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2014—2015年冬季(1—3月份),通过野外调查及粪便样本采集,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与狍(Capreolus pygargus)深冬时期的食性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跟踪东北马鹿和狍的足迹链,收集了43份东北马鹿粪便和40份狍粪便,共83份粪便样本,组成独立样本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东北马鹿主要取食15种植物,青楷槭(Acer tegmentosum)和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是主要食物,分别占21%、13%。马鹿取食阔叶植物(77%),针叶植物(13%),其余为蕨类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狍取食14种植物,主要食物为青楷槭和青杨(Populus cathayana),分别占22%、12%,未发现取食东北红豆杉,食性中阔叶植物占88%,蕨类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占12%。保护区内同域分布的马鹿与狍取食植物种类相似,但食性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草青期食性、可食植物的营养组成和干物质消化率,并利用minitab17软件分析西藏马鹿草青期可食植物相对密度和营养成分相关性。结果表明:西藏马鹿草青期可食植物20科37种,食性选择多样性指数1.32,生态位宽度15.79。笔直黄耆(12.8%)、弱小火绒草(11.2%)、半卧狗娃花(9.72%)、西藏柳(9.64%)构成西藏马鹿的主要可食植物,占食物组成的43.36%;菊科(29.66%)、豆科(21.38%)、杨柳科(9.64%)、莎草科(8.86%)、蓼科(8.08%)、禾本科(7.07%)、蔷薇科(6.86%)、紫草科(3.74%)所占比例较大,其他12科植物种类比例较小。西藏马鹿草青期食物组成,与可食植物能量、蛋白质、脂肪、干物质消化率呈正相关,与木质素、灰分、纤维素、单宁呈负相关,其中能量(0.735)、纤维素(0.899)、单宁(0.657)呈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龙口自然保护区斑羚冬季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冬季,在黑龙江龙口自然保护区,使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斑羚冬季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紫椴、蒙古柞、苔草是斑羚冬季的主要食物。其中杨为10.2%,紫椴为14.3%,蒙古柞为14.9%,苔草为15.0%。斑羚在冬季食红松、云杉、冷杉较少(1%、0.7%、1.7%)。根据斑羚食用的植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分析,表明斑羚能选择高蛋白高脂肪的植物。  相似文献   

4.
杨小霞  秦大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85-7185,7187
[目的]为科学开发利用青海茸鹿资源,进而提高茸鹿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引进天山马鹿,与青海马鹿开展了杂交试验,对天山马鹿、青海马鹿与天青杂交马鹿的产茸量进行研究。[结果]天青杂交马鹿前两锯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第5锯产茸量显著高于纯种青海马鹿(P0.05),天青杂交马鹿的产茸量整体优于纯种青海马鹿。[结论]利用天山马鹿杂交改良青海马鹿,能明显提高杂种后代的产茸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塔里木马鹿、甘肃马鹿与塔甘杂交马鹿的产茸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甘杂交马鹿的产茸量整体优于纯种甘肃马鹿且差异显著(P<0.05),塔甘杂交马鹿与纯种塔里木马鹿相比第6锯产茸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指出利用塔里木马鹿杂交改良甘肃马鹿,能使杂种后代的产茸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山鼠兔的食性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9.
提高天山马鹿繁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山马鹿是我国优良鹿种之一,其产茸量和茸品质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野生马鹿的资源破坏严重,人工饲养马鹿公母比例严重失调,在数量较少的母鹿中普遍存在发情期推迟,受配率低和空怀率高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鹿群的更新和扩大。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天山马鹿发情规律的研究,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以及生殖激素诱导母鹿发情的技术、达到提高天山马鹿繁殖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疆的马鹿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鹿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其产品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其中鹿茸是名贵药材,既是医疗剂,又是滋补品,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又名赤鹿,是鹿的一种,在鹿科动物中是一种较大型的鹿。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及西北地区,因受分布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形成了许多亚种,多以产地命名,如东北马鹿、青海马鹿、天山马鹿等。  相似文献   

11.
对已知性别的4份肌肉样品、4份圈养马鹿粪便样品和通过野外马鹿卧迹的排尿位置判断出性别的8份粪便样品进行扩增,其结果与实际性别相吻合。在验证了PCR有效性的基础上,对野外收集的183份马鹿粪便样品中的108份成功鉴定出性别,即:80份为雄性,28份为雌性。同时指出,由于一些粪便DNA样品中存在大量的聚合酶抑制剂,致使无法得到扩增结果。因此,对所有DNA样品均PCR扩增了3次,以提高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和样品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马鹿、天山马鹿和梅花鹿同期发情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CIDR(阴道药栓) 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方法分别对塔里木马鹿(Cervusela-phusyarkandensis)、天山马鹿(Cervuselaphussongaricus)和梅花鹿(Cervusnippon)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目的是将自行研制的CIDR与新西兰产CIDR从处理效果与成本上进行比较。此外,还将GnRH与hCG对母鹿的促排卵作用进行了比较,其中重点对塔里木马鹿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CIDR及配套处理方案与新西兰进口CIDR的处理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成本价格降低约50%;GnRH与hCG均可显著提高母鹿排卵率(P<0.05),而二者在处理效应上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保护站,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逐日观察了海南坡鹿的昼间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坡鹿在晴天有2个摄食高峰,雨天则出现4个摄食高峰;晴、雨天均出现2个反刍高峰与2个休息高峰,1个移动高峰。Mann-Whitney UTest法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晴天,雄性坡鹿和雌性坡鹿反刍行为差异显著(P<0.05),休息与移动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和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在雨天,雄性坡鹿和雌性坡鹿摄食、反刍、休息、移动和其他5个类型的昼间行为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天山马鹿不同部位肌肉组织学性状对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马鹿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和肌纤维密度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不同部位肌肉组织学特性值进行综合比较发现,部位间肉质的比较为背最长肌>股外侧肌>冈上肌>臀中肌>肋间肌>臂头肌>腹直肌>胸浅前肌>颈斜方肌。[结论]结果为天山马鹿的养殖及鹿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麝的食性和人工饲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麝的食性和人工养麝常用饲料的研究概况。针对养麝生产中存在的饲料应用技术问题,总结了西北地区人工养麝常用饲料种类的分类、营养价值和麝各生物学时期饲料配方,强调了药用植物在麝饲料中的营养功能以及麝常用饲料采集、加工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加强人工养麝饲料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研制麝全价配合饲料是提高人工养麝技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和2014年的1月份,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集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与狍(Capreolus pygargus)的粪便,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马鹿、狍粪便组成成分对比分析,探讨同域分布的马鹿和狍的生境选择及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马鹿除采食东北红豆杉外,其余采食植物与狍的完全相同,二者食性重叠度高达84.8%。马鹿与狍采食植物多样性指数都较高,而营养生态位宽度则很低。在高食物重叠性的影响下,马鹿与狍对生境因子选择发生明显的分离。马鹿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km,海拔、食物丰富度、隐蔽度较高,阳坡,对于坡位要求并不十分严格的针阔混交林生境;而狍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距离小于1 km,海拔、食物丰富度、隐蔽度相对较低,阳坡,中坡位及上坡位的灌丛生境。  相似文献   

17.
新疆马鹿群体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马鹿系统发生关系及分类地位,对塔里木马鹿、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共3个亚种38个个体的Cyt b全序列(1 140 bp)扩增、测序,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并以黇鹿(Fallowdeer,Cervus dama Linnaeus)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突变转换/颠换比值较高(R=25.665),Cyt b基因密码子碱基使用具有偏倚性;塔里木马鹿与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遗传距离较远;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有部分单倍型与其他亚种聚为一类。因此认为塔里木马鹿与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属于不同的类群;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都受到外种入侵,疑为引种杂交所致。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介绍一个从马鹿粪便中提取DNA的改进方法。[方法]本实验采用的是,在传统的CTAB裂解法的基础下,根据马鹿粪便的特征摸索出来的改进方法。[结果]采用该方法从天山马鹿粪便中提取了高质量的粪便DNA并扩增了天山马鹿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通过测序检测,同时提取马鹿肌肉和皮毛样品的DNA作为对照,进一步证实了提取的可靠性。[结论]该方法提取过程中不需要用蛋白酶K;所提取的DNA不需要用DNA纯化试剂盒纯化,可直接用PCR扩增,因此,费用量很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季节变化对马鹿肉质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分别在秋前和秋后屠宰的9头性成熟马鹿的肉色、大理石纹状结构、pH值、系水力、熟肉率、剪切力和营养成分。[结果]结果表明,秋后肉质色泽变深(P<0.01)、大理石纹状结构明显减少(P<0.01)、系水力(53.16%)和熟肉率(62.43%)均极显著下降(P<0.01),剪切力值达6.05 kg/cm2,极显著高于秋前(P<0.01)。秋后肉质脂肪含量下降极显著(P<0.01),水分和蛋白质也呈下降趋势(P<0.05),而干物质含量和灰分则有所增加(P<0.05)。脂肪含量与肉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与肉色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46,P<0.01),而与大理石纹状结构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12,P<0.01)。脂肪含量影响肉质的系水力和熟肉率,且呈显著的正相关(r=0.726、0.689,P<0.05);脂肪含量越小,肌肉剪切力值越大(r=-0.672,P<0.05)。[结论]秋后屠宰,鹿肉色泽鲜红,可接受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