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60头繁殖母驴开展了母驴情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试验,研究HCG对母驴受胎率的影响。对母驴群体分组,试验组人工输精后,马上肌肉注射不同剂量HCG,在输精18、35 d对试验组母驴进行孕检,并记录受胎的头数,计算受胎率。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母驴情期受胎率高于对照组未经HCG处理的母驴,而且随着经HCG处理的母驴使用剂量增加,试验母驴情期受胎率有所提高。本次试验通过数据比较得出,1 000 IU/头HCG试验组的受胎率达到40%,较未接受HCG处理的对照组母驴情期受胎率提高10%,提高了母驴繁殖率,为科技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营养缺乏是影响母驴乏情的主要原因,限制了母驴的生长发育,降低了繁殖率。本文主要通过加强母驴体质锻炼和增加日粮有效营养物质等措施对母驴生理性乏情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证明,适当添加母驴正常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增加日晒,加强运动,能有效降低母驴的乏情性繁殖障碍疾病,提高母驴配种率。1现阶段驴产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正母驴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驴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母驴人工输精受胎率必须做好以下措施:1做好母驴的发情鉴定1.1试情法将母驴臀部转向试情公驴的头部,观察母驴的表现,如果母驴接受公驴爬跨而不反抗,说明母驴已发情,可进行输精。1.2外部观察法发情母驴常表现精神不安,食欲减退,放牧时单独离群,嘶叫,喜欢接近公驴或公马,后肢叉开、拱腰、举尾、频频排尿,不时回头  相似文献   

4.
<正>繁殖母驴指从体成熟到壮龄有繁殖能力的母驴,它们一般兼有使役和繁殖双重任务,养好繁殖母驴的标志是:膘情中等,空怀母驴能按时发情,发情规律正常,配种容易受胎,胎儿发育正常不流产,产后泌乳力强。1母驴的饲养管理1.1母驴的重要性母驴繁殖生理初情期在12月龄;性  相似文献   

5.
<正>1)调整畜群结构,增加繁殖母驴的比例,要使繁殖母驴在畜群中的比例达到50%~70%。2)合理布局,建立驴的配种网站,推行人工授精,使尽可能多的母驴参加配种。3)增膘复壮,促使发情。草料不足,饲草单一,尤其是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饲养上造成母驴不发情的主要原因。为此,母驴配种前1个月要增加精料,延长母驴的采食时间,对膘情不好的母驴要减  相似文献   

6.
1961—1962年,我所在京郊房山县南尚乐公社驴騾繁殖场进行提高公馬配母驴受胎率的研究时曾对母驴繁殖生理及发情母驴滤泡发育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观察。茲将观察結果汇总如下。一、母驴及其飼养管理情况南尚乐公社驴騾繁殖場处于京西近山区,共有适繁殖母驴60余头,年龄3—10岁。該場母驴不参加使役,专用于繁殖驴騾,母驴終年放牧,每日放牧时间約6—8小时,因此有足够的运动量。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母驴卵泡发育、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优势卵泡直径在30~35 mm以及大于35 mm的母驴各30头,不同优势卵泡直径的母驴群体分别设置1个5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1 0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不接受hCG处理的对照组(n=10)。采用肌肉注射方法对各组母驴进行hCG处理。每隔24 h进行1次B超检查,观察各组母驴卵泡发育情况,测量卵泡直径;记录各组发生排卵的母驴数量,计算排卵率。对各组母驴进行人工输精,输精后第18天进行孕检,记录各组受胎母驴头数,计算各组受胎率。于hCG处理后0、24、48、72 h分别测定各组母驴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水平。[结果]2个群体母驴的卵泡直径随hCG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肌肉注射hCG的2个组在处理后24 h内均出现排卵,而对照组母驴没有排卵;优势卵泡直径不同的2个母驴群体,在hCG处理48 h后排卵母驴数和排卵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hCG处理后72 h,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 hCG处理组的排卵率达到100%。2个母驴群体中,接受hCG处理的母驴,受胎率均高于对照,并且随hCG剂量的增加,受胎率有所提高;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 hCG处理组的受胎率达到50%。2个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处理组在hCG处理后24 h的血清E2浓度均较0 h时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0~72 h内血清PROG浓度的总体提升幅度较大。[结论]hCG处理可提高母驴的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中E2和PROG水平,1 000 IU/头剂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公马配母驴(繁殖驴骡)的受胎率低,因此自1957—59,1961—62五年中进行了几次试验,探求提高受胎率的途径。在1957年试验中,用28匹母驴研究了“混精”授精及在母驴体内注射马血对受胎率的影响。在马驴“混精”中,驴精在加入马精以前先水浴加温至55℃,10分钟,再将精子磨碎。结果是用马精授精的14匹母驴,受胎率为28.6%;其余用“混合精液”受精的14匹母驴,受胎率为64.3%。在此同一试验中,也分析了注射马血对受胎率的影响。有14匹母驴从配种前45天开始,每周皮下注射属血20—40毫升,受胎率为42.9%;其余14匹母驴未注射马血,受胎率为50%。(在这两种处理的母驴中都包括有马、驴“混精”和马单精的母驴。)在母驴体内注射马血不但对提高受胎率并无影响,而且还产生不良作用,有一匹母驴因注射马血而死亡。 1958—59及1961—62四年的继续试验中,用精子已被杀死的驴精液加入马精液中“混精”授精母驴121匹次,其受胎率为52.7%,用马精液授精的母驴110匹次,共受胎率为27.3%。进一步藐明“混精”可以提高公马配母驴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掌握聊城地区母驴的繁育状况,该课题对聊城市内21家母驴场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聊城各县区母驴规划存栏总量为17331头,母驴实际存栏总量为11467头。繁殖母驴繁育情况为:发情率为81.20%~93.55%,受孕率为52.35%~89.00%,孕后流产率为4.46%~20.98%,出生驴驹死亡率为1.23%~16.02%等。结果显示:聊城地区繁殖母驴的发情率和受孕率偏低,孕后流产率和出生驴驹死亡率偏高。该结果为提高聊城地区繁殖母驴的发情率和受孕率,降低孕后流产率和出生驴驹死亡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繁殖母驴是指能正常繁殖后代的母驴,它们一般兼有使役和繁殖双重任务。养好繁殖母驴的标志是:膘情中等:空怀母驴能按时发情,发情规律正常,配种容易受胎;怀孕后胎儿发育正常,不流产:产后泌乳力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B超对母驴进行发情鉴定与妊娠诊断,能有效提高鉴定成熟卵泡的准确率、监测早期胚胎着床及发育情况,可以缩短母驴空怀期,提高母驴繁殖率。方法:选择发情期母驴,使用B超进行发情鉴定,确定合适配种时机;选择不同月龄妊娠母驴,应用B超检查,剔除假孕驴,对受孕驴进行怀孕保健。结果:经试用,兽用B超可以协助判定排卵时间,确定配种时机;快速筛查出配种未受孕的母驴,方便进行早期重点干预,提升驴场繁殖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结论:介绍B超在母驴查情与妊娠诊断技术,促进B超在驴场普及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据笔者五年来的观察了解,发现有的已经妊娠的母驴还会发情,据统计约占总妊母驴数的4~9%。这些妊后发情母驴极易与正常母驴相混淆,如若识别不清,再给其配种,往往会引起流产或使正在发育的胚胎死亡,有时还会引起子宫疾患,这样势必会延长繁殖周期、降低繁殖成  相似文献   

13.
《饲料工业》2017,(3):61-6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性别对生长德州改良驴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同质性较好的7~8月龄德州改良公母驴各20只,公母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驴按体重1.5%饲喂精料,粗饲料均为豆秸。试验期为240 d。每月称重、屠宰当天采集屠宰、脏器指数及生长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193 kg前公驴的日增重大于母驴,随后母驴大于公驴,全期母驴比公驴日增重高9.44%;母驴屠宰率显著高于公驴组(P<0.05);母驴组腹脂率、肝脂肪率、肾脂肪率和肺脂肪率极显著高于公驴组(P<0.01);母驴组出皮率显著低于公驴组(P<0.05);性别对肠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本试验条件下,母驴的育肥性能要远高于公驴。  相似文献   

14.
对60匹疆岳驴成年母驴和40匹新疆驴成年母驴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10匹疆岳驴(公母各半)和10匹新疆驴(公母各半)肉用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疆岳驴成年母驴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各项指标均高于新疆驴成年母驴,差异均极显著(P<0.01)。疆岳驴成年公驴和成年母驴屠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各项指标也均高于新疆驴成年公驴和成年母驴,差异均极显著(P<0.01)。疆岳驴杂交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磁化冲洗液洗浴母驴子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化冲洗液洗浴母驴子宫试验李玉凡(河北农技师院牧医系066600)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洗浴母驴子宫或向子宫内注入药剂是治子宫疾病、改善母驴生殖道环境,为受精怀*胎创造有利条件的有效方法。*笔者根据磁疗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用磁化与非磁*化冲洗液洗浴产后母驴...  相似文献   

16.
怀骡母驴妊娠毒血症是指怀骡母驴在妊娠后期由于营养失调和缺乏运动而引起脂肪代谢障碍,在临床上以酸中毒和酮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妊娠代谢病。此病是怀骡母驴特有一种疾病,多发生于怀骡母驴妊娠数天至1月左右,以1~3胎次母驴发病较多,在3~5月份多见。笔者于2007年5月份曾收治一例,现将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空怀母驴的管理配种开始前1~2个月提高饲养水平,喂给足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适当减轻使役强度;对过肥的母驴,应减少精饲料,增喂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加强运动,使母驴保持中等膘情.配种前1个月,应对空怀母驴进行检查,发现有生殖疾病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患子宫内膜炎母驴阴道病原,本试验从规模化养殖场采集5份患子宫内膜炎母驴病料作为患病组,以6份健康母驴样本作为健康组,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2个组阴道分泌物样本中的菌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患病组母驴阴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健康组;与健康组相比,患病组母驴阴道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未分类菌门(Unidentified bacteria)显著降低(P<0.05);在属的分类水平上,患病组母驴阴道中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母驴(P<0.05),链球菌属可能是母驴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在主成分分析上,患病组样本间的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大,而健康组样品间的微生物组成相似;功能预测上,患病组阴道内微生物的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和传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2个功能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说明阴道内含有大量相关功能的微生物发挥着作用。本试验为母驴子宫内膜炎的后续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产后首次配种时间、季节、年龄与配种次数对母驴产后情期受孕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017年产后母驴84头,跟踪其产驹日期、产后发情表现、卵泡发育、配种、孕检等数据直到配种结束,分析首次配种时间、配种季节、配种次数和年龄与母驴受孕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首次配种时间在产后21~30 d间的产后情期受孕率最大,为88.89%;春季产后情期受孕率最高,可达90.90%;产后配种次数为1次时的情期受孕率最高,为41.67%;年龄在2~4岁的母驴产后情期受孕率为86.21%,显著高于年龄在5~7岁的母驴的产后情期受孕率(69.23%)。说明随着母驴配种次数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产后情期受孕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以及驴皮、驴奶、驴血、驴骨等药用价值被广大市民认识并接受,然而毛驴养殖业却萎靡不振,根本原因是驴的繁殖率低、饲养周期长导致经济效益相对低。因此,提高母驴的受胎率,是肉驴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母驴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驴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通过研究,采取有力措施,人工输精配种母驴215头,受胎179头,受胎率达83.3%,较之前提高18.3%。现总结如下,供参考。1掌握母驴卵泡发育规律,做到适时输精母驴卵泡发育与马不同,卵泡成熟期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