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采用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Lloyd的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和Morisita指数等研究分布格局,采用Greig-Smith方法分析空间格局,对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南亚松(Pinus latteriMason)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松种群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种群,但幼苗、幼树较少;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胸径小于2.5 cm的幼苗成活率较低,幼树存活率开始增大,中龄期种群存活率最高,成龄树期存活率开始下降,至老龄期死亡率达到最大;种群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型;种群格局规模介于100~400 m2。  相似文献   

2.
海南坡垒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林科院普文热带林业研究所1964年引种了海南坡垒,经过40年的培育,现已基本成材,40年的观测表明,海南坡垒在普文生长迅速,干形良好,无严重病虫害,达到了引种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南霸王岭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选取总面积为10 400m2的橡胶林样方进行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P)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霸王岭分局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1)霸王岭分局橡胶林林下植物在此次调查中共记录到110科309属478种,其中有100余种是以往海南橡胶林林下植物未曾记录过的物种,如烟斗柯(Lithocarpus corneus)、饭甑青冈(Quercus fleuryi)、子凌蒲桃(Syzygium championii)等森林演替中期或后期种;2)霸王岭分局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受不同环境条件共同影响,在海拔为400~600m、坡度为21°~30°、郁闭度>0.8的条件下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在坡向上没有明显规律;3)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差异显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即正常经营管理<疏于经营管理<放弃经营管理;4)正常经营管理到放弃经营管理的橡胶林林下植物组成逐渐从演替早期物种过...  相似文献   

4.
海南霸王岭陆均松天然更新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自然条件下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 Hickel)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和时空动态,揭示其天然林更新机制。[方法]从2014年4月开始,对海南霸王岭陆均松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成分类型、时空动态进行为期3年的观测,用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陆均松土壤种子库中完好种子、霉烂种子、空心种子、缺损种子占种子库种子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48%、45.55%、29.68%、24.30%;(2)距母树不同距离所含种子数量与距离呈反"J"形曲线递减关系;(3)土壤种子库种子具有明显的空间格局;(4)种子数量垂直分布特征为:枯落物层(87.78%)0~5 cm层(11.01%)6~10 cm层(1.20%),0~5 cm土壤层种子分布急剧减少,至6~10 cm层几乎没有种子分布;(5)土壤种子库无活力种子的数量和比例都较高,最高的100%,有活力种子数量少且萌发率低(14%),种子寿命不到1 a。[结论]土壤种子库的上述特征表明:陆均松具有极大的天然更新障碍,陆均松土壤种子库完好种子数量少,种子质量差、萌发能力弱、寿命较短,种子大量集中在枯落物层,无法与土壤有足够的接触从而降低萌发率。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山地雨林原始林为对象,实施了择伐强度为0.0%(未采伐)、30.7%(低择伐强度)、45.3%(中择伐强度)、53.5%(高择伐强度)4种试验,观测和分析了择伐后13年间各种试验类型的乔木总碳储量、枯死木碳储量、进界木碳储量、保留木碳储量、树种组碳储量和径级碳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大,中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低;低强度择伐和未择伐林分的保留木碳储量增长率、总碳储量增长率高于中高强度择伐林分;进界木碳储量比率随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5.0%左右采伐强度是树种组碳储量增长较理想的强度;45 cm及以下径级保留木各径级碳储量增长率随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5 cm以上径级保留木各径级碳储量增长率与择伐强度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海南霸王岭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 Hickel)天然林为对象,在有陆均松更新幼苗幼树的林分中共设置调查样地35块,样地面积400m~2,调查陆均松幼苗幼树胸径(地径)、树高,胸径5cm以上的全部立木的胸径、树高,林分郁闭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枯落物厚度、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等因子。分析陆均松天然更新林分的组成、结构、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陆均松天然更新林分的树种多样性丰富,Simpson指数均超过0.8;均匀度高,Pielou指数均大于0.4;随陆均松幼苗幼树高生长,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林分优势树种组明显,断面积最多的5个树种是陆均松、岭南青冈、细刺锥、米椎和红绸,占总断面积的38.2%。(3)随着陆均松幼苗幼树的生长,乔木郁闭度和枯落物厚度呈增加趋势,林下植被盖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林分断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4)陆均松幼苗幼树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陆均松母树10~30 m范围以内。(5)陆均松幼苗幼树在海拔1 140~1 180m、坡度为0~15°和西南坡向区域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7.
海南霸王岭林区南亚松天然林乔木层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亚松(Pinus latteri Mason)[1]又名海南松[2]、越南松、南洋二针松[1],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40 m,胸径可达2 m[1 3];分布于海南、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拔50~1 200 m的丘陵台地及山地,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及菲律宾也有分布[1];多为散生[3],但在海南霸王岭林区有大片的南亚松天然林分布[1 3];热性针叶林植被型中只有一个群系组(热带松林)和一个群系(即南亚松林),即天然的热带针叶林实际上只有南亚松天然林[4,5];南亚松具耐干旱、耐瘠薄、耐高温、耐火烧、耐海洋咸风等特性,是热带地区绿化荒山荒地及发展用材、松脂的良好材料[4,5];南亚松为珍稀种、珍贵用材(二类材,比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优良[4]),同时为高产脂树种(单株产脂为马尾松的两倍[6]);  相似文献   

8.
极危植物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原产于海南岛甘什岭。2008年引入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林科院)栽培,8年生长良好,树高年均生长量在0.23~0.31m,胸径年均生长量在0.13~0.18cm。经近些年观察,无翼坡垒未见严重的病虫害,初步反映无翼坡垒能适应市林科院苗圃,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遮荫)促进无翼坡垒生长和发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确定7个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标等级的赋值和权重的确定,对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评价,计算得出该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93,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很好,科研和保护价值高;分析该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退缩到沟谷雨林霸王这个地方我在上初中时就得知了,它每次出现几乎都与海南长臂猿绑在了一起,因此霸王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但霸王的名气,可不仅都是长臂猿带来的。记得5年前,北师大的鸟类学研究生张劳蜜曾在电话里向我卖弄他在霸王岭采集的罕见角螳标本和一种奇特的壁虎的照片(现被定名为霸王岭睑虎)。我开始对这里  相似文献   

11.
霸王岭长臂猿栖息地植被恢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升华  杨世彬 《热带林业》2006,34(4):10-12,7
通过对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现状、猿食植物种类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东干线公路“生态走廊”的建设和低地森林(主要包括次生林、灌草丛和松林)植被恢复改造等为主要方式来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并初步拟定167种用于“生态走廊”和12种用于低地森林植被恢复的乡土树种。预期森林植被恢复后可为长臂猿生活区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森林环境,以期实现长臂猿栖息环境及其周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初步恢复和形成可以向顶级群落发展的热带雨林群落,为实现保护区总体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金钟藤的发生与分布进行了调查,掌握了金钟藤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的最新分布和危害现状,并提出了防除建议。结果表明:金钟藤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属于重度危害等级,需要加强对其发生的动态监测和采取有效的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管理机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从保护管理、科研管理、宣教管理、社区管理四个层面系统地探析了保护区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分析了保护区的管理机构独立性不足和级别不高、执法能力和管护能力不足、软硬件能力薄弱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制度建设和优化管理措施角度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坡垒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亦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大树稀少且幼树存在增补限制,亟待开展保护研究。为了解坡垒适生群落特征,通过在海南尖峰岭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分别设置7个20 m×20 m样地,分析两种生境类型下坡垒群落在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结果表明:1)坡垒适生群落共记录到木本植物294种,隶属75科168属,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比例大,樟科、壳斗科、茜草科和山矾科为坡垒适生群落的优势科;2)原始林和次生林坡垒适生群落均无明显优势种,但坡垒种群在次生林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相对较强;3)坡垒在原始林和次生林均表现为较宽的生态位,表明坡垒对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坡垒在原始林的生态位宽度较次生林大,其对原始林群落的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对资源的利用相对较充分。研究为揭示坡垒适生群落的结构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基础资料,对极小种群的恢复与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种源的坡垒种子、种苗为材料,对种子发芽、种苗生长、人工种植及其抚育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种子颗粒大、含水率高、饱满等,发芽率高,发芽势强,与树木园的种子相比差异显著;幼苗生长与人工种植方面,树木园种子培育的种苗生长更快,长势更好;适当遮阴、合理除草与施肥促进坡垒人工种植早日成林。  相似文献   

17.
杉木雷公藤混交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 a生杉木雷公藤混交林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雷公藤两者种间关系较为协调,无论是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都能够形成合理的层次分布,这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与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海南霸王岭1hm^2热带山地雨林的网格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对全林分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森林循环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的种群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生活型的树种在利用垂直和水平生态资源上是相对分离的,绝大部分的灌木或小乔木树种的水平生态位宽度较大,垂直生态位宽度较小,中、大乔木则正好相反,而那些低密度、稀有种的生态位宽度最小。随森林循环过程的进行,各树种在不同阶段斑块内出现的频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中占优势的乔灌木树种大都呈聚集分布的格局,个体数中等的树种大都呈均匀分布的格局,而那些个体数少的低密度种则大都呈随机分布的格局。随着森林循环过程的推进,每个树种所拥有的个体数和所占据的面积是逐渐减少的。森林循环不同阶段内的树种数随着个体数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总趋势,尤其是由单个体和双个体所对应的物种数较多,3个以上个体对应的树种数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不同斑块之间组成相似性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斑块动态的连续性,相邻阶段斑块之间的相似性大于不相邻阶段斑块。以森林循环阶段为基础计算的生态位宽度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大部分低密度的树种或只集中分布在森林循环的少数阶段斑块内的树种对不同阶段斑块的生态资源利用较少,而那些在森林循环的不同阶段都出现,且个体数或断面积中等的树种,对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斑块的生态资源利用较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8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结合森林二类调查数据,对海南省霸王岭天然林保护工程区进行景观分类和景观指数提取。通过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总体结构稳定,1998年到2006年森林面积增加了6454.2hm2。原始林破碎度降低,干扰减弱。次生林质量有所恢复,5949.86hm2的中度次生林转化为轻度次生林。橡胶林和未成林造林地大幅增加,荒地大幅减少,人工造林成效显著。但在次生林边缘地带仍然存在部分人工林侵蚀次生林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霸王岭林区是海南三大热带林区之一,季节性雨林及其垂直带类型保存较好,保护区建立以后做了大量有关自然保护的基础工作,成绩明显,急需认真总结经验,以期推动其它保护区的发展和有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简要地介绍了保护区的基本特点,探讨了如何开展有效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