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物防治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卵寄生蜂为媒介传递病毒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我国农业专家研究成功的这一新技术使用安全、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它对丘陵、山区及水源缺乏地区的农林害虫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1.主推模式模式一:"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生物农药"技术模式。模式二:"防虫网育秧"技术模式。2.主要作用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草害。4~10月利用杀虫灯、黄板防治二化螟、大螟、稻苞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趋光性害虫;4~10月利用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白僵菌、Bt乳剂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  相似文献   

3.
六、水稻"两迁"害虫防控技术1.关键技术(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浅水灌溉,适时晒田,不偏施氮肥。(2)生物防治。水稻生长前期稻纵卷叶螟在中等以下发生程度时,推广Bt螟虫专用菌株及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T等生物农药。(3)化学防治。一是适期用药。  相似文献   

4.
农业害虫综合治理也称为害虫综合管理,是针对由于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而引发的"3R"问题(即害虫的抗药性(resistance)、害虫的再猖獗(resurgencn)、药剂的残留(residue)提出的.基本定义为:害虫综合治理是一套害虫治理系统,这个系统考虑到害虫种的种群动态及其有关环境,利用所有适当的方法与技术以尽可能地互相配合的方式,把害虫种群控制在低于经济危害的水平.可理解为治理害虫应当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相互配合,而不是单一地使用化学杀虫剂.一般认为,害虫综合管理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它们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一、绿色防控基本情况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在安阳县瓦店乡高标准粮田内,涉及大王寨、西曲店2个行政村,示范区面积667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新技术推广335000平方米。在示范区内设置绿色防控核心区、不防治空白对照田3335平方米和化学农药防治区3335平方米。二、"生物导弹"技术原理利用"生物导弹(携毒卵寄生蜂)"传递病毒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实施卵期接毒,并诱发病毒流行达到控制幼虫的发生与危害,充分发挥了卵寄生蜂与病毒两者的优势,该技术省工、环保、成本低,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对一些常见林业害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林业害虫的科学、及时、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物防治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卵寄生蜂为媒介传递病毒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我国农业专家研究成功的这一新技术使用安全、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它对丘陵、山区及水源缺乏地区的农林害虫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消毒法 该法一般在阳光充足、气温高的7月、8月进  相似文献   

8.
水稻"两迁"害虫是指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两大迁飞性害虫.2008年在邵东县大暴发,迁入时间早、数量大,迁入次数多,发生极不整齐,在部分地方危害严重.主要原因是特殊、复杂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食物来源,部分农户防治技术不当也加重了损失.在"两迁"害虫的防治技术上,应提高预测预撤水平、选择耐害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科学施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9.
水稻“两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以下称"两迁"害虫)是金城江区水稻上危害最重的害虫之一,近2年来,"两迁"害虫发生较常年严重,各乡镇稻区普遍遭受其危害,2007年全区发生面积1.47万hm2,2008年是1.25万hm2,达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程度.为控制"两迁"害虫的为害,区植保站采取了加强测报、示范、宣传培训等措施,大力推广"两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经过2年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以烟草甲、烟草粉螟和大谷盗为代表的烟仓害虫有近40种,它们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损失大、防治方法落后的现状,论文分析了烟仓害虫的发生特点,讨论了应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烟仓害虫的必要性,阐述了烟仓害虫的生物防治现状,论文最后对天敌昆虫、性引诱剂、细菌、病毒、真菌和遗传不育等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现状、优劣势和前景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