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变形蹄是母猪比较常见的蹄病,主要表现在蹄部的形状和结构的改变,如因蹄变形所引起的长蹄、宽蹄、卷蹄、外蹉蹄等,因蹄系部的变化引起的卧系、起系等,因趾部的变化引起的内趾过小、独趾(马蹄样)、多趾和羊蹄样等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各地饲养奶牛头数的飞快增长,奶牛蹄变形的发生成为较为普遍的一个严重问题,致使相当数量的奶牛肉蹄变形严重而过早遭淘汰,其淘汰率之高已被确认为奶牛三大疾病(不孕症、蹄病、乳房炎)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现将奶牛削蹄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蹄是牛的重要支柱器官。其坚实的角质壳,具有保护知觉部和支持牛体重的作用。蹄病影响牛的使用年限、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蹄病的防治在养牛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各种导致蹄病发生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简要地分析其致病机理,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斑马在野生条件下,由于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保护机能,蹄角质的生长与磨灭是相适应的,而且这种生长与磨灭的新陈代谢过程,促进了蹄角质的正常生长与蹄的健康。但是,由于在人为条件下饲养,蹄角质的磨灭常失去其自然的平衡,致蹄角质长的很长,甚至变形,影响正常运动及观赏价值。我们于1991年5月,对1例两前肢严重延长蹄的斑马,用削蹄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矫正,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削蹄方法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长春市动植物园由日本引进的一匹5岁公斑马,体重约400千克。一年前发现两蹄长的较长,  相似文献   

5.
蹄变形常发生于奶牛,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又称变形蹄。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性提高,蹄变形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造成母猪跛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骨重建、软骨代谢和角质产生等过程发生紊乱有关。本小节主要讨论与角质生成有关的营养因素。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经常相互作用,必须保持平衡,因为日粮中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可能会扰乱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7.
8.
奶牛蹄部变形每年造成的淘汰、死亡给奶牛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修蹄可以矫正变形蹄,防止蹄变形程度加重,预防蹄病的发生,防止出现姿势异常,对发生的蹄病起到治疗作用,对增强奶牛运动和采食,提高奶产量有积极的作用。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比日粮,增加奶牛运动,春季、秋季定期修蹄,坚持蹄部药浴,可以大大减少蹄变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奶牛卷蹄的矫正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具有坚实的角质趾壳。因此,具有防护机械损伤和支持体重的功能。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全身营养代谢障碍、肢势不正、不定期合理修削蹄、槽位过低、遗传等因素会引起蹄变形,蹄变形又是引起其他肢蹄病的重要原因。出现严重变形的牛蹄,趾轴和姿势发生异常,运动障碍,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和运动,奶产量骤然下降,最后只好淘汰。随着养牛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奶牛变形蹄发病日趋严重。为此,于2000年3月5日至5月25日,我们对某国营奶牛场210头泌乳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210头泌乳牛中有程度…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奶牛数量的剧增,加上饲养的不规范、管理的不科学以及盲目追求高产等诸多原因,奶牛蹄病不断发生,有的地方奶牛蹄病成为主要的群发病之一,在奶牛死淘率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由此可见,饲养奶牛不仅要防治传染病、寄生虫病、产科病,还要注意防治包括蹄病在内的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蹄部的健康决定着奶牛的生产寿命,蹄患病的奶牛由于运动受阻和疼痛而经常卧床,造成采食量的减少,严重影响产奶量。由于蹄部有病无法爬跨和接受爬跨,使发情、排卵、受孕受到影响。所以,奶牛的蹄病给奶牛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汪毅  李禄 《中国奶牛》2006,(12):55-57
奶牛给我们带来了美食、健康和财富,但在中国还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牛饱受蹄病困扰,对于农场管理层而言,蹄病带来的淘汰率令人无可奈何。为了使奶牛在现有的生存环境中,生存的更好、更舒适,农场得到更高的回报,提倡奶牛肢蹄保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奶牛肢蹄的评测,选择与养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养奶牛的根本目标是追求高产长寿,母牛的肢蹄对维持高产长寿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奶牛肢蹄的重要性、肢蹄性状的测量、肢蹄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和选择重点,并介绍了蹄养护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兽医遗传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兽医遗传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先天性缺陷在临床上颇为多见,其原因有13%来自遗传。兽医遗传性疾病种类繁多,严重地影响畜群的素质和生产力。此外,遗传因素对许多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遗传病的诊断,是临床兽医师常面临的问题,其诊断原则与一般疾病诊断相同。但除沿用一般疾病的诊断方法外,还需辅以遗传学特殊的诊断手段。1临诊检查遗传病的诊断是从症状与体征人手。各类遗传病,无论是染色体病或是先天性疾病,都具有一系列的临床特征表现,有时这些共同症状与体征,表现为特征的症候群(SymPtonComPlex),往往依据这些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对包头市九原区散养牛户和某公司奶牛场共计754头奶牛的变形蹄及蹄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变形蹄牛较正常蹄形牛更易发生蹄病(P〈0.01),尤其产奶量高的牛更易发生变形蹄和蹄病(P〈0.01),且变形蹄占37.7%,变形蹄以延蹄为主。发生过蹄病的奶牛达39.84%,而且以多蹄并发为主。因蹄病淘汰的牛占总淘汰牛的19.4%,仅次于中毒病、代谢病的淘汰率。同时成年奶牛的变形蹄和蹄病发病率随胎次增高呈上升趋势,而且蹄病发生率与父系关系差异显著(P〈0.01)。奶牛发生变形蹄和蹄病后的产奶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18.
奶牛蹄变形及蹄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蹄变形和蹄病是影响奶业生产的重要疾病。为了阐明奶牛蹄变形与遗传的关系 ,对某奶牛场 2 0 0 0年出生乳牛中的 3 7头蹄变形患牛进行了系谱调查 ,结果表明蹄变形与父系遗传有着某种联系。为了阐明奶牛蹄叶炎及腐蹄病的发病规律 ,从泌乳量、胎次、月份等 3方面对1 3 7头发生相关蹄病的奶牛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相关蹄病在高产奶牛、炎热多雨季节和第 2~ 4胎母牛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
北京黑白花乳牛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1987年春、秋两季对北京某牛场的黑白花成年乳牛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K、Na、S、Ca、P、Mg、Mn、Mo、Cu、Zn、Fe、I、Se、Co、Cd、Cr、Ni、B、Al、Si、Ti、Ba、Ph、As、Hg)进行了测定,并对春、秋季正形蹄与变形蹄、正形蹄与病变蹄,以及春秋正形蹄、变形蹄之间做了对比,还测定了饲料地的土壤、水和饲料中25种元素的含量,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初步探讨了某牛场成乳牛中正形蹄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的含量,指出春秋两季正形蹄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的含量是有差异的,春季正形蹄与变形蹄相比各元素差异均不显著;秋季变形蹄含Mg量显著高于正形蹄,含Ca、Al、Cd和Ti量显著低于正形蹄;春季病变蹄含K、Fe、Mn、Cu、Mg、Al、Ti、Se、I、Pb、Hg量显著高于正形蹄。本文首次提出北京黑白花乳牛正形蹄蹄底角质中Ca、P比值,春季是5.822/1,秋季是6.253/1。此牛场乳牛饮水中Hg含量过高是环境污染的结果。本文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北京黑白花乳牛蹄角质与元素的关系提供了临床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