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草地贪夜蛾种群动态模型,本研究通过建立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得到了室内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种群的生命表参数,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了未来2个月内草地贪夜蛾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20、24、28、32、36℃)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各阶段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繁殖力有显著差异。草地贪夜蛾的世代周期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延长。20℃条件下世代周期最长,为(75.25±1.23)d;36℃条件下最短,为(24.79±0.36)d。草地贪夜蛾从卵存活到成虫的概率32℃下最高,为80%;20℃下最低,仅为24%。24℃条件下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 448.83±97.64)粒,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条件下。24℃条件下,种群净增长率(R_0)最高,为420.16±71.48。内禀增长率(r)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28℃时达到最高值。根据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未来60 d内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较高温度有利于草地贪夜蛾种群世代数的增加,适当低温下产卵量大,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有较广的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在20~36℃温度范围内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生殖。24~32℃是幼虫的最适生长发育温度范围,24℃是成虫最适的繁殖温度。  相似文献   

2.
3种寄主植物饲养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Lepidoptera:Noctuidae)经研究目前均认为主要是玉米型,而该虫能否在甘蔗、水稻上完成其生活史并对我国甘蔗、水稻的种植构成威胁值得探讨。本研究对采自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自然种群用3种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并分别构建草地贪夜蛾两性生命表,比较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甘蔗、水稻的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存活率明显低于取食玉米的幼虫;取食水稻的成虫前期最长(27.75 d±0.50 d),且雄蛹体重最轻(153.3 mg±9.1 mg);草地贪夜蛾取食甘蔗、水稻、玉米后其产卵量无显著差异,平均世代周期依次为31.46 d、33.92 d和29.53 d,种群内禀增长率(r)分别为0.19、0.14和0.16,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21、1.16和1.17,净增殖率(R_0)分别为367.01、135.44和101.25。总体而言,采自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在水稻上的适合度低于甘蔗和玉米上,但在甘蔗、水稻上该虫能够完成其生活史实现种群繁衍,本研究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我国不同农作物的适应性,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技术研究取食玉米粒以及玉米、花生、棉花、大豆、高粱和谷子叶片等7种不同食物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食物显著影响草地贪夜蛾种群。整个成虫前期从长到短依次为取食棉花叶>取食大豆叶>取食高粱叶>取食花生叶>取食谷子叶>取食玉米叶>取食玉米粒,取食玉米粒要比取食棉花叶的时间缩短27.95 d。雌雄成虫寿命均以取食玉米粒和高粱叶的最长,以取食玉米叶的较短,且取食棉花叶的雄成虫寿命仅有3.00 d。产卵量以取食玉米粒的最多,为619.27粒,是取食其他食物的6.00倍~61.25倍。取食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个体完成幼虫、蛹和成虫阶段的概率均较高,分别为95.38%、78.46%和78.46%,而取食棉花叶的最低,分别为37.29%、20.34%和20.34%。草地贪夜蛾取食玉米粒的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均最高,分别为105.59、0.12 d-1、1.13 d-1,平均世代周期最短,为36.91 d,而取...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产卵选择性及其是否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研究以玉米和小麦作为测试寄主,比较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对两种作物不同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并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取食小麦、玉米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更喜欢在玉米上产卵,其在玉米、小麦叶片、玉米和小麦茎秆上的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df=102,F=15.593,P<0.05),以玉米叶片背面卵块数量(7.11±1.55)块/笼最高;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可以完成生活史,但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和世代存活率低于取食玉米。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为(16.31±0.15)d,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14.66±0.12)d,蛹期、蛹重、产卵前期、成虫寿命和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取食小麦羽化出的雌虫寿命、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分别为(16.39±0.40)d、(976.31±57.21)粒和(14.64±0.32)d、(831.57±30.55)粒。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玉米的净增殖率为363.14,显著高于小麦的258.63,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平均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为一种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其寄主范围广,可为害多种农作物。不同寄主植物对草地贪夜蛾的种群增长以及扩散为害有着不同影响。本研究基于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以小麦、大麦和燕麦3种麦类作物作为寄主植物,在室内(24±1)℃,RH (70±5)%和L//D=14 h//10 h光周期条件下,比较了3种麦类作物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这3种麦类作物上均可顺利完成生活史。取食3种麦类作物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和蛹期差异不显著。其中取食燕麦的草地贪夜蛾的成虫前期存活率最高,为0.82,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0.67和大麦的0.67。此外取食燕麦的雌虫比例和雌虫产卵天数显著高于取食小麦和大麦的,取食燕麦的雌成虫个体繁殖力为(1 032.6±22.1)粒,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912.2±27.6)粒和取食大麦的(814.0±22.9)粒。种群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燕麦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内禀增长率(r=0.154 1 d-1)、净增殖率(R0=453.98)与周限增长率(λ=1.166 6 d-1)均显著高于取食大麦者,但与取食小麦者差异不显著;取食大麦与取食小麦者亦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草地贪夜蛾在这3种麦类作物上都有相当高的适生性,其中燕麦是草地贪夜蛾最适宜的寄主植物,其次是小麦,再次为大麦。本研究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对不同麦类作物的适应性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草地贪夜蛾到底有多“贪”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巨大的破坏性主要源于其具有贪吃、贪育、贪婪、广适、耐药等特性.治“贪”就是要利用它的贪性发展出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技术,使得其贪性难以发挥,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以保障作物生产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近两年河池市草地贪夜蛾防控经验,做好\"五强化、五突出\",推进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迁飞害虫,对我国玉米等多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进行展望,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科学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鉴于草地贪夜蛾入侵宜昌市的新情况,调查了虫害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同期突增\"的为害特点以及对不同季节玉米生长的危害影响,总结了宜昌市在虫害防控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指出了下一步需要加强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0.
谢钊尔  阳志群 《湖北植保》2021,(2):11-12,19
为探索草地贪夜蛾在灵川县越冬情况,本文开展调查与试验,旨在为灵川县草地贪夜蛾冬季发生规律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在越冬模拟试验中,当平均气温下降到10 ℃以下时,草地贪夜蛾蛹大幅度死亡,平均气温下降到达5 ℃以下,虫蛹在灵川县无法生存.性引诱剂监测显示,灵川县自12月1日后均未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田间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11.
1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重大农业害虫,前期研究发现管侧沟茧蜂Microplitistuberculfer能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为了进一步优化控害效果、评估寄生适应性,本研究比较了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效果及子代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周期10L∶14D和14L∶1...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组建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六种浓度处理下的宿主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SINPV对宿主种群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随病毒剂量的增加,幼虫死亡率增加,种群趋势指数(I)和干扰使用控制指数(IIPC)值降低。根据生命表数据,建立了病毒剂量(x)与I值的回归方程:I=989.4998-167.564lgx(r=-0.9858)经卡方适合性检验,方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回归方程,结合生命表数据,从该虫种群数量控制和核多角体病流行学的角度考虑,作者认为病毒的田间接种剂量在0.846×106~1.09×106之间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核多角体病毒(SpltMNPV)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成虫及子代幼虫的生存、繁殖、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成虫通过补充营养摄入病毒后,平均寿命及单雌产卵量明显下降,雄性单独摄入、雌性单独摄入、雌雄同时摄入SpltMNPV的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213、1340、1087粒,而未摄入SpltMNPV的单雌产卵量为1530粒.成虫摄入病毒,对子代种群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仅雄性或雌性单独摄入病毒,对子代幼虫种群控制作用干扰指数(IIPC)分别为0.2658和0.3046;而雌雄成虫同时摄食后,其后代的IIPC值为0.1807.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9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云南并为害冬玉米。本文基于我国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分布现状和田间为害特征,提出了草地贪夜蛾成虫、卵、幼虫、蛹等不同虫态的种群监测方法,系统介绍了田间调查技术。同时,建议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区域性发生规律、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种群监测技术、制定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旨在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6.
14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对草地贪夜蛾卵具有活性的杀虫剂,为防治卵期草地贪夜蛾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浸渍法,室内测定了14种杀虫剂的杀卵活性。结果表明:14种杀虫剂均具有一定的杀卵活性。在100 mg/L浓度下,苯氧威、灭多威和吡丙醚的杀卵活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余药剂,且能够完全抑制卵的孵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氟虫脲、硫双威、氟铃脲、除虫脲和溴氰虫酰胺的杀卵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杀卵活性在71.67%~90.00%之间。在10 mg/L浓度下,苯氧威和吡丙醚杀卵活性最高,可完全抑制卵的孵化。甲维盐、除虫脲和溴氰虫酰胺也表现出较好的杀卵效果,杀卵活性介于55%~66.67%之间,以上药剂均可作为草地贪夜蛾的杀卵剂轮换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茚虫威是一种对鳞翅目害虫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新型杀虫剂,且对环境友好。其在100 mg/L和10 mg/L处理浓度下对草地贪夜蛾杀卵活性为52.38%±6.25%和36.67%±6.67%。甲氧虫酰肼在两个处理浓度下的杀卵活性均低于30%,不推荐作为草地贪夜蛾的杀卵剂。上述结果可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