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辣椒叶水浸液的成分及其对辣椒苗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HPIE分析辣椒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物质,用对辣椒种子萌发影响最大的辣椒叶水浸液处理辣椒幼苗,分析其对辣椒苗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辣椒叶水浸液的主要成分为香草酸(75.7μg/g)和伞花内脂(29.8μg/g)。辣椒叶水浸液对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及POD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则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低浓度的水浸液提高了辣椒幼苗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2种抗氧化物酶活性,而高浓度却降低了其含量及抑制2种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苗为受体作物,采用培养钵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40、160 g/L)红小豆根系、茎、叶片、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根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小麦幼苗根长、侧根数及地下干重均表现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根际土壤、茎、叶片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红小豆根系、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在低浓度时,增强了小麦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红小豆叶片水浸提液在高浓度时,降低了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MDA含量,但小麦幼苗的SOD活性、POD活性显著增加.综合来看,红小豆不同组织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强弱顺序依次为叶>茎>土>根.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苗为受体作物,采用培养钵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40、160 g/L)红小豆根系、茎、叶片、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根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小麦幼苗根长、侧根数及地下干重均表现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根际土壤、茎、叶片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红小豆根系、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在低浓度时,增强了小麦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红小豆叶片水浸提液在高浓度时,降低了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MDA含量,但小麦幼苗的SOD活性、POD活性显著增加。综合来看,红小豆不同组织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强弱顺序依次为叶茎土根。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芦笋不同组织浸提液对辣椒的化感效应。[方法]以辣椒为侵体,通过测定芦笋不同部分水浸提液对辣椒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芦笋对辣椒的化感效应。[结果]芦笋地上部和地下部组织水浸提液对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高浓度芦笋地上部和地下部组织水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的生长及叶绿素含量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浸提液具有促进作用。芦笋不同组织部位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弱不同,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化感作用明显强于地下部分。[结论]该研究为选择芦笋的间作作物及其秸秆的再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镉对辣椒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镉(Cd2+)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低浓度Cd2+可少许促进辣椒根和苗生长,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以及根系活力提高,但促使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较高浓度Cd2+处理,作用相反.低浓度Cd2+对辣椒根系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促进作用,当Cd2+浓度增大,除POD活性继续增大外,SOD、CAT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溶液培养和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2+))处理对辣椒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Cd营养液培养辣椒幼苗,植株矮小,株高增长受抑制,苗鲜重减少。低浓度Cd~(2+)(50μmol·L~(-1))促进了植株生长而高浓度Cd~(2+)(100~400μmol·L~(-1))则抑制植株生长和根系长度。低浓度Cd~(2+)(50μmol·L~(-1))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高浓度Cd~(2+)(100~400μmol·L~(-1))使其降低。Cd~(2+)毒害使辣椒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SOD、CAT活性下降,POD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大蒜根系水浸液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番茄和辣椒为受体作物,采用室内培养皿测定和水培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大蒜根系水浸液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大蒜根系水浸液对番茄和辣椒的幼苗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大蒜与番茄、大蒜与辣椒共培养30 d后,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番茄和辣椒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光合速率及根系活力均有促进作用,其中辣椒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番茄和辣椒叶片中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番茄和辣椒的生长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对辣椒的促进作用大于番茄。  相似文献   

8.
熊勇  马卜功  杨青松  姜传亮  熊开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22-8225,8249
[目的]研究紫茎泽兰不同组织根、茎、叶水浸提取液对2种农作物玉米、水稻化感作用及对受试农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化感物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不同浓度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受试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影响,并检测受试农作物生理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变化。[结果]紫茎泽兰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受试玉米、水稻的发芽率和幼苗根长、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受试农作物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结论]紫茎泽兰不同组织水提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过程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茎的化感敏感效应大于根、叶,水提液抑制受试农作物光合效率,提高了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并降低了P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韦美玉  陈世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37-11938
[目的]研究紫茎泽兰叶片化感活性物质对2种辣椒幼苗POD、SOD活性及抗坏血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紫茎泽兰叶片水浸液对2种辣椒幼苗抗氧化系统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非酶自由基清除系统化感潜力。[结果]不同辣椒品种在同一浓度紫茎泽兰水浸液处理下的化感效应是不同的。随着水浸提液处理浓度提高,独山辣椒幼苗体内SOD活性先升后降。POD活性、抗坏血酸先降后升,最终MDA含量升高;福泉辣椒的POD活性随水浸提液浓度升高先升后降,SOD活性、抗坏血酸先降后升,最终MDA含量有所增高。[结论]随紫茎泽兰水浸提液浓度升高,抗坏血酸有所提高,可清除由化感胁迫诱导产生的氧自由基,以降低氧化造成细胞膜损伤的程度,增强抵抗化感的氧化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辣椒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以洛研5号、长虹362A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辣椒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剧,2个辣椒品种的幼苗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洛研5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大,有利于减少水分胁迫的伤害。[结论]洛研5号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佟丽华  姚彩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93-6395
[目的]研究NaCl和PEG等渗胁迫下玉米幼苗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用渗透势分别为-0.5、-0.6、-0.7、-0.8 Mpa的NaCl和PEG等渗溶液处理玉米幼苗,处理72 h后测定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生物量、株高、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等。[结果]随NaCl和PEG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生物量、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K含量逐渐降低,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逐渐增大;PEG处理的幼苗地上部Na^+含量随PE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地下部Na^+含量随PEG浓度的增加而降低;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生物量、株高均高于PEG胁迫。[结论]玉米对NaCl和PEG胁迫是2个不同的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以及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以绵阳26号二叶一心期的小麦幼苗为试材,采用10%的聚乙二醇6000对幼苗根部进行轻度干旱胁迫处理8d,并添加不同浓度(0.01,0.05and0.1mm/mol)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研究外源NO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0.05mm/molSNP能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但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及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干重,表明0.05mm/molSNP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植株生长。[结论]外源低浓度NO供体可以明显缓解干旱胁迫所造成的小麦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从而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源ZLI浸种对水稻生长的生理效应。[方法]以楚恢7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ZLI浸种对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及细胞膜渗透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外源ZLI浸种均可增加水稻种子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种子的电导率和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10-5g/L ZLI处理的效果最好。外源ZLI浸种后,种子电导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5g/L ZLI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0.06、0.59和0.65 g/L;ZLI处理浓度为10-5g/L时淀粉酶活力最大,比对照高38.5 mg/(min.g)。ZLI处理浓度为10-6g/L时淀粉酶活力最小,比对照低15.9 mg/(min.g)。[结论]外源ZLI浸种可以提高水稻的生理功能,以10-5g/L ZLI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谢苑  高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616-3618
[目的]研究白三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0(对照)、0.15、0.100、.05 g/ml的白三叶根茎、叶及根际土壤水浸液浸种,观察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不同部位的白三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的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叶水浸液>根茎水浸液>根际土壤水浸液。总体来看,白三叶的叶和根茎水浸液对高羊茅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根际土壤水浸液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各处理高羊茅幼苗的SOD活性总体趋势为:根际土壤水浸液>根茎水浸液>CK>叶水浸液。[结论]白三叶不同部位的水浸液对高羊茅的化感作用不同,且都具有一定的浓度趋势。  相似文献   

15.
Cr6+对皱叶留兰香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皱叶留兰香野生蔬菜生产中预报金属铬的污染及消除其毒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r6(+0、5、10、50和100mg/L)对野生蔬菜皱叶留兰香生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当Cr6+浓度>5mg/L时,皱叶留兰香株高、叶面积、产量及叶绿素a/b比值随着Cr6+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植株体内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随着Cr6+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SOD活性随Cr6+浓度增到50mg/L时上升,达到峰值后下降;POD活性随Cr6+浓度的增加而下降。SOD对铬引起氧化胁迫具有相应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在皱叶留兰香生长抗铬胁迫防止膜脂过氧化起着重要作用。[结论]野生蔬菜皱叶留兰香对浓度为10mg/L的Cr6+污染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浸种对苦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苦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烯效唑溶液对九江苦荞进行浸种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九江苦荞的苗高、茎分节数、叶面积和茎生长的影响。[结果]经烯效唑浸种后,九江苦荞的苗高极显著低于对照,且矮化程度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烯效唑能显著增加苦荞的茎分节数。烯效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九江苦荞的叶面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叶面积缩小率为19.68%~41.20%。烯效唑对九江苦荞茎的横向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茎粗增幅为21.44%~39.05%。[结论]综合考虑,用于对九江苦荞进行浸种处理的适宜烯效唑浓度为80 mg/L。  相似文献   

17.
杨列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481-8482,8485
[目的]为了解辣椒的耐铝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钙处理对同一浓度铝胁迫下辣椒植株生理特性的差异,解析在几种不等钙浓度状态下辣椒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和形态的改变.[结果]在200 μmol/L铝胁迫下,辣椒植株生长明显受到影响;加入不同浓度的钙,可有效地减轻铝对辣椒幼苗的胁迫,随钙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净光合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表现出递增式下降;辣椒植株的根长随钙浓度增加而增长.[结论]1 mmo/L钙离子对辣椒植株的铝胁迫缓解达到最佳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李松丽  龙华  石春梅  蔡小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42-16143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下辣椒(Capsicum annuum)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对试验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湘研20号辣椒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供试辣椒小苗株高增长越缓慢,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辣椒水分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a及La(POA)3对Cd损伤绿豆幼苗的生理生态效应。[方法]以绿豆幼苗为试材,研究了La及La(POA)3对镉胁迫绿豆幼苗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和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单一Cd(10 mg/L)胁迫下,绿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NR活性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5~30 mg/L的La及La(POA)3能明显促进绿豆幼苗生长,缓解Cd对绿豆幼苗的胁迫作用;高浓度(100 mg/L)La及La(POA)3对Cd污染的缓解作用都减弱;较低浓度(10、15、30 mg/L)的La(POA)3对Cd胁迫的缓解作用较La更明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La及La(POA)3对Cd污染的缓解作用均逐渐下降。[结论]低浓度的La及La(POA)3能缓解Cd对绿豆幼苗的胁迫,而高浓度时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蔚荣海  刘蓓  李羡宏  孙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0-14251,1425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三唑醇试剂处理玉米种子后幼苗的几项生理指标及生长效应。[方法]共设计6个不同浓度三唑醇处理,浓度分别为500、750、1000、1250、1500、1750mg/kg,另设不作任何处理的对照(CK)。于3叶1心时进行根系活力、根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于4叶1心时进行秧苗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三唑醇处理使玉米幼苗根POD活性、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等生理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幼苗生长良好健壮,其中以750、1000mg/kg处理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三唑醇在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