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潮汕地区引种红肉珍珠番石榴,该品种比现有的白肉珍珠番石榴表现好,表现为树势壮旺、粗生易管,成花易、产量高、风味好、品质佳、病虫害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市场前景好,是当前很有开发前景的水果品种之一。但夏季应季果品质差、价格低,成熟期遇高温高湿季节,易出现腐烂落果现象。针对此问题,文章通过对红肉珍珠番石榴实施秋冬季产期调控,避开了番石榴生产上的不利气候因素,又错开了番石榴的采摘高峰期,提高了果实品质,减少了病害,增加了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珍珠番石榴为试材,对冷藏(10℃)条件下自发气调包装番石榴的品质与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藏自发气调包装能减少番石榴果实水分散失,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果实衰老,有利于保持番石榴果实原有的风味品质和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冷藏28天后,自发气调包装的好果率高达100%,贮藏时间分别比密封套袋和对照(不套袋)延长了7天和14天.  相似文献   

3.
由于台湾珍珠番石榴一年四季均能开花结果,常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因此,近年来广西种植台湾珍珠番石榴的面积在不断扩大。作者在种植台湾珍珠番石榴的过程中采用果实双层套袋,并配合实施相关栽培技术,改善了台湾珍珠番石榴的品质,提高了单果重量,经济效益明显。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宁夏枸杞种子性状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枸杞种子为试材,对不同产地的宁夏枸杞种子和果实的性状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种子性状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宁夏枸杞果实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种子宽、种子长差异较大,而种子个数和种子重量的差异较小,种子重量与枸杞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6;种子长度与宽度均与果实的纵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和0.593。果实的单粒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65。说明宁夏枸杞种子的重量、种子的长度和宽度对果实的大小发育影响较大,而种子数量对枸杞果实大小发育影响不大,这可能与枸杞果实内种子个数差异不显著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菠萝‘无刺卡因’(Ananas comosus‘Smooth Cayenne’)为试材,对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的冬季果和夏季果的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月份采收的冬季果发育为快—慢不典型的单‘S’型规律,而7月份采收的夏季果发育为典型的单‘S’型规律(慢—快—慢),且夏季果比冬季果发育期短40 d。2月份采收的冬季果,成熟时己糖与蔗糖的比值为0.37,主要以积累蔗糖为主;而7月份采收的夏季果,成熟时己糖与蔗糖的比值为5.92,主要以积累己糖为主。不同产期菠萝果实蔗糖积累与蔗糖代谢酶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2月份采收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积累较多的蔗糖,主要与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酶的合成活性升高、转化酶活性降低有关;7月份采收的果实蔗糖积累较少,主要与转化酶活性的升高有关。表明不同产期的菠萝果实发育及糖代谢不同。  相似文献   

6.
番石榴在台湾又称那拔或拔仔,是台湾省重要的果树之一,鲜食或其加工制品果汁、果浆都受一般消费者的欢迎。近年,在科技人员辛勤努力下品种得到改良,栽培技术得到改进,产期调控技术得到普及,产品巳能周年采收应市。据台湾省农林厅的农业年报资料表明,专业栽培面积已有较大的扩大。番石榴的栽培面积已由1970年的2354公顷,发展到1980年的5058公顷,1987年的面积为5938公顷;番石榴产量也相应由36,222吨提高到117,457吨和118,064吨。近两年由于病虫害影响,栽培面积有所下降,但由于品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蔬菜》2013,1(5):21-22
植物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蒋励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3(6) 果实的发育与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品质、风味等都随着果实发育和成熟而变化,并受一系列果实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和调控.研究植物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对于今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拟南芥和番茄中果实发育与成熟相关基因的发掘与相互作用,以及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果实发育研究和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周峰 《北方园艺》2015,(2):175-178
果实是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机制可为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文章首先介绍了果实的命名、演化和多样性,并对果实形成过程中的雌蕊发育、受精过程、果实发育、果实成熟后干果的裂开和肉果的颜色等方面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植物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发育与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品质、风味等都随着果实发
育和成熟而变化,并受一系列果实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和调控。研究植物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对于今
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拟南芥和番茄中果实发育与成熟相关基因的发掘
与相互作用,以及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果实发育研究和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
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的影响,以玉露香梨为试材进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测定不同时期叶片和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能够提高玉露香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的N、Mg、Cu含量和果实的N、Mg、Cu、B含量,降低叶片和果实中的K、Fe、Mn含量,其中1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矿质元素含量的调控作用效果更好。生产中可以通过喷施外源褪黑素调控矿质营养在叶片和果实中的分配及含量,从而为提升梨果实的营养品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暑宝8号’是以‘M4’为母本、‘C17×F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大果型、红瓤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无籽性好,丰产性好。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109 d,果实发育期35 d;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06,果皮墨绿色,果表蜡粉浓厚,外形美观,果皮厚度1.4 cm,果皮韧,耐贮运;单瓜质量6.16 kg,667 m^2产量4105.4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6%,边部8.1%,果实剖面好,白色瘪籽少、小,口感脆甜爽口。适宜北京、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吉林、陕西等地区露地、保护地栽培。2012年5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核桃果实发育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实核桃"辽核1号"、"香玲"、"辽核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核桃品种在豫北平原地区果实发育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果实的纵径、横径和侧径发育在同一时期内均显现出相对快速增长的一致性。但品种间三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也表现出核桃果实三径发育动态相对一致的周期规律性,分为果实迅速膨大期和缓慢增长期2个生长发育周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果实膨大期,完成果实体积膨大的95%以上。6月中旬至9月上旬处于果实缓慢增长期,果实增大值仅占总体积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3.
晋抗5号是早熟西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母本为自交系99-02,父本为自交系Z83-1。植株长势强;全生育期约100d,果实发育期约28d;果实椭圆形,绿皮核桃纹;瓤色大红,质地脆沙,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1.2%;平均单果质量5.5kg,667m2产量4000kg以上;不裂果,耐运输,抗病抗逆性较强。适宜山西省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4.
台湾青枣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引种至北京进行大棚栽培的5个品种台湾青枣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各品种果实的生长发育类型均属于较为典型的"双S"型.台湾青枣果实生长发育可以分为4个时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第一次缓慢生长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及第二次缓慢生长期;各品种台湾青枣的果实纵径、横径的增长量在各生长发育时期差异显著.但总体看来,花后7、8周是各品种台湾青枣较为集中的果实膨大期,持续4~5周,此期间是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各品种果实生长动态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不同的果实性状.  相似文献   

15.
紫魅2号果桑新品种是从2009年收集的野生桑资源中筛选而来。该品种果实5月上旬至6月中旬成熟,果实长筒形,成熟果实紫黑色,风味酸甜适口,品质极上,汁色鲜紫,出汁率77.90%,有籽,可食率98.8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1.2%,还原糖含量为7.1%,总酸含量为3.6%,总氨基酸含量为15.4 g·kg-1,矢车菊色素含量为1.72 g·kg-1,维生素C含量为0.15 mg·g-1,该品种花芽分化容易,花芽率99.31%,坐果率92.8%,单芽果数4~8个,平均5.62个。该品种节间距短,米条结果数多。丰产稳产,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每666.7 m2产量2750 kg,是一个适合鲜食采摘的果桑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及周边省市桑树适生区栽植。  相似文献   

16.
以9a生红灯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为试材,对其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果肉及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甜樱桃果肉及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其果实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果实发育第Ⅰ速长期(盛花后5~15d),果肉中生长促进型激素(ZRS、IAA和GAS)含量均较高,进入硬核期(盛花后15~25d)均呈下降趋势,其中IAA和GAS均降到最低值,随果实的第Ⅱ次速长果肉中ZRS、IAA和GAS含量均迅速增加且分别出现最大值;与之相反,种子中ZRS、IAA和GAS含量在第Ⅰ、Ⅱ速长期较低,在硬核期含量最高,这与甜樱桃果实及种子的生长规律相吻合。果肉中ABA含量分别在盛花后5、15和35d出现高峰,与甜樱桃的落果(花)时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鸭梨果实内含物变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辛贺明  张喜焕 《果树学报》2003,20(3):233-235
试验测定了套袋和未套袋鸭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变化及IAA、GA3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含量。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和未套袋果实淀粉、糖、酸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果实整个发育时期,套袋果实糖和酸的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实,采收前糖的快速增长时期,套袋果晚于未套袋果。盛花后130d这段期间,套袋果淀粉含量低于未套袋果,采收时稍高于未套袋果。套袋果肉中IAA、GA3的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各阶段均低于未套袋果。  相似文献   

18.
西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倍体西瓜‘蜜枚’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期几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果实中激素含量与其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西瓜果实在授粉后2530 d时就已经基本达到成熟果实的大小。果实发育前期IAA与GA含量较高,之后均快速下降。IAA在后期出现一个峰值,而GA在发育后期含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ABA含量在西瓜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授粉后15 d和25 d;而ZR含量在西瓜整个生长发育期一直维持着较低水平,且变化不大,在授粉后25 d出现一个较小的峰值。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地调控着西瓜果实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金光杏梅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几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金光杏梅为材料,研究了果实生长发育期间Ca、Fe、Zn、Mn、Cu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5种矿质元素的总量均随果实的生长逐渐增加,而含量与果实和果核的生长发育有关,Fe、Mn、Cu的含量以幼果期为最高。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杏梅单果中5种矿质元素的增长速率均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提高较快,坐果后66-87d,Ca、Fe、Zn、Mn、Cu的累计增长速率分别为68.43%、74.76%、73.87%、80.01%、74.11%。  相似文献   

20.
在果实发育早期,ZT(玉米素)和IAA(生长素)两种生长促进激素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以后随果实发育都呈逐渐下降之势。在果实发育后期,果皮中ZT和IAA又逐渐上升,出现第二次峰值,与果实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有密切关系。ABA(脱落酸)在幼果发育早期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以后果皮中ABA含量逐渐下降,直到果实成熟未见回升;而种子内ABA在果实发育后期又连续升高,并在成熟前出现第二次峰值,对后期种子和果实的成熟有重要作用。设施栽培对果实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有重要影响,并且发现受影响较大的是那些在果实发育某一时期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或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内源激素。果实内源激素变化对设施栽培的反应与生长发育对设施栽培的反应表现出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