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秋水仙素处理甘草种子诱导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的甘草种子,分别采用浓度为0.05%、0.10%、0.20%、0.30%、0.50%和12h、24h、48h、72h四个时间段处理。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比较发现:这种处理可产生变异植株,变异植株是四倍体的嵌合体。处理结果显示: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的甘草种子,浓度为0.20%处理时间为24h时效果最好,诱导率达3.33%。  相似文献   

3.
秋水仙素诱导地黄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地黄种子,测定处理后地黄种子的发芽率、生长情况、以及多倍体诱导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秋水仙素直接处理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但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多倍体的诱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诱导率均呈现一定升高趋势;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地黄多倍体的诱导极其重要;多倍体最佳诱导条件为:种子经过萌动处理,用0.1%秋水仙素浸泡6h,诱导率可达98%以上,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蒸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菍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菍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菍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菍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菍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菍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菍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菍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秋水仙素对"李府贡枣"进行活体诱导处理,发现不同浓度和不同的处理时间所诱导的结果不一样,不同物候期相同浓度处理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在4月份对材料进行处理,0.1%的浓度处理16效果最好;在5月份进行处理,则是0.2%的秋水仙素处理24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白皮松成熟胚的子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将子叶预培养10 d后,用质量体积分数为0.01%、0.03%、0.05%的秋水仙素分别浸泡6 h、12 h、24 h,观察子叶生长状态及芽分化状况,20 d后鉴定染色体加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均对子叶生长状态产生影响,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秋水仙素处理过的子叶芽再生缓慢,且芽再生率随浓度增高而降低;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子叶染色体产生加倍,但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多倍体诱导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质量分数为0.03%的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组合,多倍体诱导率最高,为40.5%。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白皮松多倍体诱导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艹念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艹念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艹念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艹念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艹念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艹念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艹念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艹念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艹念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对滇杨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滇杨多倍体植株。结果表明: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诱导滇杨产生多倍体的较优组合为秋水仙素浓度为80mg/L下处理30d或在90mg/L下处理20~30d,此时,多倍化诱导率最高可达186%。对滇杨多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进行外部形态、染色体数目及单位叶面积内气孔数目的观察,发现多倍体植株与正常株形态差异明显,染色体数目增加为76条,叶表皮气孔变大,同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约为二倍体的1.5倍。  相似文献   

9.
以分蘖洋葱品系Z-018的茎尖外植体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及处理时间对分蘖洋葱茎尖细胞染色体的诱导,以获得倍性变异的分蘖洋葱材料。结果表明:当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1%,处理4 d时,多倍体的诱导率最高,可达42.22%。得到的变异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相比,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假茎及根系粗壮,叶片的气孔保卫细胞变大,密度减小。进一步对根尖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及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DNA含量,在149株变异株中,获得倍性变异株117株,其中四倍体材料81株,占变异总数的54.36%。  相似文献   

10.
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同家系白桦种子诱导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0.1%和0.2%秋水仙素分别处理4 个家系白桦种子1、2、3 和4 d,调查其对白桦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 发芽势的影响和四倍体诱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 种桦树共7 个家系在0.2%秋水仙素处理3 d 的条件下四倍体 的发生率。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同一 浓度下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诱导3 d 时为最低。2)用 0.2%的秋水仙素处理种子3 d,发现白桦种间和家系间的四倍体诱导率明显不同,欧洲白桦4 个家系的平均诱导率 为3.76%,而3 个白桦杂种家系的平均诱导率仅为0.09%,7 个家系中YB3 的诱导率高达8.86%。   相似文献   

11.
罗丽  赵德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61-2863
[目的]对杜仲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建立愈伤组织的培养系统。[方法]以杜仲子叶、幼叶、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中诱导和继代。[结果]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低顺序为:下胚轴〉子叶〉幼叶。子叶和幼叶在MS+NAA 1.00 mg/L、MS+2,4-D 1.00 mg/L培养基中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6-BA 1.00 mg/L+NAA 2.00 mg/L、MS+2,4-D 1.00 mg/L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为佳;胚轴在MS+NAA 3.00 mg/L、MS+6-BA 1.00 mg/L+NAA 1.00 mg/L和MS+2,4-D 1.00 mg/L培养基中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6-BA1.00 mg/L+NAA 2.00 mg/L、MS+6-BA 1.00 mg/L+NAA 1.00 mg/L和MS+2,4-D 1.00 mg/L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为佳。[结论]杜仲的子叶、幼叶和胚轴可采用多条途径实现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为进一步筛选高产细胞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附加不同浓度NAA,6—BA的MS培养基上对杜仲的下胚轴和子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并获得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一类是白色的结构松散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虽然能继代培养,但在附加较高浓度的6─BA的MS培养基上都不能再生植株;另一类是黄绿色的结构紧密的有颗粒状突起的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适量的6—BA的MS培养基上能较容易再生小植株。实验表明,杜仲的下胚轴和子叶在附加1.0mg/LNAA和1.0mg/L6—BA的MS培养基上能100%诱导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0.5mg/LNAA和2.5mg/L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植株再生频率高达92%;小植株转移到附加1.5mg/L的IBA的1/2MS培养基上,15d左右长出较粗的根。  相似文献   

13.
杜仲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具有补肝肾、健筋骨、强腰膝、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杜仲茎韧皮部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茎韧皮部组成分子的超微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的相类似,但其韧皮薄壁组织细胞之间分布着含胶细胞。韧皮薄壁细胞中含有少量橡胶颗粒,伴胞和成熟的筛分子中却未见有分布。橡胶物质在细胞间转移的趋势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韧皮部含胶细胞内橡胶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筛分子质体为S—型。此外,在成熟筛板的筛孔周围都衬有很厚的胼胝质,并为一些电子不透明的P—蛋白质所堵塞,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制备样品过程中对韧皮部损伤而引起的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杜仲叶内杜仲胶的形成积累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杜仲叶内杜仲胶形成与积累的动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杜仲叶含胶性状年变化和逐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不同着生部位叶片含胶率随叶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中,叶片含胶率差异很大,春季展叶时,叶片含胶率最低,6月下旬达到最大值。着生在枝条不同部位的叶片虽然展叶时问不同,但是叶片含胶率都是在展叶时最低,在叶龄50~65d时,含胶率几乎都达到最大值,杜仲叶片含胶率与叶龄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杜仲叶片古胶率随着树龄的增大含胶率总体呈提高的趋势并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杜仲地上部不同组织中养分含量和养分携出量,杜仲对养分的吸收比例,杜仲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节律等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杜仲养分吸收特点提出了基本肥料施用比例.结果表明,杜仲生长期间吸收的养分主要储存于叶子和皮中,木质部数量较少;皮和叶的利用将使养分大量损失,应通过施肥加以补充.杜仲对氮磷钾(N:P2O5:K2O)养分的相对吸收比例为1:0.3:1.6,考虑氮磷钾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后,提出适于杜仲施肥的氮磷钾养分基本比例为N:P2O5:K2O=1:0.6:0.9.实践中应用时,可根据当地土壤供应不同养分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系统研究了杜仲翅果形成过程中,发育各时期果实外部形态、果皮、种子内部组织的分化及翅果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并提出了合理栽培及综合利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以《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杜仲研究文献的数量、各研究领域、文献源及活跃作者与载文地区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杜仲研究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及矣散性特征。杜仲育苗、栽培等传统研究领域走在前列,杜仲生物学、生理生化、化学成份分析及药物、药理学等基础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便为杜仲的综合利用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高校和科研系统在杜仲科研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杜仲研究已形成一支稳定的多层次的综合性队伍。杜仲研究应不断加强横向联合与国际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杜仲根组织分化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根为主根系。根尖顶端原始细胞分旱层为中柱原、皮层原和表皮-根冠原。整个根尖基本生长速率,自原始细胞向基端320μm前后最大,1200μm处下降到最小。原始细胞最初无分化,向基100μm处开始分化为初生分生组织,210μm处中柱鞘开始分化,500μm处出现最早筛管分子,620μm处出现最早导管分子,1300μm处表皮成熟形成根毛,2500μm处初生结构分化完成。内皮层凯氏带不明显,中柱鞘由一层细胞构成。木质部束多数为二原型,另外有三原、四原和五原型。韧皮部薄壁细胞形成许多橡胶丝。初生结构形成后,维管形成层即活动,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同时皮层第二层细胞分裂形成第一次的木栓形成层,产生周皮。次生韧皮部的轴向系统中也分化产生橡胶丝。侧根原基由木质部放射棱顶端中柱鞘细胞发生,根尖及成熟结构与主根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