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施用镁肥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镁是茶树营养的一种重要元素。国内外对土壤和茶树缺镁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并建议将镁肥同氮砱钾肥配合施用。前苏联研究认为土壤有效镁含量50~60ppm时,绝大多数情况需要施用镁肥,有效镁含量达到70~80ppm,每公顷施用200kg的镁肥可以增产。根据吴洵同志的资料,有73%的低丘红壤茶园缺镁,有效镁含量在40ppm以下。在缺镁的土壤上施镁肥显著地促进幼龄茶树生长,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茶树氮代谢。 本文想从茶树镁营养诊断,镁肥使用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2.
1979年以来,随着日本的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加,不结实的面积也有明显增长。不结实的原因证明是缺铜。缺铜的土壤有泥炭土,暗色土以及棕色森林土。由于提取有效铜以确定缺铜的方法不同,还不能规定出缺铜的临界值。本文报道了根据土壤和植株分析结果,鉴定小麦植株缺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作物当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时,都会产生缺素症。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数量差异也很大。即使缺同一营养元素,但不同作物的表现症状也极不相同。因此,营养诊断必须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时期、植株部位、土壤状况及环境条件等来进行。才能对作物的营养状况做恰当地判断,进而为合理施肥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根据国内外资料,对甜菜缺素植株表现、植株体内及土壤耕层各元素的临界指标及怎样合理施肥综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西班牙型花生进行了田间、温室和试验室试验,以研究下列关系:土壤基础B水平和缺B造成的种子隐伤;花生组织中B的浓度和临界值;土壤B水平对花生B的吸收和分配的影响;施B的有效时期;不同B源的有效性及B与Ca、K间的连应。在热水溶性B≤0.15ppm的土壤上,需要施加B肥,以消除和减少种子隐伤B的吸收总量、植株含B量、种子隐伤率与土壤有效B含量或B肥施用量间密切相关。在播后30天及60天幼嫩叶片组织的含B量低  相似文献   

5.
高效硅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11年和2013年2年在相对缺硅的土壤上进行水溶性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明确了水溶性高效硅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增产效果,初步确定水溶性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最佳经济施用量为6.9 kg/667 m2,水溶性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最高产量施用量为7.5 kg/667 m2,最高产量比对照增产6.6%。水溶性高效硅肥明显促进水稻对N、P的吸收和利用,使水稻植株氮磷含量明显上升。适量的高效硅肥明显增加株高、穗长和千粒重;提高颖花量,增加实粒数;提高分蘖率,增加有效穗。  相似文献   

6.
蜜露番木瓜(CV.Honeydew)分别种在锰、铜和钼元素完全的砂里面和种在 这三种元素缺乏的砂里,植株缺钼和缺钢症状的出现比缺锰症状早,由于缺素症所出现的生长受阻和制造的干物质减少的现象,缺锰的植株表现较不明显,而缺钼和缺铜的植株表现较明显.缺锰、缺铜和缺钼会减少这些元素在柏林组织中的含量和降低树体过氧化氢的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和核糖核酸酶的活性.缺钼和缺铜的植株磷酸酶活性受促进,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降低.除缺锰、缺铜和缺钼引起可溶性蛋白减少外,缺钼植株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也下降.  相似文献   

7.
要探求麦类作物的高产途径,合理施肥是一个重要措施。作物需肥的规律,是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作物需肥的指标是由土壤营养测定和植株营养诊断来决定的。现将国外有关麦类作物植株营养诊断的方法综述如下: 早在四十年代,小麦的化学组成分析已引起了重视。1940年,Miller氏连续四年于小麦每个生育时期采集植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土壤速效磷含量的丰歉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土壤缺磷或含磷量低的情况下,芝麻生长代谢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转化都会受到阻碍,致使植株矮小、开花结实少,种子产量和含油量都明显降低。根据我们在缺磷土壤上进行磷肥施用技术研究的结果,采用下述三种方法增施磷肥,具有普遍促进芝麻生育和提高单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水稻缺镁病症、发生条件、施用镁肥防治效果进行研究探讨 ,结果表明 ,蛟洋乡水田土壤缺镁程度依次为 :沙质田 >潮沙田 >黄泥田 >冷烂田 >青泥田 >乌泥田 ,缺镁稻田施用镁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镁肥施用以每 667m2 施硫酸镁 5~9kg为宜 ,镁肥品种以钙镁磷肥和硫酸镁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砂培和可控环境条件下诱导小麦缺钼,于6叶和旗叶期。给一半植株叶面喷施钼.钼处理植株生产种子休眠的时间显著长于缺钼植株生产种子。钼处理产生的种子硝酸盐和蛋白质含量也有提高。钼能成功地防止玉米收获前发芽。上述这些发现表明,钼似乎对缺钼土壤上生长小麦收获前穗发芽损失具有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南方丘陵红壤茶园的镁营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朱永兴  陈福兴 《茶叶科学》2000,20(2):95-100
根据当前国内外茶树镁营养的研究成果 ,结合笔者在湘南和杭州的试验研究 ,对丘陵红壤茶园土壤镁含量及存在形态、茶树中镁的营养状况、茶树缺镁症、茶园施用镁肥的效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并据此对丘陵红壤茶园镁肥施用技术和镁肥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砂培和可控环境条件下诱导小麦缺钼,于6叶和旗叶期,给一半植株叶面喷施钼。钼处理植株生产种子休眠的时间显著长于缺钼植株生产种子。钼处理产生的种子硝酸盐和蛋白质含量也有提高。钼能成功地防止玉米收获前发芽。上述这些发现表明,钼似乎对缺钼土壤上生长小麦收获前穗发芽损失具有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4,(6):73-77
选择湖南攸县2块典型Cd污染稻田,研究施用富含硅的碱性钾硅肥对杂交晚稻吸收Cd及其在植株体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硅肥可提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减少水稻对Cd的吸收和稻米对Cd的积累,阻控水稻植株体内的Cd向籽粒转运,降低Cd在糙米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和无机肥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肥和无机肥是2种不同的肥料,都可以提高植物和土壤的质量,但是效果不同。为探讨有机、无机肥对土壤、马铃薯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内薯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即:T1:不施肥(对照),T2:无机肥一次性施入(50 kg/667m~2),T3:无机肥(40 kg/667m~2)+追肥(10 kg/667m~2),T4:有机肥一次性施入(1 500 kg/667m~2),T5:有机肥(1 200 kg/667m~2)+追肥(300 kg/667m~2)。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均提高了土壤和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并极显著增加了块茎的产量。且无机肥和有机肥总量不变以基肥和追肥的形式施入要比一次性基肥施入效果更佳。整体表现为无机肥对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影响较大,而有机肥则对植株中氮磷钾含量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棕壤土花生养分丰缺及平衡施肥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植株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筛选相关性大的回归方程,总结出棕壤土花生氮磷外养分丰缺指标,花生“定产”公式,土壤养分换算系数,化肥当利利用率,单位产量荚果氮磷钾吸收量等花生平衡施肥参数。  相似文献   

16.
硅肥的作用     
硅肥在农作物营养上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施用硅肥,尤其是在喜硅酸植物(如水稻)上应用,效果更好,一般可增产6%一15%。硅肥的作用一是能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试验证明:根据地力情况,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硅肥,都比单施氮肥增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配施硅肥效果更为明显,不仅能抑制作物呼吸作用,还能防止因高氟而造成的作物徒长和倒伏。二是硅肥能改善作物的磷素营养条件,促进新陈代谢。当土壤缺速效磷时,施用硅肥可使土壤中固定的磷得到活化,变成可给态。如果土壤中磷素过…  相似文献   

17.
为指导荞麦—大豆轮作模式合理施肥,2018—2019年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采用“3414”肥料效应设计方案分析不同配比N、P、K肥对荞麦、大豆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P、K肥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荞麦产量,且P肥的作用大于K肥,而N肥的施用则不利于荞麦产量的提高。荞麦季施用肥料的后效亦能显著增加轮作大豆产量,其中K肥后效大于N肥,P肥后效最小。大豆收获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荞麦季低。各处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低于试验前的基础值,缺磷区、缺钾区、全肥区3个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仍高于试验前的基础值。因此,大豆季应根据实际需肥规律适当补充N、P、K肥,以提高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已有的田间试验结果,系统的提出了安乡县潴育型水稻土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分析比较了相对产量、相对吸收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关系,认为根据P、K养分相对吸收量划分土壤P、K丰缺指标更符合生产实际,并据此提出了基于潴育型水稻土的P、K丰缺指标.建立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N、P、K肥料效应模型,依据模型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下水稻的N肥推荐用量和不同土壤P、K丰缺等级的水稻P、K推荐施用量.  相似文献   

19.
小麦施用固体EM可以改善土壤供肥状况,协调植株生理代谢过程,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甘蔗是硅积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较多的硅。植蔗土壤硅有效性与土壤PH,三氧化二物含量密切相关。施用硅肥可增加甘蔗的产量和含糖量,提高甘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甘蔗的抗寒性和提高水份的经济利用。植蔗土壤和甘蔗植株硅的化学诊断,是甘蔗施用硅肥的主要依据,各种硅酸盐的废渣是目前主要的硅肥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