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瓜种子带菌检测及杀菌剂消毒处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扬  王燕  张文华  潘骏  吴学宏 《种子》2007,26(1):11-14
采用离体平皿法对10个品种的黄瓜种子进行带菌检测,并测定5种杀菌剂和1种种衣剂对种子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为青霉属(Pen icilliumspp.)、根霉属(Rhizopusspp.)、曲霉属(Aspergillusspp.)、枝孢属(C ladosporiumspp.)、交链孢属(Alternariaspp.)和镰孢霉属(Fusariumspp.);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为根霉属、曲霉属、枝孢属和镰孢霉属;不同品种的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而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种类差异不明显;种壳带菌率一般高于种仁带菌率。15%噁.霜.福悬浮种衣剂、适乐时和福美双对种子的消毒效果优于甲霜灵、多菌灵、噁霉灵等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产地肉苁蓉种子携带真菌优势菌群和带菌率的差异,采用平皿法对肉苁蓉种子进行外部(洗涤法和干种子法)、内部(种子消毒法与种仁消毒法)带菌检测。结果表明,肉苁蓉种子携带菌群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p.)、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p.)、镰孢属(Fusarium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及少量的散囊菌属(Eurotium spp.)。不同产地肉苁蓉种子携带菌群及带菌率差异不显著,但分离频率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肉苁蓉种子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种传真菌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洗涤离心法和PDA培养基法对来自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的12个向日葵主栽品种进行了种传真菌检测.结果表明,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根霉属(Rhizopus spp.).种子内部寄藏真菌主要为链格孢属、镰刀菌属、青霉属和曲霉属,其中向日葵种子内部寄藏镰刀菌为国内首次报道.不同品种之间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种类差异不明显;果皮带菌率一般高于种胚带菌率.  相似文献   

4.
高苇  王勇  张春祥 《种子》2016,(9):91-93
为明确不同黄瓜品种种子携带真菌的种类及其带菌率差异,采用洗涤法和PDA平板法对12个黄瓜栽培品种进行种子外部和内部带菌检测.结果表明,供试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较大,分离真菌的种类主要为青霉(Penicillium spp.)、曲霉(Aspergillus spp.)、木霉(Trichoderma spp.)、根霉(Rhizopus spp.)等腐生菌及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Alternaria spp.)、蛭孢(Cladosporium spp.)等疑似病原真菌.种子内部寄藏真菌较少,疑似病原菌检出率显著降低,其中携带的镰刀菌分离频率最高,种壳内表皮的带菌率显著高于种胚.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玉米种子携带病原菌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9,(3)
为了明确甘肃省河西走廊玉米种子携带真菌的种群,探讨与种子病害的相关性,采取洗涤检测法和PDA平板法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随机采集的50个玉米品种进行种子携带真菌检测。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上共分离得到10属真菌,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根霉菌属(Rhizopus)、青霉属(Penicill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平脐蠕孢属(Bipolaris)、黄曲霉(Aspergi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黑孢霉属(Nigrospora)、木霉菌属(Trichoderma);种子表面附着镰刀菌分离率最高,达67.74%,其次为根霉属、青霉属、链格孢属;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以镰刀菌分离率最高,达61.11%,其次是链格孢属、凸脐蠕孢属;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种子表面孢子负荷量有较大差异,42%品种的孢子负荷量超过332.67个/粒,以浚单29、郑单958最高,达600个/粒;种子内部的总体带菌率和带镰刀菌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48%品种的带菌率超过37.60%,以浚单29、豫玉22最高,分别达63.33%、60.00%。56%品种带镰刀菌率超过12.87%,以浚单29、豫玉22最高,为36.67%;种子外部和内部带菌与田间玉米苗期病害和穗腐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西瓜砧木种传真菌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洗涤离心法和PDA培养基法对14个西瓜砧木主栽品种进行了种传真菌检测.结果表明,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镰刀菌(Fusarium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根霉属(Rhizop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为镰刀菌、青霉属和曲霉属真菌,其中西瓜砧木种子内部寄藏镰刀菌为国内首次报道.不同品种的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种类差异不明显,种壳带菌率一般高于种胚带菌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其在山东的种群组成及毒素类型,在2014,2015年从山东11个地区的28县、市共采集小麦病穗标本300余份,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方法,得到小麦赤霉病菌菌株338株。根据采集地点随机选取120株作为测试菌株,采用鉴定种和鉴定B型毒素化学型的特异性引物对选取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20个供试菌株均为禾谷镰孢菌进化宗系群,分为两种进化类型:禾谷镰孢菌和亚洲镰孢菌,分别为108株和12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占90%,是优势致病型。亚洲镰孢菌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优势种,此类型是首次在山东境内被检测到,且其在山东的分布与前茬作物种类无明显的相关性。毒素化学型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20个菌株中有118株属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毒素化学型,仅有2个菌株产生雪腐镰孢菌烯醇(NIV)毒素。其中,DON毒素化学型菌株又进一步划分为15-乙酰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15-AcDON)和3-乙酰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3-AcDON)。其对应菌株分别为101株和17株。  相似文献   

8.
三种草花种子寄藏真菌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平皿培养方法分别对三种草花共计9个品种的种子样品进行了种子寄藏真菌检测和纯化、鉴定.结果表明,一串红两个品种的种子样品寄藏真菌带菌率最高,分别达到72.5%和54.0%,万寿菊三个品种的种子样品寄藏真菌带菌率分别为11.5%、13.0%和11.5%,矮牵牛四个品种的种子样品带菌率在17.0%~50.5%之间变化.三种草花种子寄藏真菌共有9种类型,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A.tenuissina、A.tenuissima)、毛壳菌(Chaetomium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编号为B、C、G、H的四种分离物的分类地位待定.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是一串红、万寿菊和矮牵牛三种草花种子寄藏真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种子发芽试验来评价了英围2003年推荐小麦品种对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nwrum)、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nm)、雪霉镰孢菌(Microdochium nivale varmajus)、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以及早熟禾镰孢菌(F.poae)的抗性,并且采用雪霉镰孢菌和英国推荐的镰孢菌穗瘟病(FHB)抗性标准来阐明了种子发芽时的抗性与以前公布的离体叶片抗性数据间的关系。除了早熟禾镰孢菌菌种以外,用全部真菌种接种后发现了显著的品种差异。用早熟禾镰孢菌种接种后,种子发芽%与对照比较,下降程度小。  相似文献   

10.
用吸水纸检验法,对辣椒种生露湿漆斑茵和疣孢漆斑菌的种子带菌程度,在种子上的生长特点,对植株的致病性,对光照及温度的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露湿漆斑菌和疣孢漆斑菌的带菌率分别为0.4%和0.3%,两种菌的检出频率都为3.0%.在种子上的生长特点都以形成黑色粘孢团为特征.人工接种后,在辣椒叶片上都能导致叶斑.近紫外灯对这两种菌的生长促进效果最好.露湿漆斑菌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28℃,疣孢漆斑茵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