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中秋蚕血液型脓病暴发,损失之严重为历史之罕见.为减轻血液型脓病危害,1999年起在查清1998年中秋蚕血液型脓病暴发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防病措施,血液型脓病得到迅速控制,秋蚕张产明显提高.1998年湖州市区中秋蚕血液型脓病发病损失率为15%,1999年秋蚕发病损失率下降到4.38%,2000年秋蚕又继续下降到0.95%,已基本无血液型脓病危害.2000年市区共饲养秋蚕16.5万张,平均张产33.5kg,与1998年中秋蚕平均张产29kg比,平均张产提高4.5kg.  相似文献   

2.
刘金凤 《蚕学通讯》2021,41(2):26-28
近年来,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感染引起的血液型脓病在原蚕饲育过程中时有发生,有的原蚕区因为发生家蚕血液型脓病直接影响到收茧量和制种量,个别原蚕饲养户甚至颗粒无收.为此,我们针对原蚕区的环境及饲养条件,实施了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蚕室蚕具的彻底消毒是防止蚕病发生,保証蚕茧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蚕室蚕具的消毒剂一向采用的为福尔馬林、漂白粉、昇汞、硫磺等四种,经我所試驗,福尔馬林对胃腸型脓病多角体的消毒效果很弱,清毒中难期扑灭,昇汞消毒对胃肠型脓病及血液型脓病的兩种多角体,均不能消灭,硫磺仅对白殭菌有消毒效果,其他病菌都不起作用,漂白粉为目前蚕室蚕具消毒中最完善的藥剂,能消灭各种蚕病菌,但容易损坏蚕室蚕具,更不能作纖維类用具的消毒,由于目前常用的蚕室蚕具消毒藥剂,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因  相似文献   

4.
吴德章 《广西蚕业》2007,44(1):16-16
目前养蚕过程中,危害最重的蚕病,主要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脓核病。一旦感染本病,就会迅速蔓延,给蚕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甚至颗粒无收。一、养蚕前如何使用药物防治病毒病病毒病的病毒广泛存在养过蚕的蚕室中,如墙壁、地面、门窗、屋顶、蚕具、蔟具,以及养  相似文献   

5.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家蚕养殖业的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介绍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机理和感染途径,强调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对家蚕养殖业的危害。其次,分析了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为下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针对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养蚕环境消毒与卫生管理、科学选择蚕品种、合理使用药物、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单县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湖县蚕桑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虽然居全市第一、全省上游水平,蚕桑比较效益明显,但近两年蚕病的发生率有上升之势,特别是秋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面较大.2007年县蚕业部门针对该病联合开展了专项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在血液型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1—4龄起蚕添食NPV后,用人工饲料无菌育进行个体隔离饲养,並对残存的蚕在低温处理前进行体表消毒,5龄起蚕时进行低温处理,调查5龄起蚕低温处理后血液型脓病的诱发与1—4龄添食NPV的关系,其结果是: 1—2龄起蚕添食NPV后,残存的蚕儿子5龄起蚕时即使进行低温处理,完全没有看到血液脓病的发生。 3龄起蚕添食NPV后,残存的蚕于5龄起蚕低温处理后,仅发生11.3%血液型脓病。 4龄起蚕添食NPV后,残存的蚕于5龄起蚕低温处理后,发生50%血液型脓病。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蚕期一般桑叶叶质和气候条件较好,蚕病发生率低,产茧量高,丝质优良,和其它蚕期相比各方面条件都较优越.但如果消毒不严或遇春蚕期气候异常,也会出现蚕病危害.1995年我省普遍反映血液型脓病发生较多,特别是笔者所了解到的脓病在西昌地区、重庆地区春蚕期有相当比例的危害.今年春蚕饲养在即,应加强对血液型脓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夏秋蚕的产量一直不稳,究其原因,主要是养蚕户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血液型脓病。蚕农反映,脓病多了,张产低了,收入少了,夏秋蚕越来越难养了,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现将夏秋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症状、发生原因、预防办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夏秋季蚕病的发生情况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秀琼 《广西蚕业》2004,41(2):21-23
通过对藤县新、老蚕区12个村114个养蚕户的夏秋季蚕病发生种类和损失情况的调查,发现细菌性蚕病和血液型脓病发生较普遍,对蚕茧产量影响较大的是血液型脓病和中毒病。针对我县农村蚕病发生的特点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1.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县蚕病发生抬头,尤其是今年春蚕大面积暴发血液型脓病,发病面之广,损失之严重,为历史上罕见,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后顾之忧,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危害,以防重蹈覆辙,笔者对2006年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作了如下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脓病又称体腔型脏病,第1~5龄蚕儿都有发生,也有在上簇后大量发生.脓病蚕儿又称高节蚕,是病毒病.其病原体的研究较快.农家发生的不结茧蚕多数是脓病.1、病征发病初期和健康蚕区别:病蚕进入催眠期不就眠,沿着蚕匾四周爬动,皮肤紧张发亮,其后环节间膜变高,成为高节蚕,皮肤易破,不时从蚕匾掉下,流出乳白色浓汁.这种状态极易和健康蚕区别.这种脓病蚕的最明显病征是血液混浊,白血蚕呈乳白色,  相似文献   

13.
浅谈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水艳 《蚕学通讯》2009,29(2):32-34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危害蚕业生产较严重的病毒病之一,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分析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蚕业》2017,(2):12-13
家蚕血液型脓病一直是秋茧减产、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血液型脓病形成的原因很多。只有注重桑园管理,做好养蚕前的消毒,及时根据气象环境条件,采取措施,同时按照24天养蚕法饲养好家蚕,才能控制秋蚕期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部分现行原种对血液型脓病感染性研究,摸清了血液型脓病的有关发病规律,为有效防治血液型脓病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依据。本试验调查了中系、日系共10个现行原蚕品种三龄起蚕添食核多角体的发病时间及发病率。其调查结果发病率最高为80%,最低发病率为30%,各原蚕品种之间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发病时间快慢相差24h。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养蚕过程中,危害最重的蚕病,主要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脓核病.一旦感染本病,就会迅速蔓延,给蚕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7.
祁德林 《当代畜牧》2013,(27):27-29
家蚕血液型脓病常发于夏、秋养蚕过程中。笔者针对宁洱家蚕脓病的发病规律,从蚕品种、养蚕环境、饲养管理、消毒防病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治措施,以减少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使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18.
从90年代中期以来 ,桐乡市所发生的桑蚕蚕病中 ,除非传染性疾病外 ,传染性疾病主要以血液型脓病为主 ,且危害面逐渐扩大 ,日益严重 ,尤其是2001年春期 ,发病面广 ,有的乡镇80 %以上的蚕种发病 ,损失较大 ,已成为广大蚕农的后顾之忧。为了有效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危害 ,以防成灾 ,本文特对我市近几年来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防治对策。1血液型脓病的发病趋势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 ,我市病毒性蚕病的发生主要以病毒性软化病为主 ,而到90年代中期开始 ,逐渐以血液型脓病为主 ,近几年 ,全市各乡镇在每期蚕种中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蚕农一般把“血液型肤病”称作“脓病”,把这种病蚕叫“脓蚕”,“肤病是农村养蚕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目前无药可治.一旦脓病蚕发生,其最终结局只能是死亡.因此,对待蚕的脓病,应该以预防为主.1、全面消毒.实验证明,无菌饲养条件下,蚕不会发生任何传染性疾病.因此,彻底、全面的消毒,是防“脓”的首要和根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江苏蚕业》2017,(2):22-24
通过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东台市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预防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旨在减少蚕病发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蚕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