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亲鱼的优劣是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因此亲鱼的选择十分重要。江黄颡鱼亲鱼既可从人工繁养鱼苗养育而成,也可从自然江河中收集。在自然情况下,雌鱼背部呈黄绿色,腹部乳白色,个体相对较小;雄鱼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瘦长。亲鱼选择个体大、体质健壮、外观身体完整无损、活动能力强、体色呈黄褐色  相似文献   

2.
江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亦称瓦氏黄颡鱼,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鮠科、黄颡鱼属,是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淮河等淡水水系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因而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江黄颡鱼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鲜鱼虾肉、自制配合料为饵料,在室内和室外水泥池内进行黄颡鱼亲鱼培育;采用DOM、PG、LHRH-A2、HCG不同剂量组合进行人工催产;采用静水和微流水两种方法进行孵化。在孵化网箱内进行鱼苗培育。结果表明:黄颡鱼亲鱼喜食新鲜饵料,也易驯食配合饲料,室内和室外人工条件下均能获得成熟亲鱼;用DOM+HGG+LHRH-A2或PG+HCG+LHRH-A2的混合剂人工催产,微流水孵化效果较好,催产率为50%-1005,受精率为60%-90%,孵化率达70%-90%;小网箱培育鱼苗,成活率高,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称嘎牙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目前市场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产自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但由于酷捕滥捞、水质污染等原因,其资源量日趋下降,造成黄颡鱼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开始受到重视。但由于黄颡鱼苗种供应的严重不足,制约了黄颡鱼人工养殖的发展。为了解决黄颡鱼人工养殖的苗种问题,我们于2000年6月至7月,在肇东市合居乡新江村渔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雄性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黄颡鱼从闽江水域捕获 ,经过驯化养殖 ,培育成亲鱼。在每年的 5~ 7月生殖季节 ,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亲鱼注射LRH -A2 +DOM进行人工催产 ,并自然产卵受精。在水温 2 4~2 6℃条件下 ,激素效应时间为 3 0~ 3 6h .受精卵经 3 5~ 40h,仔鱼脱膜孵出。仔鱼经 2 5~ 3 0d培育成全长 2 5~ 3 2mm的鱼苗。此外 ,本文观察了江黄颡鱼的性腺的发育特点及繁殖习性 ,同时初步探讨了用温度诱导鱼苗雄性化的可能性。在水温 3 2± 1℃诱导条件下 ,鱼苗雄性率可达 78%。  相似文献   

6.
江黄颡鱼又名瓦氏黄颡鱼(Pseud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为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它广泛分布于长江干流及其附属水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养殖对象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酷渔滥捕和水质污染,江黄颡的自然资源量锐减。随着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发展,江黄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的规模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Rich)〗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其广布于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中。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可鲜活上市,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小型名、优鱼类,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水产工作者对黄颡鱼的生物学、人工繁养技术,大水面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1~7〗。笔者于2000~2001年在西洞庭祝丰办事处清水塘村鱼苗繁殖场对黄颡鱼进行了规模人工繁殖试验,催产亲鱼2批330组,共获1.5~2厘米的黄颡鱼约…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5~6月共计催产黄颡鱼3批,计重57kg,♀209尾,♂222尾,采用PG、LRH-A2、HCG、DOM中的2种或3种混和进行2次注射,水湿25~28℃,效应时间为15~20h,共计产黄颡鱼卵20.8万粒,经48~70h孵化出苗48 000尾,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离分别为30.4%、51.5%、44.5%,经过15~20d的培育,投喂水蚤和碎鱼肉浆培育成2~3cm的黄颡鱼鱼苗20 0  相似文献   

9.
宋长太 《内陆水产》2004,29(11):8-8
为了解决黄颡鱼苗种来源,我们依据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同一对鱼产卵受精要分几次进行和雄鱼在穴口护卵孵化等特殊习性,于2004年在承担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大规格优质河蟹与名贵鱼类混养技术推广”的项目过程中,采取半人工繁殖黄颡鱼鱼苗生产性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其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是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氧,适温范围0~38℃,杂食性,可食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发展黄颡鱼人工繁殖和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于2002年在省淡水良种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盐度对江黄颡鱼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平均体重为2.72g的江黄颡鱼鱼种作耐盐性试验,其96h半致死盐度(96hLC50)为12.00;直接将鱼种置于盐度为32的水体中,其平均成活时间(MST)、50%成活时问(ST50)分别为46.8min和49min。生长试验的结果表明,江黄颡鱼鱼种在盐度为0—7范围内可以安全生长,其生长和成活率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江黄颡鱼适宜生长水温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江黄颡鱼放在5组不同水温(20℃、23℃、26℃、29℃、32℃),体积为100 cm×40cm×50 cm的水族箱中饲养45 d,每组设三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在20~29℃下,鱼体的绝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大,但到32℃时增重率有所下降;江黄颡鱼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3~32℃,最适水温为29℃±1℃.  相似文献   

13.
江黄颡鱼瞬时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种水温条件下(12℃、20℃、28℃)测定江黄颡鱼(Pseudobagrus vachelli)幼鱼(6.5~8.6cm/p,3.953~8.407 g/p)的耗氧状况,据此计算出幼鱼的瞬时耗氧速率(V,mg/g.h)与溶氧量(DO,mg/L)及水温的相关关系。试验表明:江黄颡鱼耐低氧能力较强;其昏迷点、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增大,28℃时两者分别为0.3183、0.2750 mg/L;江黄颡鱼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延长、溶氧量的降低而降低,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  相似文献   

14.
江黄颡鱼瞬时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种水温条件下 ( 12℃、2 0℃、2 8℃ )测定江黄颡鱼 (Pseudobagrusvachelli)幼鱼 ( 6 .5~ 8.6cm/p ,3.953~ 8.4 0 7g/ p)的耗氧状况 ,据此计算出幼鱼的瞬时耗氧速率 (V ,mg/ g.h)与溶氧量 (DO ,mg/L)及水温的相关关系。试验表明 :江黄颡鱼耐低氧能力较强 ;其昏迷点、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增大 ,2 8℃时两者分别为 0 .3183、0 .2 750mg/L ;江黄颡鱼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延长、溶氧量的降低而降低 ,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  相似文献   

15.
真蛸人工繁殖初步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5年春、秋两季在福建省大成水产良种繁育试验中心开展了真蛸(Dctopus vulgaris)人工繁殖初步试验.引进本地海区真蛸亲体48头,获得受精卵216万粒,孵化出幼体139万头,在春季成功培育着底幼蛸121头.开口饵料配置试验表明,卤虫无节幼体、轮虫、桡足类可作为真蛸幼体的开口饵料,以卤虫无节幼体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赵鑫  黄凯  谢瑞涛  张盛  林岗 《水产养殖》2010,31(1):13-17
对江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育苗进行了试验。以PG(鲤鱼脑垂体激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催产药物进行混合催产,水温24~26℃,效应时间为20~24h,产卵率为90%以上。采用等渗液稀释磨碎的精巢进行人工授精,用塑料网片着卵板粘卵,在孵化池内孵化,平均孵化率为87%。研究结果表明:江黄颡鱼在广西的适宜催产季节为4月中旬至6月底,工厂化育苗的饵料可用丰年虫和适口虾料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采捕野生粗唇鮠成鱼,驯养培育半年,使之达到性成熟。采用鲤鱼脑垂体与释放激素类似物等混合催产剂,分两次注射。在27℃~28℃的水温下,其效应时间为15 h,催产率达90%。粗唇鮠卵具强粘性,人工授精时用任氏液适当稀释,用网板粘卵,在“蜂巢式”孵化槽内微流水孵化。采用以上技术,卵的受精率为71%,胚胎发育时间为50 h。初孵仔鱼有3 d左右的附着期,出膜4 d后开口,其开口饵料为小型枝角类。  相似文献   

18.
采捕野生粗唇鮠成鱼,驯养培育半年,使之达到性成熟。采用鲤鱼脑垂体与释放激素类似物等混合催产剂,分两次注射。在27℃~28℃的水温下,其效应时间为15h,催产率达90%。粗唇鮠卵具强粘性,人工授精时用任氏液适当稀释,用网板粘卵,在“蜂巢式”孵化槽内微流水孵化。采用以上技术,卵的受精率为71%,胚胎发育时间为50h。初孵仔鱼有3d左右的附着期,出膜4d后开口,其开口饵料为小型枝角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