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今在农村,大量农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已向进城务工、中介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谋求发展,"兼业"成了新型农民的特征之一。新型农民要做好"兼业",就要掌握3种本领,扮好3种角色。一要提高在家务农的科技水平,当好科技型农民。新型农民应多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和农村的进步。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最迫切的任务,因此本文提出,首先要正确理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其次要正确理解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再次要着力抓好农民教育培训的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正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业农村人才至关重要。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我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机遇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今年,我市出台的"5150"引才倍增计划,将农业农村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纳入政策激励、资金资助之中,  相似文献   

4.
农民教育与培训需要正确对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和农村的进步.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最迫切的任务,因此本文提出,首先要正确理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其次要正确理解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再次要着力抓好农民教育培训的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村实用人才是指活跃在农业或农村经济发展第一线,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技能,能带动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人,包括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民经纪人、民间艺人和村组干部等。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通过他们,可加快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可带动和帮助农民发展致富。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7,(24):207-208
随着我国"三农"改革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区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渐健全。但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特性。为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本文通过走访等形式,对龙江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龙江县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龙江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思路,为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要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格局,需要抓住"三农"问题之根,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要使农民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基本思路就是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论述及重大意义、铁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需求、对策与途径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与整合,丰富农业培训结构,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式等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随后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3月20日,农业部、农民日报等单位主持召开了"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座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7,(5)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民,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造就一支生产方式标准化、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商品市场化、生产装备设施化的农业生产经营队伍。针对当前我国农民老龄化、兼业化与素质偏低的现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迫切需要农民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专门劳动技能,还懂得市场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化"农民。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导致农业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下降,为此国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意在解决未来农业生产中的谁种地、如何种的问题,为现代农业的目标提供人才基础,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农民,也不同于兼业农民,其成长过程需要特定的环境,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新型职农民培育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已成趋势与必然。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解决好"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亟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眼下,传统农业正在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全面提高务农农民的素质。为加强农民的培训力度,延边州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的战略要求,开展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通过开展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分析发现,农业比较劣势和产业间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农业吸纳人才能力不强;农业兼业性分散经营引致农业科技人才有效需求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破解人才约束需要贯彻实施国家农业科技人才中长期规划,建立“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实施高层次人才推进工程,引导高校毕业生农业回归和实行农民终生职业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农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培育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将来"谁来种地"以及"怎样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南京市高淳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本文针对高淳区近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加强宣传引导,引进优秀人才;完善培育体系,提高基层培训能力;探索农业准入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日,中化化肥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共同推出的"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示范县创建"效果评鉴会,在黑龙江省龙江县"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举行。来自农业部、中化化肥、黑龙江省农委、龙江县和省土肥站的领导和专家,与近200位超越专业社的种植大户参加了评鉴会。近年来,农业规模化进程加快,科学施肥、科学管理和  相似文献   

16.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是龙江县玉米生产应用最广的农业技术之一,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污染危害。通过系统分析龙江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地膜残留污染特点,提出了解决龙江县地膜残留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日益突出,急需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着力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培训为路径,以认定管理为抓手,以政策扶持为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 ,农民增收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直接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要促进农民增收 ,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转移剩余劳动力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9.
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因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三个"最需要"情真意切,表达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说明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说到了广大农民的心坎上,也说到了我们农业工作者的心坎上。但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随后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3月20日,农业部、农民日报等单位主持召开了"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座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