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强农林高校服务“三农”能力的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农服务、为农输送人才是农林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农林产业的弱势地位、高等农林教育缺乏吸引力、办学经费不足、就业渠道不畅、行业支持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农林高校为"三农"服务能力的发挥,应进一步提高农林高校的地位,建立涉农专业免学费制度和多部门合作协调制度,健全农林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构建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林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慧静  高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49-22150
分析了农林高校学生就业基层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为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应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方法运用到基层就业的思想教育中,并构建了引导大学生基层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改善基层人才队伍机构、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锻炼青年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基层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及岗位特点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从政策、社会、就业观念等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阐释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构建长效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定向培养人才;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宣讲,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合理设置基层就业岗位,实现人尽其用。  相似文献   

4.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农林高校中的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把就业界定为混合产品的范畴,分析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的市场失灵原因。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应从混合产品的提供方式入手,确定政府在促进基层就业中的有效定位,并发挥农林高校在为基层输送和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之路既是新时期赋予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在对河北省农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而经济落后的基层地区、交通不便的边区、山区却急需建设人才。选取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家庭收入、家人态度、国家政策等8个因素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政府的政策导向性,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高校的基层就业指导和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完善家庭教育功能等建议对策,增强高校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解决人才供给格局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新农科建设已在全国涉农高校启动,新农科建设的目标在于改革农林教育模式,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从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看,农林高校学生面临着获取高质量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弱、在升学中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在留学深造中难获优势、自主创业难度大等“出口困境”。农林高校应以新农科的理念,培养好学生“新”的特质、“农”的特质、“科”的特质,体现出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改变农林高校学生的传统面貌,使学生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医学毕业生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城市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人才过分集中、毕业生趋之若鹜,而基层医疗机构医学人才紧缺、求贤若渴。引导和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已成为当务之急,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心理特点进行抽样调查,深入分析了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阻碍因素,进而提出了引导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岑珊 《河南农业》2023,(9):35-3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大学生是服务农村、建设基层的重要人才力量。但从现实发展角度来看,农科大学生的基层农村就业意愿不高,其中薪酬待遇水平、农村发展现状、农村就业的相关利好政策等是当前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高校教学系统需认清时代发展需求,通过思政教育、舆论影响、家长协同教育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服务紧密联系,提高农科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报考基层就业项目意愿对于乡村人才振兴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采用实证调研和访谈分析的方法,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报考基层就业项目意愿的现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大学生报考基层就业项目意愿均值较低,这是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面对的现实困境;成绩好、能力突出的大学生报考基层就业服务项目的意愿较低,这是乡村高素质人才短缺的客观事实。基于研究结果,围绕大学生个体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实现平顶山市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发展创业项目,对于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创业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丰富国家基层人才储备、促进农民就业以及繁荣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要警惕四种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12.
就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业素质教育又是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实际案例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就如何通过就业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向社会提供合格的有用人才,促进大学生顺利择业与就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尤其是近两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投身基层、返乡就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必不可少就业渠道。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投身基层的就业渠道,对影响大学生回基层就业的各个因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激励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几项政策,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的帮助有意愿投身基层的大学生更好的开展返乡就业的选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基层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实践过程,农林高校大学生是参与基层创业的主力军。当前环境下,农林高校大学生基层创业遭遇信息孤岛、教育碎片、缺乏实践等现实瓶颈,创新创业环境呈现量少质低的现实窘境。因此,围绕高校、政府两主体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搭建政策平台等途径优化双创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农业建设人才,基层理应成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然而基层高素质人才极度匮乏,特别是农业、农村地区急需大量的农林专业人才。究其原因,既有社会政策导向的问题,也有高等农林院校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促进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5点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林高校MPA教育是为基层政府机构与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及服务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人才和高级职员的重要途径。在回顾农林高校MPA办学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的生源概况、教育特色和不足之处,从五个方面提出发展农林高校MPA教育的思考:夯实MPA教育的学科基础;彰显MPA的办学特色;提高MPA案例教学质量;加强与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的合作;拓宽MPA优质生源。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农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的神圣使命。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背景,通过调研和走访,分析农林高校就业育人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以及就业育人的路径,旨在培育能够满足乡村振兴要求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实现精准就业的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越来越普及,在为我国培养越来越多人才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毕业生带来了巨大就业压力。基于这种严峻的就业压力,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个人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才能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提高自身就业的成功率。仪态礼仪作为展现学生个人素养以及综合能力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仪态礼仪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农村也将产生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险峻,农村大学生较之于其他学生更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压力。互联网是当代创新创业的新工具,与不同传统行业结合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呈爆炸式增长,农林高校若能发挥好创业教育育人功能,鼓励引导农村大学生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帮助大学生探索合适的"互联网+农业"创业模式,可同时达到减缓农村大学生就业压力、振兴农村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面向基层创业就业,国家和地方近年来陆续出台多种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介绍了目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