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农业》2010,(7):14-15
1.认真总结经验,切实增强敝好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2.
2006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建立了领导联系、部门帮扶,部队、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2009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决定在全省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一帮三年不变.  相似文献   

3.
2006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建立了领导联系、部门帮扶,部队、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2009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决定在全省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一帮三年不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06〕1号)明确了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把握省委1号文件的精神实质,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进一步提高农业部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4年我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5.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6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07年工作,重点研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一、客观分析形势,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2006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深化改革扩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以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齐玉和省委组织部及有关部门单位高度重视榆树市太安乡双合村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积极协调、扎实推动,有力地推进了双合村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一年来,累计争取各级项目19项,争取资金约2800万元,使双合村新农村建设综合协调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得到改善。一、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省委组织部成立帮扶组织机构,并根据工作需要,向双合村派驻了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1.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镇赉县从2006年-2007年经吉林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大屯镇大屯村、嘎什根乡创业村、五棵树镇五棵树村等“一镇三村”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镇赉县委、县政府坚持努力实践发展观,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县委书记、县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着眼长远,谋略发展,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组长,24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还成立了县直76个部门、单位参加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大军,深入到乡村,实施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2009,(9):12-13
长岭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自2006年始建以来,在省、市领导和各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几年来,长岭县始终把帮扶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来抓。从实践来看,抓好帮扶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部署2006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熏视这次会议,会前,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汇报,对如何开好这次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讨论稿)》。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陆浩省长作了重要讲话,马西林副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2月25日至26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成玉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措施,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确保新农村建设今年开好头、起好步。召开于“十一五”开局之年年初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究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05年…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全省各级帮扶领导、帮扶部门单位和参加帮扶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部署,不断强化帮扶工作职责,积极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提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规划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农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实现了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开创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的新局面。现将2014  相似文献   

12.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是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开始时,陆浩同志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就当前“三农”工作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讲了很重要的意见;武成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全省去年及“十五”期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具体安排部署。会议期间。大家认真讨论了《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建设厅和省精神文明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以来,保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新农村建设起步扎实、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立了市县(区)两级新农办,建立了“领导挂帅、单位挂点、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帮扶机制;成功举办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五班子挂钩联系的5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抓手。自2006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按照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总体部署,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委十届七次全委会通过的《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是科技进步;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确定和组织实施好2006年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信息快递     
泉州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确定2006年度泉州市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已经确定。目前,这20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泉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从2006年起,泉州市将每年确定20个建制村作为建  相似文献   

17.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05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安排2006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一、深刻认识我  相似文献   

18.
《河南农业》2006,(2):5-6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05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安排2006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山东省济宁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构筑了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帮扶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形式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06年12月22~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着重研究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