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具有农科背景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南京农业大学根据卓越农林人才内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改革。在人才分类培养理念指导下,制订了适应学科和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完善了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革新了人才分类培养的过程,建设了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经多个涉农专业的改革实践,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应用型森林工程专业的卓越农林人才,必须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体系。笔者通过对森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森林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实践教学的创新和突破。根据森林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通过践行完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3.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而推行的一项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采用"3+X+Y"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导师制、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方式改革、国际化视野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东区域农林业发展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质量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其动力基础来源于产学研各方的内在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产业和市场等环境压力.主体的协同和信息的反馈,推动人才培养的互动协同.多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检验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合理性与有效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战略,结合教学实践过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具体实施细则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分析了该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和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标准,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该体系的运行方式,以期通过实施该体系培养出卓越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7.
借鉴"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加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的加剧,急需提高营销人才应对变化的环境的能力。本文提出创新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卓越计划"培养卓越营销人才,以增强营销人才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农林人才建设理念、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北京农学院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力量,协同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探索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从建立基于人—职匹配的学生选拔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程双导师制、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以"积极学习、追求卓越"为内在动力的学业评价制度共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刘宇鹏  戴芳 《安徽农业科学》2024,(2):275-278+282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合,横向与纵向经纬耦合的多层面设计、多主体参与的实践能力培养架构,最后提出了“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成要素的运筹,不断强化基于强基固本,提高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为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农科建设新范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背景及现实意义为基础,以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为例,构建了具有农林特色的机械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富有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秉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使学生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品质。  相似文献   

13.
2014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改革试点项目,以此项目建设为契机,明确了植保专业建设思路和目标,确立了"12345"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类培养,即1个理念(IPM)、2个类型(学术型、应用型)、3个环节(理论课、实践、双创)、4种能力(学习、思维、实践、创新)和5个保障(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质控体系、配套制度)。通过这些系列改革措施,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晏丽  杨雨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162-164
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卓越园林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吉首大学园林专业只有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全面的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林专科人才素质要求的研究与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了我国农林专科生的素质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总结国内教改经验并与国外同类教育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以专业素质为主体,确定21世纪初高等农林教育专科人才素质要求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和内涵,研究了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总吉了现行教学模式的类型,设计了“产学合作、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新体系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6.
园艺专业英语是将英语应用于园艺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为适应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园艺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介绍了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总结了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分析了影响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效果的因素,以期为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期实践与总结形成了"育人本位+社会本位+学生本位"的"三本位"人才培养理念。华南农业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三农"情怀教育融于课程教学,有效地解决不愿学农、学农也不爱农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产业链和需求链设置专业,解决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脱节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分类培养,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基于"三本位"理念,构建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以思想引领,将服务"三农"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以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建成"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汇集了教育教学资源;创建了"温氏模式",校企协同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18.
遵循过程、发展、层次、均衡的原则,将农林人才分为研发型、推广型、生产型和服务型,就国内农林高校培养适合的农林人才定位提出建议,分析了各类农林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以本硕连读生物工程专业绍骙实验班为切入点,实施小班授课、突出因材施教,探索多种形式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着力实施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快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及农业领域各应用学科的研究和开发输送优秀的骨干力量。绍骙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立足于省属院校条件的优秀拔尖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有益机制。  相似文献   

20.
赵励宁 《农业与技术》2007,27(2):192-193
教学模式改革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而且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我院电子专业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例,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了新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提高人才质量的新措施、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