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禽场入口消毒1.1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消毒池,车辆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池内放入2%~4%的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3次。有条件的可在生产区出入口设置喷雾装置,喷雾消毒液可采用0.1%的百毒杀溶液、0.1%新洁尔灭或0.5%过氧乙酸。1.2消毒室生产区入口要设置消毒室,人员和用具进入要消毒。消毒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每立  相似文献   

2.
1 场内布局和要求 1) 牛场与村庄、厂矿、交通要道(铁路)要有一定距离,通常为300~500 m.生产区和办公区要严格分开,场门、生产区和牛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2) 粪场、病牛舍、兽医室应设在牛场的偏僻处,且须处于全年主风向的下风口.3) 牛场内不准养犬、猫、猪、羊等家畜及家禽.患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人不准入场喂牛.2 建立经常性的消毒制度1) 场门、生产区、牛舍入口处消毒池内的药液要经常更换(可用2%的烧碱溶液),保持有效浓度,进牛场的车辆、人员都必须从消毒池经过.外来人员不准进场,若必须进场,需经消毒后有关人员陪同参观,本场职工进生产区必须更换工作服.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我们审查规模养猪场动物防疫条件时,发现消毒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问题1.1消毒布局不合理在对申办的210个规模猪场的现场审查中,只有7个大型养猪场有消毒池,12个场有更衣消毒室,其设置也不规范;场区大门没有消毒池,消毒池只设置在生产区入口处,更衣消毒室设置在场区门口,每栋猪舍门口也没有消  相似文献   

4.
1 奶牛场卫生防疫。牛场应建围墙,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消毒池内设置2%氢氧化钠液或0.5%过氧乙酸等消毒药液,药液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非牛场工作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场区,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要更换工作服、胶鞋,不能携带动物、畜产品、自行车等物进场。牛场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上班穿工作服、带工作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凡检出有布病、结核病等,应调离牛场。  相似文献   

5.
1场址的选择与布局要利于防疫牛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宽阔之处,位置要远离交通要道、医院、工厂、居民区1000米之外。牛场应有围墙,生产区、办公室、生活区要分开,各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贮粪场、病牛舍、兽医室要设在牛舍200米以外下风向偏僻处,以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2建立消毒制度谢绝外来人员入场参观。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场工作。场内所有工作人员及车辆必须经消毒池地经过。牛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氨气、…  相似文献   

6.
1 采取措施,预防疾病 1.1 牛场布局和要求 1) 生产区和办公区要严格分开,场门、生产区和牛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 2) 粪场、病牛舍、兽医室应设在牛舍下风口处. 3) 牛场内不准养鸡鸭;患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人不准入场喂牛.  相似文献   

7.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8.
(一)场址的选择与布局要利于防疫 牛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宽阔之处,位置要远离交通要道、医院、工厂、居民区1 000米之外。牛场应有围墙,生产区、办公室、生活区要分开,各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贮粪场、病牛舍、兽医室要设在牛舍200米以外下风向偏僻处,以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 (二)建立消毒制度 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场工作。场内所有工作人员及车辆必须从消毒池地经过。牛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无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肉牛养殖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场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和配套的常见疫病免疫程序。我们根据肉牛生产实际的需要,制定出肉牛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及常见疫病免疫程序,从而保证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1兽医卫生防疫的基本要求和制度1.1场址的选择牛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同时远离人群和工厂,距离交通要道500米左右建场。1.2场内布局和要求(1)生产区和办公区要严格分开,场门、生产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2)粪场、病牛舍、兽医室应设…  相似文献   

10.
1日常的预防措施在奶牛场内应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2%~4%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  相似文献   

11.
1出入生产区、圈舍的车辆、人员的消毒方法 设立消毒池、消毒室。安装紫外线灯。在生产区、圈舍的出入口可用2%火碱水铺设消毒池.对出入车辆实施消毒,在消毒室设置紫外线灯进行空间消毒。  相似文献   

12.
对家禽疾病进行预防,要把好对生产区及禽舍间设置隔离带、围墙等r:j-~禽养殖场的卫生防疫设施进行消毒处理,禽场要选择通风良好、向阳干燥的位置、控制禽场内温湿度和微生物的消毒处理以及饲料的合理搭配、用具和环境的清洁等环节。  相似文献   

13.
国内许多养禽场,尤其是集约化养禽场,在进场入口及进生产区人口处,设置紫外线灯进行消毒,这种方法实际的消毒效果究竟有多大、有哪些影响因素、对人产生哪些危害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笔者根据现有知识及多年观察,提出如下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家禽疾病进行预防,要把好对生产区及禽舍间设置隔离带、围墙等对家禽养殖场的卫生防疫设施进行消毒处理,禽场要选择通风良好、向阳干燥的位置、控制禽场内温湿度和微生物的消毒处理以及饲料的合理搭配、用具和环境的清洁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国内许多养殖场,尤其是集约化养殖场,在进场入口及进生产区入口处,设置紫外线灯进行消毒,这种方法实际的消毒效果究竟有多大?有那些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产生那些危害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根据现有知识及多年观察,提出如下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随着疾病的增多,鸡场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为控制疾病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因此而引起养殖场的关注,那么,标准化肉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如何建立呢?下面从以下几点分别介绍。1隔离隔离包括场舍、人员、设施和操作的隔离。鸡场内部要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区与区之间需设置消毒设施。在鸡舍门口要设有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  相似文献   

17.
正消毒工作是规模化养殖场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是消灭病原体和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手段。现在很多养殖场对消毒工作没能达到技术要求,就我在养猪场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如下:1养猪场消毒区域的划分一般养猪场分为办公生活区、养殖生产区、饲料区、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储存区等5个区。养殖场整体有围墙与外界隔离,但是办公生活区与其他4个区也要围墙隔离。2进出猪场消毒及其设施2.1消毒池在养猪场大门和进入生产区大门口均设置与  相似文献   

18.
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相似文献   

19.
(一)选址与建场1.选址。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且在公共场所的下风向,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养殖场、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等有一定距离。一般情况下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和其他养殖场500米,距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3000米以上。2.建场。三区分开即管理区、生产区、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以围墙或篱笆分开,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与生产区距离50米以上。场内净道污道分开,雨水污水分开,粪便干湿分开。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包括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要设消毒池、消毒间并配备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20.
1自繁自养为主加强种兔选育,坚持以自繁自养为主。2兔场防疫卫生的基本要求2.1兔场的科学布局应划分生产区、隔离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在隔离区的上风口,应专设消毒池;兔舍不宜过大,以单列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