚕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1产业发展现状1.1.1蚕桑生产基地稳步发展楚雄州坚持"改造老桑园,发展新桑园"的发展思路,蚕桑基地得到较快发展。到2009年底,全州有桑园面积0.77万hm2(其中2009年新植面积587.67hm2),养蚕种45084张,产鲜茧1580t,鲜茧产值3650万元,与"十五"初2000年的桑园面积0.2万hm2、养种11500张、产鲜茧316t、产值460  相似文献   

4.
<正>种桑养蚕具有投资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砚山县有良好的发展蚕桑产业的条件,但历经20余年,一直未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做大做强砚山县蚕桑产业,现将其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措施报道如下:1砚山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1.1桑园现状截止2018年12月,砚山县有桑园面积709.3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危害与流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作为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重点省份之一,近年来桑园面积已发展到8万hm^2,占全国桑园面积的9.3%,位居全国第5位。全省有45个县(市、区)栽桑养蚕,已形成了金沙江流域、珠江流域、滇中、滇南、滇西蚕桑产业带,蚕区分布在海拔300-2 200 m区域。随着桑园面积的快速发展,养蚕技术和养蚕设施显得相对落后,家蚕血液型脓病呈扩大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6.
正宁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距今长达1 000多年.建国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下,曾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1992年以来,蚕桑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桑园面积已发展到3万亩,但因受旱灾,管理粗放,市场疲软,茧价下跌,毁桑等原因,桑园实际保留几千亩.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已形成一定基础,并培养了一批养蚕能手,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7.
大姚县有400多年栽桑养蚕的历史和经验,近10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到2011年,全县有桑园面积3 336 hm2,养种32 092张,产茧1 108.88 t,农民养蚕直接经济收入3 905.59万元。然而,蚕病的发生和危害一直困扰着蚕桑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蚕农养蚕的经济收入。如何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和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栽桑养蚕面积不断扩大。宜丰县自1990年江西省实施"蚕桑工程"以来,全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至今有桑园面积400hm2,但许多蚕农由于小蚕饲养技术不过关,导致养蚕效益不高,成为制约蚕桑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养  相似文献   

9.
宣威结合农村贫困地区经济贫乏、资源欠缺、生态脆弱、文化落后的实际,以省列民族特困乡阿都为试点,发展蚕桑产业,探索出一条栽桑养蚕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一、宣威蚕桑发展历程宣威栽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1993年、1994年初,宣威有桑园面积1100亩,1994年全省蚕桑工作会  相似文献   

10.
新植桑园栽培管理及桑园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姚安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州西北部,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被评为云南省优质茧蚕桑基地县。2016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 860 hm~2,饲养蚕种28 470盒,生产鲜茧999.2 t,蚕农实现现金收入达3 933万元;当年新植桑园99.2hm~2,栽桑养蚕成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蚕桑产业发展趋势,探究新植桑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1栽植前准备1.1桑园规划桑树栽植后一般产叶30年左右,因此,栽桑前要  相似文献   

11.
鹤庆县蚕桑生产在省、州、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已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蚕桑产业已成为鹤庆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全县有桑园面积584hm2,全年养蚕46661张,生产鲜茧1820.42t,蚕农收入5740.23万元,户均收入达  相似文献   

12.
正1找差距,寻原因,清除发展蚕桑产业的障碍1.1科技创新体系滞后,蚕桑生产科技含量低。表现在生产上主要是:蚕农缺乏熟练的养蚕技术;养蚕操作不当、养蚕人员文化水平低,对蚕、桑病的预防能力差等方面;纸板方格簇、省力化蚕台育等先进的养蚕技术经过多年的推广和普及,所占比例仍然不大;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推广率较低;桑园配方施肥、蚕桑病科学防治等综合技术的应用面积也不大。1.2桑园(树)质量差。全县虽有桑园8000多亩,但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以优质核桃闻名省内外的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近年来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在不能种植核桃的坝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到2008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了4.17万亩(1亩=1/15ha),全年养蚕2.77万张,产茧898t,实现产值1633万元。今年以来又新植桑园2000多亩,春夏两季养蚕7392张,产茧253.34t,产值实现514.53万元。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永新县浬田镇,原是一个典型的红壤丘陵地区,全镇80平方公里,居住着2.7万多人。4700多个柴灶,每年要消耗25万个砍柴工日,而且将原生植被破坏贻尽。1985年以后,浬田镇把栽桑养蚕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家家户户栽桑养蚕,到1992年桑园面积发展到2931亩,蚕茧收入达170万元。 1亩桑园年产鲜桑枝1250~1500公斤,2亩桑园可解决5口之家全家烧柴。江南村刘斌章全家9口人,栽桑3.2亩,去年蚕茧收入近万元,收获鲜桑枝4500公斤,解决全年烧柴还有剩余。该镇江南和九西是两个重点蚕桑生产村,共有桑园970亩,年养蚕收入58万元,产桑枝140多万公斤,不仅脱贫致富,还解决了6~7个月的生活用柴,保护了植被资源。由于栽桑解决  相似文献   

15.
李元洪 《河南农业》2019,(22):11-11
植桑养蚕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的好项目。随着河南省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发展植桑养蚕产业。虽然全省桑园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少,蚕桑生产季节服务缺乏,致使一些地方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不高、叶质较差,单位面积饲养量不高、蚕茧质量不好、蚕农经济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蚕农植桑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祥云县蚕桑产业已发展到了较大规模,桑园面积达到了0.67万hm2,2004年饲养蚕种5.5万张,选用优良蚕品种是提高养蚕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祥云县近几年饲养的蚕品种以全国当家夏秋用种“青松×皓月”、云南省当家种“云字号”品种及新引进的“苏菊×明虎(正反交)”等蚕品  相似文献   

17.
户主汪瑞明。住址湘乡市潭市镇小车村。邮码:411400。最初订阅《湖南农业》时间2006年。2007年生产规模和效益2006年,成立富农蚕桑发展有限公司,启动蚕桑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种桑养蚕、蚕茧加工和缫丝产品的生产。公司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在潭市镇小车村建立了办公、养蚕和烤茧车间1500多平方米,建成示范桑园67公顷,植桑100多万株,育苗150万株。2007年基地65户农户实行了秋季首批养蚕,养蚕种250张,养蚕产量达到10625公斤,  相似文献   

18.
五港镇具有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高峰时期桑园面积达到5000亩,蚕桑生产成为发展全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全县蚕桑生产总体水平持续下降,整体效益不高,667m2产茧不足50kg的桑园约占全镇现有桑园的30%。加强对这些桑园的改造,有着巨大的增产潜力,是  相似文献   

19.
<正>祥云县是云南省的主要蚕桑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桑园面积约4866.67hm2,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106个村委会,养蚕户达26370户,近6万人从事蚕桑生产,受益人口达14万人。随着蚕桑产业发展壮大,养蚕农户不断增多,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有的蚕桑专业村几乎户户养蚕,户与户之间养蚕密度大,消毒防病不能做到统一时间、统一操作,蚕沙随处堆放,村间道路和周围环境成为无人消毒区,村与村之间车辆、人、畜等过往使  相似文献   

20.
杨永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87-187,217
推广应用桑园立体种植技术是一项增效、增收的措施,可以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总体效益,提高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延长蚕桑生产产业链,对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桑园套种豌豆立体种植的可行性,提出了桑园套种豌豆立体种植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