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技术推广、咨询服务过程中,发现农村种公猪养殖户,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及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诸如:配种中公猪使用过度,运动不足,饲料营养不全等。轻者影响了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发挥,降低使用寿命,重者公猪易患繁殖障碍病。(一)公猪的合理利用种公猪的配种能力,精液品质的优劣和使用年限的长短,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取决于公猪的初配年龄和配种强度。1.公猪的初配年龄。后备种公猪参加配种的适宜年龄,一般应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体重来确定。本地培育品种一般为9~10月龄,体重在100千克左右。国外引进品种一般为10~12…  相似文献   

2.
种猪的繁殖     
1猪的初配年龄
  我国地方猪种的性成熟早,公猪一般在7~8月龄,体重达70~80千克重时开始配种。培育品种,如哈白、黑花猪,要在8~9月龄,体重达90千克时配种。对引进品种猪,如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等,在7~8月龄,体重达到100~110千克时方可配种。使用过早,影响公猪本身发育及配种效果;使用过晚,容易使公猪过肥,影响配种率,也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1科学地确定初配年龄公母兔达到性成熟后,虽然已能配种繁殖,但因身体各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未能达到体成熟,此时不能配种,若此时配种(称为过早配种)不仅会影响公母兔的生长发育,而且配种后受胎率低,产仔数少,仔兔初生体重小,成活率低;但也不能过晚配种,过晚配种会影响繁殖数量,并容易引起种兔本身肥胖,生殖机能降低。确定肉兔的初配年龄,主要根据体重和月龄来决定,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公母兔体重达到该品种标准体重的70%时,即已达到体成熟,就可开始配种繁殖。一般认为,小型品种初配年龄为4~5月龄,体重2.5~3kg;中型品种为5~6月龄,体重3.…  相似文献   

4.
1 初配年龄和体重 选择适宜的配种期,有利于提高公猪的利用价值.过早使用会影响种公猪本身的生长发育,缩短种用年限;过晚配种会引起公猪性欲减退,影响正常配种配种能力,且优秀公猪不能及时利用.适宜的初配期应以品种、体重和年龄来确定.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于国外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体重60千克以上;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以8~10月龄,体重90千克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5.
1后备母猪适时配,合理使用种公猪 母猪一般初配年龄不应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00kg,为保证产仔数,至第三次自然发情时,即可参加配种,否则母猪在第一情期未达到体成熟,生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配种月龄和体重多数达不到品种要求,不仅导致母猪头胎产仔数量少,还影响其终生的生产性能,因此要求后备母猪要适时配种。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猪场合理利用种公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地利用种公猪有助于延长种用年限,利用不当不仅缩短种用年限,也会增加种猪的培育成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种公猪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初配年龄和体重选择适宜的配种期,有利于提高公猪的利用价值,过早使用会影响种公猪本身的生长发育,缩短种用年限。过晚配种会引起公猪性欲减退,影响正常配种,甚至失去配种能力,且优秀公猪不能及时利用。适宜的初配期应以品种、体重和年龄来确定。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于国外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体重60千克以上。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以8~10月龄、体重90千克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7.
瘦肉型猪因其瘦肉多、肥肉少的特点,十分符合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要。因此,大力发展瘦肉型猪的养殖是现代养殖业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之一。1.种公猪的饲养。选择约克、长白等优良种公猪,使其保持不肥不瘦的体况。口粮要求“控能\增蛋白、适量青绿饲料”。公猪应单圈饲养,每天驱赶运动1~2次,行程1~2公里。公猪的初配年龄以10月龄以后、体重70公斤以上为宜。成年公猪每天配种1次。。2种母猪的饲养。母猪的初配年龄为外引品种10月龄后、体重90公斤以上;地方品种为7~8月龄、体重70公斤左右。个别发请迟缓的母猪可采用公猪诱导、乳房按摩或…  相似文献   

8.
<正>(一)掌握好适宜的初配年龄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公猪适宜的配种年龄和体重是:国内地方品种8~10月龄,体重60~90千克;国外引进品种  相似文献   

9.
选好、养好、用好种公猪对充分发挥其种用价值极为重要。1公猪的引入问题二元母猪场,必须有计划地引入新公猪,这是提高猪群质量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从6月龄挑选种公猪较为合适,另外,引种时应注意:1)要对其种猪场进行全面了解,包括过去疫情发生、免疫程序、疫情监测和饲养管理等情况。2)引进种公猪时要远离生产区,隔离观察3~6个月,发现无其他异常情况方可入生产区饲养。3)对引入数量较大的种公猪要请检疫部门进行检疫。2注意种公猪的初配年龄杜洛克等引入品种的公猪性成熟和开始配种时间均晚于地产种公猪,开始配种时必须在10月龄以上,体重…  相似文献   

10.
1种猪体重悬殊也可以配种 初配母猪与成年公猪体重相差悬殊,公母猪体重比可达2.5∶1,甚至更高。如果用良种公猪改良地方品种,公、母猪体重相差更大。在本交情况下,初配母猪常因为承受不了公猪体重而造成配种困难,许多情况下不得不推迟母猪配种年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农村中,公猪开始配种的年龄由于环境和饲养条件及猪种不同而相差很大。据东北、西北、中南、华南、华北9个省23个猪种的初步调查资料,公猪在3—4月龄已开始配种的有18个猪种(约占猪种的80%),在5—7月龄开始配种的有5个猪种(约占20%)。3—4月龄开始配种的公猪一般体重约为25—30公斤。如配种次数未加控  相似文献   

12.
种公猪如何科学饲养和合理利用,事关养猪业的成败和优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种公猪配种能力、精液品质的优劣和利用年限的长短,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取决于初配年龄和利用强度。现根据本人实践,就种公猪如何合理利用谈些看法。1公猪初配应多大年龄公猪性机能的发育分为初情  相似文献   

13.
1了解初配年龄由于品种和饲养管理方式的不同,母猪的性成熟和体成熟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因而初情期的初配年龄也各不相同。母猪达到体成熟后配种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所以了解饲养品种母猪的初配年龄相当重要。本地母猪一般5~6月龄,体重50~60kg时开始配种,引进品种及其二杂母猪8~9月龄,体重90~110kg开始配种,该标准为绝大多数母猪都能正常受孕的初配年龄。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饲养方式、营养配方、个体差异、气候等的不同,同一品种母猪初配年龄提前或推迟亦属正常,但此类情况所占比例甚小。2观察发情表现,掌…  相似文献   

14.
沈慧 《江西饲料》2014,(3):43-44
正1种公猪的合理使用1.1公母猪的比例实行本交的养猪场,公母猪比例可为1∶25~1∶40;人工授精的养猪场,公母猪比例可为1∶160~1∶200。比例定低些,可确保部分公猪有问题时,不影响正常的配种需要。1.2初配年龄与体重后备公猪过早过晚地使用都不好,本地公猪应在8~10月龄,体重60~70 kg时使用;外来品种在10~12月龄,90~120 kg体重时使用。初配时以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0%~70%。  相似文献   

15.
外种后备公猪通常4—5月龄开始性发育,这个时候有爬跨动作,但通常无成熟精子。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某些种猪配种能配上。但种猪的初配时间要求8~9月龄,体重达90—100kg,基本上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方可以使用。现就后备公猪的常规饲养管理技术作简要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提高母猪繁殖率过早配种,不仅产仔数少,而且影响小母猪本身的发育,倘若配种过迟,又会增加饲养管理费用。在正常情况下,母猪初配年龄一般地方品种7月龄左右,体重60~70千克以上;引进品种8~10月龄、体重90~120千克左右;培育品种和杂交品种在2者之间。母猪一般利用7~8胎次后即应更新。本地猪发情后宜晚配(发情持续期长),引进品  相似文献   

17.
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对提高养猪效益,发展生猪生产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怎样给母猪适时配种,供参考。一、猪什么时候开始配种合适猪初次配种的适宜时期,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决定,其中体重更为重要。在北方,培育品种及其杂种小母猪,以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00公斤开始配种为宜;本地猪种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公厅开始配种为宜;南方早熟猪种初配可适当提前。猪配种过早产仔少、泌乳差,也影响本身发育;配种过晚经济上不合算。二、发情母猪什么时候配种最适宜母猪发情一般为2~3天,本地猪种更长些。母猪发情后24~3…  相似文献   

18.
1 母羊发情与鉴定 1.1 初配年龄 一般母羊初配在体重达成年体重70%(成年母羊体重为60~75 kg,初配母羊体重应达42~52.5 kg),8月龄左右开始配种.种公羊最好在1.5岁、体重达60 kg以上时,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基础上,作为主力公羊参加配种或采精.  相似文献   

19.
后备公猪一般在5~8月龄开始发育,8~9月龄达性成熟。在7~8月龄时开始调教、初配。在生产中,为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一般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然而有许多公猪难以调训,特别是已本交过的公猪更难调教,有的体重达125 kg时仍无法采精利用,造成种猪资源的浪费和饲养成本的增加。广西钟山县种畜场近3年来调教杜洛克公猪2头,长白公猪13头,大白公猪6头。其中包括已本交的公猪3头。调教成功采精的公猪达100%。1调教要有耐心,反复训练初配公猪不愿接近假母猪,甚至害怕、绕过,而不爬跨。需要调教员耐心训练,避免强迫、抽打、恐吓公猪。让其接近假母猪,通过…  相似文献   

20.
周成治  胡莲 《猪业科学》2009,26(2):84-85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成绩的好坏,首先要选好种公猪,因"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对其后代的各种性能影响很大,所以应特别重视种公猪的选留、培育,和利用和饲养管理工作. 1 公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 首先要对作为种用的公猪进行正确的选择:应该在3~4月龄到初配进行前期选择,参加配种后进行后期选择,另外应从遗传系谱、体质外貌、配种成绩几方面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