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1~1996年作者对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品种感病情况下,条锈病发生流行频繁,危害严重。秋苗发病重或较重,并经过冬季及早春不断侵染繁殖,积累了大量菌源,是导致春季小麦条锈病流行或大流行的重要因素。秋苗发病轻重与11月份降水量多少有密切关系,为高度正相关(R=0.8662**)。本文还讨论了综合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6年十堰市小麦播种面积7.24万hm2,小麦病虫发生12.09万hm2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2.78万hm2次,防治面积3.27万hm2次,挽回粮食损失1.9万t。1小麦条锈病发生实况2006年小麦条锈病见病日为3月4日,中期流行较快,后期无大灾害。全市除房县、竹溪2级发生外,其他县市为3~4级,郧县、竹山局部大发生。2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2.1前期发生晚、基数低冬后调查(截止2006年2月20日)小麦条锈病不见病。2.2中期发展快、来势猛全市3月10日调查,小麦条锈病仅郧县、竹山县见病;3月31日调查,小麦条锈病已在城区、郧县、郧西县、竹山县、丹江口市普遍发生,病田… 相似文献
3.
4.
5.
小麦条锈病在天祝县属外源迁入型循环性病害。在分析天祝县历年小麦条锈病发病特点与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寒冷凉山区防治外源迁入型病害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襄樊市是湖北的小麦主产区,全国优质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2004年小麦种植面积18万hm^2。小麦条锈病是影响襄樊市小麦产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14.67万hm^2,防治面积36万hm^2次。在2004年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严峻态势下,襄樊市把小麦条锈病防治作为实现2004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中心工作来抓,“测报主动、行政推动、广泛发动、样板带动、上下联动”,经过3月中旬至4月上旬3次战役连续作战,有效控制了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夏粮总产达10.11亿kg,占全省部产的35.6%;增产1.86亿kg,占全省增量的75%;小麦单产331.5kg,比2004年增46kg。 相似文献
8.
鄂西北地处全国小麦主产带,其中襄樊市是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小麦条锈病入侵湖北省的咽喉之地,我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25万hm2。从80年代初开始,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次大流行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80%,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9.
10.
襄樊市1997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襄樊市植保站(441021)杨秋生张荣华黄永俊小麦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1996~1997年度小麦种植面积26.4万hm2,其主要品种有“89—11”,华麦8号,宜宾一号、豫麦系、881、杂交小麦、81513... 相似文献
11.
平凉市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分布区域精准勘测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调查研究,明确了当地小麦条锈病菌主要越夏寄主、越夏方式和越夏菌源量的影响因子,精准界定了越夏菌源分布区域;通过对历史资料系统分析,研究筛选出了主要相关因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组建了当地小麦条锈病越夏菌量预测模型,回测准确率为73.91%,对开展其综合治理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2002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回顾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2002年小麦条锈病是继 1950年、1964年和 1990年后在全国范围内又一次大流行 ,其发生面积近 670万hm2,损失小麦约 10亿kg。发生区域涉及甘、陕、川、渝、云、贵、宁、鄂、豫、鲁、冀等 11个省 (市 )区。 2001年冬季和2002年春季气候适宜 ,以条中 32号小种为代表的毒性菌系的发展 ,使我国绝大部分主栽小麦品种不抗病 ,出现了条锈病发生早、发展快和发生重等特点 ,促成了 2002年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尽管 2002年条锈病发生范围广 ,但损失少于 1990年。提出了以品种抗病性利用及小麦抗病性变异和病菌群体动态监测、药剂和农业防治相结合 ,病害发生流行预测预报和条锈菌菌源基地治理为主的持续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平凉市小麦条锈病越冬菌源分布区域勘定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调查研究, 明确了甘肃省平凉市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区域为海拔1 980 m以下的小麦种植区, 主要越冬区域在海拔1 750 m以下; 在对该市27年小麦条锈病历史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筛选出了当年秋苗发病程度、冬季11月-翌年2月降水总量、翌年1月份平均气温、翌年1月31日前积雪日数等小麦条锈病越冬菌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组建了当地小麦条锈病越冬菌量预测模型, 回测准确率为72%, 对开展其综合治理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86份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麦区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利用和种植抗病品种(系)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2011-2013年度连续两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田间对86份来自贵州大学的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结果发现仅有‘贵协1’、‘贵协2’、‘贵协3’、‘贵协7’、‘贵协011-2-6’、‘贵协011-3-16’、‘贵协011-3-29’、‘贵协011-3-31’、‘贵协011-3-34’等9份材料表现抗病,且抗病性相对稳定,可作为一线抗源材料在陇南抗病育种中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展小麦条锈病接种试验,在多个关键生育期获取被动式的冠层光谱和主动式的叶片生理观测并开展病情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优选的光谱特征和生理特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R)构建病情严重度反演模型,得到不同生育期精度表现最优的特征组合。结果显示,基于光谱观测的优选光谱特征和基于叶片生理观测的Flav(类黄酮相对含量)、Chl(叶绿素含量)的不同组合在小麦挑旗期、灌浆早期和灌浆期分别具有较佳表现,模型精度达到r~2=0.90,RMSE=0.026。相比单纯采用光谱特征,综合冠层光谱和叶片生理观测能够使模型精度提高21%,表明两种数据的结合有利于提高病情严重度估测精度。上述研究可为小麦病害监测仪器的开发提供新的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小麦由水分胁迫诱导的抗条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批在条锈病流行条件下具有保产能力的"耐病"品种和典型感病的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病株水分关系的变化。结果发现,这些"耐病"品种具有水分胁迫所诱导的抗病性。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呈亲和反应,但在水分胁迫时逆转为不亲和反应。病叶蒸腾作用在初期有轻微升高,其后病叶蒸腾速率、叶片扩散阻力、相对含水量和水势渐趋健叶水平,并具有较健叶更低的渗透势和更高的压力势,保持了有效的水分调控能力。而感病品种在水分胁迫时,病叶蒸腾速率急剧升高,叶片扩散阻力、相对含水量、水势、压力势和渗透势大幅降低,完全丧失了控制水分散失和维持水分平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C591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591是原产于印度的普通小麦品种,苗期和成株期均对中国小麦生产上流行的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主要生理小种表现良好抗性。本文以感病品种Taichung29作母本、C591作父本通过杂交制备了F1代、F2代和BC1代种子,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C591及其杂交后代对小麦条锈菌不同生理小种的苗期抗性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C591与Taichung29杂交F1代植株对小麦条锈菌条中19号、条中29号和条中32号小种均表现出与C591相似的高抗,说明C591中的抗条锈基因主要为显性表达。根据杂交F2代、BC1代植株的抗性分离情况和F1代植株及亲本的抗性表现,说明C591中至少具有3对抗条锈基因,针对条锈菌不同的生理小种其有效性是不同的。对条中32号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条中29号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和2对隐性基因的独立控制,对条中19号小种的抗性受2对显性基因独立控制。结果表明,C591作为抗源在我国小麦抗锈育种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成株期抗条锈小麦品种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Y32对492个小麦品种的温室苗期和田间成株期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共有58个品种对CY32表现出成株抗病性,占供试品种的10.98%,其中表现高度抗锈型的品种14个,中度抗锈型品种38个,介于高抗与中抗之间的类型品种6个.这些品种可能具有高温抗病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