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效果,1999年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汕优631.2 供试地点马官镇号云田坝杨德祥的责任田,海拔1250m左右,年均气温15℃,年降雨量1239.1mm,无霜期285d,肥力中等,前作油菜,灌溉条件较好。1.3 试验设计试验设塑盘抛栽、塑盘抛寄、旱育稀植、旱育水寄秧和水育秧5个处理,以水育秧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3.34m2。各处理和重复间走道40cm,四周保护行1m以上,抛栽处理每小区抛400株。抛寄处理抛20万株/667m2,其余的4处理在移栽时的行穴距16.66cm×20cm,每小区插400穴,插…  相似文献   

2.
不同田块类型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高中低产田水稻生产水平,进行了三种不同类型水稻垄作试验.结果表明,垄作栽培对不同田块类型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垄作栽培既是改造障碍性稻田的栽培新方法,又是提高稻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一般田块比平作栽培增产10%~15%,障碍性田块增产25%~40%,纯收益增加0.18万~0.56万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下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冀芝128为材料,进行了单垄先播种后覆膜(T1)、单垄先覆膜后播种(T2)、双垄先播种后覆膜(T3)、双垄先覆膜后播种(T4)、双垄不覆膜(T5)和平地播种种植(CK)6种栽培方式的试验,并采用GGE双标图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在不同栽...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入土浅,分蘖强,不误农事季节,能省工节能地获得较高产量,在我国的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全国农业部把此项技术列入“九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为我县推广抛秧提供可靠的经验和科学的数据特安排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种子汕优631.1.2500穴塑料秧盘1.2试验处理抛秧试验设三个处理:①抛秧;②旱育浅植;③两段育秧(ck)。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每小区长6.67m,宽sin,面积33.35m2(0.05亩)。1.3试验经过试验地选择在燎原镇花园村农户苏慎全的责任田中,海拔900m,土壤为冲积土,nH值6.7,肥力中…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飞  王丽  刘利  刘代银  任万军  杨文钰 《作物学报》2012,38(10):1930-1942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 研究了不同秧龄和移栽方式对仁寿、郫县和雅安生态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1)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特性为生态条件、秧龄、移栽方式及其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稻单茎和群体干物重均受三者显著主效作用; 生态条件与秧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分蘖盛期至抽穗期群体干物重, 而生态条件与移栽方式、秧龄与移栽方式及三者互作则主要影响抽穗后水稻单茎和群体干物重。(2)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因生态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仁寿的产量主要来自抽穗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 与茎鞘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相关不显著; 在郫县, 茎鞘物质输出和转化对产量贡献大于在仁寿, 产量与孕穗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r = 0.775*)显著正相关, 与成熟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r = -0.757*)则呈显著负相关; 在雅安, 抽穗后茎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与产量正相关。(3)水稻产量以仁寿最高, 较郫县和雅安高5.52%和17.65%; 秧龄和移栽方式均能影响水稻最终产量, 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 仁寿的栽培方式主要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影响产量, 在郫县则通过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对产量的调控, 雅安的栽培方式主要通过群体颖花量和千粒重调控产量。(4)适宜的栽培方式能有效调控水稻干物质生产, 促进产量的提高。在仁寿和郫县, 50 d秧龄单苗优化定抛有效地协调了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 促进水稻增产; 在雅安, 50 d秧龄单苗手插具有较高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效率, 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6.
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选用5个花生品种,研究了起垄播种、起垄覆膜、露地平种3种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小,5品种各农艺性状变化规律相似,分指数、结果枝数以起垄覆膜最多,起垄播种次之,露地平种最少。而对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结果影响较大,产量高低分别为起垄覆膜起垄播种露地平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肥水管理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丰田优553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施肥方式和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的混合施肥方式并配套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方式,比其他试验处理的成穗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显著提高,产量提高6.89%~18.62%.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技术,比不晒田的成穗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明显提高,生育期短3d.因此,合理施肥并配套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方式,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肥料利用效益,实现水稻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以中草808为供试材料,比较育苗覆膜栽培、直播覆膜栽培与常规栽培技术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育苗覆膜栽培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直播覆膜栽培次之,常规栽培相对较低.建议加大推广玉米育苗覆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主推的7个水稻品种为参试品种,在相同肥力水平下采用3种栽培模式,观测其对生育期、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因播期、记载方法不同,全生育期,以育插秧>保墒旱直播>旱直(穴)播;不同栽培模式因播量不同,基本苗差异较大,但水稻自我调节能力强,致使同品种收获穗差异较小。同一品种单穗实粒数、结实率,以育插秧>保墒旱直播>旱直(穴)播,呈规律性变化;千粒重变化与采用何种栽培模式无关。  相似文献   

10.
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4年的试验,提出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中最佳育苗方式为抛秧盘育苗(3粒/孔)或旱育秧播种量为150g/m2;采用33.3cm~26.7cm×20.0cm插秧方式,每穴插2~4苗,是吉林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较为合理的栽培措施组合。利用该项栽培措施组合,不仅可以获得9t/hm2以上产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和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红花在甘肃引黄灌区的适宜种植时间,以云红7号、YM18-6和大红袍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时间(3月16日、3月26日、4月6日、4月15日),研究不同种植时间对红花生育期、农艺性状、花丝和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时间的推迟,播种至出苗、出苗至现蕾阶段生育期显著缩短,全生育期也随之缩短;种植时间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均占主导地位,大多数性状随种植时间推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4月6日种植达到最高,3月26日达到次高,与其他种植时间差异显著;红花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适期种植可实现红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合理过渡,促使其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更加优质高产。甘肃引黄灌区红花适宜播种时间在3月26日至4月6日。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灌溉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比较了黄河水和地下井水灌溉对水稻根系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水种稻能明显提高根系活力,增加中、上部土层的根数和根重,促进根系生长。此外,对不同灌溉用水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及黄河水质等也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连续4年(2015-2018年)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草产量比较,探究苜蓿农艺性状与草产量的关系,筛选出适宜宁夏灌区种植的苜蓿高产品种。结果表明,株高与干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54;分枝数、茎粗、叶片数、节间距、叶宽、鲜干比、叶茎比与干草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0.264、0.284、-0.064、0.344、-0.110和0.153,相关性较低且不显著(P>0.05)。株高可作为苜蓿草产量预测评价指标,国外品种WL354、康赛、标靶、岩石、挑战者、大银河和WL343在4年中干草产量突出,达80 000kg/hm2以上,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宁夏玉米高产群体特征以及限制高产的因子。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在密度为121215株/hm~2和110205株/hm~2下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关键生育时期的群体光合性能、干物质动态变化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叶面积指数(LAI)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吐丝前后达到最大值;光合有效辐射量沿冠层垂直向下呈大幅下降,以120~180 cm处(棒三叶位置)透光率的变化最为明显;整个生育期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呈S形曲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最大;2种不同高产挖潜模式均可获得高产;但‘先玉335’挖潜模式群体结构更为理想,后期氮肥供应不足是产量限制因子。因此认为,‘先玉335’在原密度下,后期通过增施N肥,来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是宁夏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直播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索适宜独山的水稻直播方式,开展了机直播、直播器直播、人工撒播3种不同播种方式。结果表明:各直播方式对水稻生育期没有影响,对生长、各产量性状有影响,表现为机直播直播器直播人工撒播,3者产量差异极显著。从投入和适用性来看,直播器直播适用范围广,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机直播在条件较好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河宁夏灌区覆膜与土壤温湿度的响应对蓖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针对黄河宁夏灌区的生态气候和生产条件,对蓖麻不同播种时期、不同播种方式下蓖麻出苗期的土壤温度,以及蓖麻的生长发育情况,于田间布设小区精确试验,进行观测与研究。研究结果,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土壤保温增湿,延长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十分有利于蓖麻增产,从而使蓖麻出苗早、生长快、开花早、结果早、果穗多,蓖麻的穗部特征、产量均优于露地栽培,且全程覆膜优于苗期覆膜优于露地栽培,同时,从不同播种期结果来看,早播比晚播增产明显,覆膜较露地栽培增产显著,平均增幅43.4%,露地栽培的以4月20日播种较为适宜,而覆膜栽培的播期以4月中旬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分蘖和乳熟期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合理的制定水稻控灌灌溉制度,开展了单生育期内水分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在水稻分蘖(FN)和乳熟期(RS)分别以土壤饱和含水量的80%(FN1,RS1)和90%(FN2,RS2)作为灌溉下限进行控制灌溉。结果表明:与常规浅湿灌溉相比,生育期水分控制灌溉可以减少该生育期内灌水次数和灌水量,控制灌溉停止后,分蘖期处理水稻需水出现补偿效应,乳熟期则不明显;控制灌溉不利于水稻株高生长,有利于增加每穗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控制灌溉节水效应显著,但同时减产作用也十分明显,FN1、FN2、RS1和RS2处理分别节水21.1%,16.2%,29.4%和18.1%,减产27.8%,26.8%,29.5%和19.2%;分蘖期控制灌溉减产作用大于节水作用,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显著下降,较对照处理降低8.5%~12.7%,乳熟期控制灌溉IWUE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因此,从生产角度来讲,当灌溉水水资源匮乏需要控制灌溉时,为了提高IWUE,宜在乳熟期适当控灌,而分蘖期不宜控制灌溉。  相似文献   

18.
利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F优49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F优498以密度为12444窝/667m2产量最高,纯收益第2,以密度为8167窝/667m2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以中单80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单808在密度为3000株/667m2,采取覆膜直播,能稳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20.
探索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淮北稻茬晚播小麦浇水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淮麦33’为材料,采取人工浇水的方法,研究在越冬、返青、拔节和灌浆初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初期、返青初期浇水对个体和群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好于拔节初期和灌浆初期,随着浇水次数增加小麦的生长明显增强。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能促进小麦穗分化,增加穗粒数,A2B2B3处理穗粒数比CK多3.76粒/穗。单产并不随着浇水次数增加而提高,越冬初期和拔节初期两次浇水单产最高,比对照增15.85%。因此,对于稻茬晚播麦宜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为宜,既能促进小麦个体和群体生长,保证有效穗数,又能提高每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