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导致蛋鸭在冬季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为了稳定和提高鸭的产蛋率,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一)调整鸭群 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  相似文献   

2.
1调整鸭群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2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要做好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3.
种鸭在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而冬季种鸭蛋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种鸭群冬季产蛋率,是提高种鸭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现根据我市种鸭养殖户近年来总结的经验,将种鸭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环境种鸭对环境变化很敏感,受惊后易发生拥挤、拒扑、狂叫不安等现象,导致产蛋减少或产软壳蛋.如遇惊群,饲养人员应立即招唤鸭群,使鸭群尽快镇静下来.冬季舍饲种鸭每天戏水1~2次,可增加活动量,提高鸭群抵抗力.  相似文献   

4.
王桂民 《广东饲料》2014,23(10):47-47
1精简鸭群 进入冬季后,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于气候原因,冬季鸭的产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此时鸭蛋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掌握冬季蛋鸭高产技术,保持高产稳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调整鸭群冬季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一看: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喙基部变黄,体弱,或羽毛好但个体特肥。二摸:泄殖腔小而干燥,腹部容积小、较硬、耻骨间距小,产道内无蛋。具有上述特征的鸭就是休产鸭或低产鸭。2防寒保暖鸭产蛋适宜的温度为13℃~20℃,温度过低、过高均会引起产蛋下降。因…  相似文献   

6.
冬季光照时间短,气温低,鸭群感冒增加,为确保其安全越冬,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提供适宜温度 冬季夜晚时间长达14h以上,外部正常温度降至零下,鸭舍内部温度下降也比较明显,鸭群容易发生应激反应,诱发感冒,由此,需及时调整舍内温度,使鸭群在夜间有一个温暖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有不少农户白白使自己饲养的蛋鸭在冬季“休闲”而减少了收入。笔者经过近几年的试验,摸索出了巧使蛋鸭“冬休”变“冬产”的十条措施。1 调整鸭群 秋末冬初,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鸭产品在市场上的走俏,我国的养鸭业不断升温,农村养鸭户显著增加。由于气候原因,冬季鸭的产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此时鸭蛋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掌握冬季蛋鸭高产技术,保持高产稳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一)调整鸭群冬季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具体方法:一看: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喙基部变黄体弱,或羽毛好但个体特肥。二摸:泄殖腔小而干燥腹部容积小、较硬、耻骨间距小,产道内无蛋。具有上述特…  相似文献   

9.
“噪鸭”,就是冬季把关棚饲养的鸭群,在棚内缓慢驱赶,作圆圈运动,因为冬季喂谷粒饲料过多,加上鸭群不爱活动,易造成运动不足而脂肪积聚过多,从而,降低产蛋率。而“噪鸭”就可减少脂肪的积聚,必将起到增加产蛋量的作用。“噪鸭”时,要轻吆喝,使鸭群站起来,然后...  相似文献   

10.
一、精简鸭群秋末冬初,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制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二、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摄氏度。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因此,要注意搞好防寒  相似文献   

11.
冬季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缩短,天然饲料减少。鸭群经过秋季的第二个旺产期后,体质衰弱,为了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加之冬季自然光照不足,鸭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因而产蛋量逐渐减少至停产。鸭群冬季停产后,为了不影响第二年的产蛋率,应适当限制饲喂和少量补饲,也就是供给鸭能保证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即可,不能让鸭长的过肥。鸭御寒能力强,除风雪天气外,应尽量将鸭赶出放牧。这个阶段的放牧一般从上午8~9点开始,到太阳下山以前将鸭群赶回鸭舍。放牧时,让鸭群迎风前进,以防止羽毛被风吹起而受寒。当鸭子伏在一起时,要勤赶勤哄,…  相似文献   

12.
鸭群冬季停产后,为了不影响翌年的产蛋率,应适当限制饲喂和少量补饲,也就是供给鸭能保证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即可,不能让鸭长得过肥。鸭御寒能力强,除风雪天气外,应尽量将鸭赶出放牧。这个阶段的放牧一般在上午8-9点开始,到太阳下山以前将鸭群赶回鸭舍。放牧时,让鸭群迎风前  相似文献   

13.
正鸭群的健康安全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养鸭业的健康发展。鸭呼吸道疾病是鸭场冬季常发的疾病之一,若防治不当,可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从加强周围环境控制、合理搭配饲料、做好安全防治措施系统等方面对鸭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防控,改善鸭群生长条件,确保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陆丰县河西公社农场,原是一个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场。一九七六年底止共有大、中、小和公母猪180头,成年鸭群1000多只。前几年的秋、冬季节,鸭群都有出败病(即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不几天就有三、五只,甚至十几只、几十只鸭突然发生死亡,损失数量不少,场兽医员都误认为是鸭瘟,并说鸭瘟疫苗无效。一九七六年秋、冬,鸭群同样发生本病,全场20群1800多只成鸭,病死鸭500多只。12月9日,饲养员利用死鸭作为猪的补料,将离猪场20多公尺远鸭场的死鸭拿来25只,当天  相似文献   

15.
(一)调整鸭群 秋末冬初,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二)防寒保温 选向阳、背风、近水源的地方搭建暖棚。按每平方米养8~9只、每间鸭舍养300只为标准,鸭舍可建成长4.5米,宽8米。鸭舍北墙高2米,南檐高2.2米,  相似文献   

16.
(上接第22期第12页)4.防寒。俗话说:“保暖如保膘”。冬季鸭群要早收牧,迟放牧。鸭舍要做到断风、断雨、断雪,同时要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保温,冬季舍温应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鸭腹水综合征又名鸭腹水症和心衰竭综合征等,发生这种疾病不仅会降低鸭的屠宰率以及鸭的品质,而且还会引起鸭发生疾病,这种病主要表现在一些生长速度较快的幼龄鸭群中,主要发病时间在冬季或者是比较低温的季节。该文对鸭腹水综合征进行简要分析,为相关养殖人员提出一些防治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进入寒冬季节,若不对蛋鸭加强饲养管理,往往会影响产蛋率,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冬季群鸭产蛋率可采取如下措施:(一)另组鸭群,分群饲养蛋鸭经过一年的生产,进入冬季以后,由于每只鸭的体质不同,造成整个鸭群产蛋不均匀。应对全群蛋鸭逐只进行检查,产蛋好的,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生产群,加重料饲养,保持正常的产蛋率;体质差,产蛋少或不产蛋的鸭,就另外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恢复群,以保养为主,放轻料,待到开春天气转暖时,再全面加喂饲料。这样分群饲养,可克服优劣鸭同吃“大锅饭”,体质差的鸭短期不能恢复产蛋,浪费饲料;产蛋好的,往往因没有满足其营养需…  相似文献   

19.
一确保良好的硬件设施新建的鸭舍最好坐北朝南、东西走向,被风向阳又不窝风.这样的鸭舍冬季能防北风直吹,夏季通风顺畅,太阳西晒时间短。因地形原因,建造的坐东向西的鸭舍,要在西边拉遮阳网.减少下午西晒对鸭群的影响。鸭舍内地面高于鸭舍外2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20.
炎热的盛夏季节,是饲养肉用仔鸭(又称毛鸭)的黄金时段。但是,高温高湿的酷暑环境,容易使鸭舍内的粪便发酵、孳生繁殖病原微生物,诱发疫情疾病,影响鸭群的健康生长。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盛夏良机养好肉用仔鸭,获取最好效益呢?根据仔鸭的生理特性和养鸭能手的生产经验来看,在饲养管理中做到如下“十注意”是非常必要的。1.注意降低饲养密度。鸭舍中鸭群密度不宜过大,那样会造成鸭群拥挤、堆叠,使鸭死亡,应在分舍减少圈内鸭只的同时,增设饮水器、食槽等。2.注意调整饲料配方。因为仔鸭的饲料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饲喂其他季节的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