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花生叶斑病流行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经1985—1992年的调查研究,确认河南省花生叶斑病主要有两种,即褐斑病和黑斑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年度流行程度取决于花生苗期的平均湿度、总降雨量及初始孢子量,初步确定了四者与病情指数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花生蚜虫田间发生规律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伟  李国恒 《花生学报》1996,(2):35-35,37
花生蚜虫田间发生规律简报李绍伟,李国恒,贾耀军,闫好钦,吴占清(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开封475141)开封是河南省花生主产区上一,常年播种面积6.67多万公顷,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15%左右。近年来,由于耕作栽培条件及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花生...  相似文献   

3.
花生病毒病发生及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1938~1990三年研究,花生矮化病毒(PSV)引起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已为开封市区花生上主要流行的病毒病。并根据刺槐花叶分离物,接种于花生、大豆、昆诺黎上的反应和该分离物与抗血清反应,确认开封刺槐花叶分离物为PSV病毒,并初步发现了PSV由刺槐传到花生上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说明,花生在花针盛期以前为花生矮化病毒(PSV)易感病时期,随后抗性有所增强。PSV可以通过花生种传,但种传率很低,仅0.02%。不同种类蚜虫对PSV传毒效率有明显差异,在测定的4种蚜虫中,豆蚜(Aphiscraccivora)传毒效率高,其他种类蚜虫传毒效率低。1988~1994年在河南开封田间观察说明,由PSV引起的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在花生上流行受花生苗期和花针期田间迁飞蚜虫数量和花生苗期降雨量的影响,并根据上述3因素7年次资料配合的病害流行预测式,其回报可靠度的置信范围在98.57%左右,经相关检验,估计值与实侧值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花生普通花地病毒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说明,花生在花叶盛期以前的为花生矮化病毒(PSV)易感病时期,随后抗生有所增强,PSV可以通过花生种传,但种传率很低,仅0.02%,不同种类蚜虫对PSV传播效率有明显差异,在测定的4种蚜虫中,豆蚜(Aphiscraccivora)传毒效率高,其他种类蚜虫传毒效率低,1988~1994年在河南开封田间观察说明,由SV引起的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在花生上流行受花生苗期和花针期间间迁飞蚜虫数量和花生苗期  相似文献   

6.
花生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微微 《杂粮作物》2004,24(1):50-51
在花生上进行防治叶斑病5个不同药剂试验说明,花生生长中、后期采用杀菌剂与富尔655叶面肥混合喷施,是防治花生叶斑病,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花生叶斑病流行程度与相关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1993~2000年连续8年田间系统观测调查研究结果,用花生叶斑病的年度流行程度(病情指数)与相关因子统计分析表明,花生叶斑病的年度流行程度以花生苗期(5~6月份)的平均湿度的正相关系数、通径系数最大,是花生叶斑病流行程度的主导因子,生产上可以花生苗期的平均湿度为主要依据,及时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控制花生叶斑病的流行程度。  相似文献   

8.
9.
花生斑驳病毒病在我区的分布非常广泛,常年发生不同程度的流行,是花生的重要病害之一。1976年由于该病的严重流行和其它因素,使花生大减产。据国内有关报道指出,该病毒为线状颗粒,属马铃薯y病毒组,但不同于国外报道的PMV。病毒可通过种子、蚜虫、汁液、嫁接等方式传播,病害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但是,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现将我们1979—1983五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花生叶斑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是全球花生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病害,本文对花生叶斑病相关的致病菌研究、防治研究、抗病育种研究和抗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做了综述,旨在对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第2代棉铃虫是危害花生最严重的世代,95%左右的卵产在花生中上部的嫩梢、嫩叶、花萼和茎基上,平均每株落卵19.6粒。在花生上的卵量和幼虫量与第1代蛾量密切相关,卵量(Y1)与第1代蛾量(X)关系式为:Y1=-315.9+1.7783X(n=6,r=0.8562);幼虫量(Y2)与第1代蛾量(X)关系式为:Y2=31.3+0.134X(n=6,r=0.8652).在第2代棉铃早产卵初盛期应用B.t菌剂(含孢子100亿个/ml)200倍液喷雾3次,或1.8%齐螨素乳油675ml/hm^2兑水810kg喷雾2次,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影响花生体细胞胚胎发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栽培花生可直接从外植体发生体细胞胚(体胚),不同外植体源,生长素浓度及品种差异等是影响花生体胚发生的主要因素。花生未成熟的幼胚易诱导产生体胚,子叶和胚轴的形态发生潜力也较大。2,4-D(20mg/L)有利于提高体胚诱导频率,不同品种的体胚发生能力存在差异,珍珠豆型比龙生型花生品种的体胚诱导频率高。  相似文献   

13.
结果表明,杂草生长明显抑制亚麻生长,提高麻株减退率,影响亚麻有效株形成,影响优质原茎的提高,降低产量和质量,杂草影响亚麻生长的时期是苗期、枞形期和快速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14.
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其对冬亚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杂草生长明显抑制亚麻生长,提高麻株减退率,影响亚麻有效株形成,影响优质原茎的提高,降低产量和质量,杂草影响亚麻生长的时期是苗期、枞形期和快速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15.
玉米蚜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蚜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研究王存晋(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阳111000)玉米蚜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早有发生。自80年代初玉米蚜在辽宁省普遍发生,一些年份部分地区危害尤其严重,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从80年代初到1996年,经11年我们分别在康平、辽阳、黑...  相似文献   

16.
花生叶斑病在我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般因病减产10—20%,严重达30%以上。为了有效地控制叶斑病的危害,提高花生产量,全区自1974年开始对该病进行了系统观察和试验,并开展了大面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一、防病效果及增产原因分析 近几年,花生叶斑病越来越重。1981年全区发病面积达338万亩,占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7.
1988—1991四年调查说明,花生矮化病毒(PSV.)引起普通花叶病害,花生条纹病毒(PStV)引起轻斑驳病害是开封花生两种主要病毒病。PSV通过花生种传,测定自花生普通花叶病株收集近4000粒种子,PSV种传率0.025%。刺槐花叶树是花生上PSV另一个初浸染源。PSV开封刺槐分离物(R_3、R_4)在鉴别寄主上反应和血清学性质上和PSV-Mi相一致,但引起花生病害症状较PSV—Mi轻。开封市农科所一带刺槐花叶病树率平均30.7%。四年病害流行程度差异显著。1988和1991年花生生长季雨量少,蚜虫发生量大,分别为PSV严重和中度流行年。1989和1990年雨水较多,蚜虫发生少,病害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在马拉维最有效、最经济地使用粉剂和液剂来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情况。还附有许多数据说明使用药剂对产量的效果。花生叶斑病由两种病菌(褐斑病和黑斑病)引起,分别形成早斑病和晚斑病。药剂防治这两种病害不但有效,而且还能使产量大幅度上升,一般能提高60%。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市香蕉生产上发生普遍,为害重,对产量影响大的香蕉褐缘灰斑病进行为期三年的观察及综防技术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香蕉褐缘灰斑病的发病程度与气温雨量密发相关;1-4月属轻度发病,5月病情回升,6-7月进入发病盛期,8-10月达到发病高峰期,2现有栽培的当家品种-台湾蕉和天宝蕉均属易感品种,3防治上需采取农业栽培措施与药剂防治相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以提高香蕉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叶斑病是花生上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1980、82、83年对我省花生主产区调查,病株率高达98%,产量损失轻者4%,重者达30%以上。据81、82年本课题结论,孢子量与病指数,孢子量与气候因素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直线关系,且病指数与孢子量、气候因素存在着极显著的多元回归关系。故有必要深入探讨其内在规律为有效防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