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市场看台     
《蔬菜》2007,(8)
未来香菇产业发展方向1.向高质量发展我国香菇产量逐年上升,占了世界香菇总产量的近八成。但出口的多是干香菇和保鲜等初加工产品,分级包装也跟不上,起点低,效益差,科技含量低,所得收入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市常年香菇栽培投料量4000t,年产香菇3700t左右,但在生产中,存在着生物转化率低、质量品质不高、花菇比例偏小等问题,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把食品的安全、营养、天然、健康放在了首位。因此,就要求我们在生产中要加强管理,依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产品,它对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经济和生态效益,对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菇是庆元县的传统产品和优势产业。为进一步提高庆元香菇国内外市场声誉、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庆元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庆元香菇”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的契机,在全县范围大力推广香菇标准化生产。2 0 0 3年,该县香菇标准化生产规模已达2 0 0 0万袋。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效益明显提高;香菇产量比原来提高1 5~2 0 % ;干菇价格每公斤比同类普通菇高5元左右。目前该县已有2 0多个行政村开展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受训菇农上千人,标准化香菇生产规模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争取达到4 0 0 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香菇生产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由公司集中生产菌棒,待发菌培养成功后分放给菇农管理出菇,并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和帮助菇农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促进了香菇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栽香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县地栽香菇生产面积减少,产量、质量及生产效益下降,现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北方香菇生产效益分析(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55033)袁金荣我国北方的香菇生产,主要是人工代用料栽培。栽培场所多数为改造旧房作菇房,或新建菇房,有的利用地下坑道或人防设施,但也开始建造半地下式塑料拱棚。香菇生产为熟料栽培,培养料要经过高温高压...  相似文献   

7.
香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如何保证高质量香菇菌棒供应是香菇菌棒培养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文献,总结生产经验基础上,结合赣北地区的气候特色总结出高质量培养香菇菌棒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香菇大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庆元县高度重视推广香菇标准化生产,即采取“公司 基地 农产”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统一原材料、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培育技术控制和烘干加工的原则组织标准化生产。目前该县已建成香菇标准化基地85个、完成标准化香菇生产总量200万段。通过香菇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香菇质量和香菇生产成活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我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产地逐渐向北推移,生产规模和年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这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市场供应、促使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2].但目前北方地区香菇栽培仍以秋栽为主,春季栽培很少,出菇时期主要集中于11月下旬至次年5月份,造成了旺季销售困难、淡季市场无菇的被动局面,并且菇房利用率低[1,3].为此我们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4,5],于2002年至2004年在临汾市蔬菜基地利用闲置的日光温室开展了代料反季节生产香菇(也叫春栽)栽培技术的研究,使生物学转化效率可达到120%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3~5.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供北方地区在发展香菇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袋料栽培是香菇生产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香菇消费量越来越大,栽培香菇的农户越来越多,种植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香菇生产已成为许多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香菇栽培毕竟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当一部分菇农对香菇生产认识水平仍很有限,栽培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准确把握香菇栽培的各项技术环节,对提高香菇生产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冷棚半熟料大墩式香菇栽培模式生产香菇,经过3个栽培周期(3年)的试验研究,与半熟料陆地香菇栽培模式和冷棚半熟料三柱联体香菇栽培模式进行比较,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时;②新模式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成品率高、转色早、出菇早的特点,生物学转化率在95%以上;③新模式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菇农容易掌握,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梁剑 《食药用菌》2023,(4):234-238
针对香菇产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增产不增效问题,提出发展精深加工,以解放食用菌、解放香菇的生产力;以香菇产业为原点,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带动和实现整个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真正实现香菇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分析食品产业现状及消费的发展趋势,提出“推菇向食”,通过发展“香菇+”战略拉长产业链,“香菇×”战略扩大产业空间,实现跨界延伸发展,是实现从香菇到香菇食品产业跨越的可行路径;倡导通过产品、品牌和渠道三重跨越和五个方面的集聚共创香菇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香菇生料栽培与熟料、半熟料栽培相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原料丰富、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是当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生产方式。 1 栽培季节与栽培场所 香菇生料栽培成功的关键是早春播种,适时早播及低温养菌。生料栽培香菇是最容易污染的开放式栽培,极易引起霉菌污染而造成栽培失败。  相似文献   

14.
郑为东  陈广健 《食用菌》1992,14(4):42-42
香菇营养丰富,味美香浓,是一种知名的营养食用菌,目前我国香菇产量居世界首位,在香菇加工过程中有约占整菇重35%的菇柄。如何综合利用菇柄,是一项很有开发价值的项目。据有关文献报道,香菇柄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经加工处理后可生产出与菇盖相同营养成分和风味的产品,如香菇肉松、香菇调味汤料、香菇饮料等。利用香菇柄和本色酱油经加工可生产出具有香菇成分和风味的酱油,不仅增添了酱油的新品种,而且为香菇柄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香菇出口生产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菇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包括优化产地生态环境栽培原材料把关,精选优良菌种,菌袋生产规范化,出菇科学管理,控制农药使用,产品标准化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辽西日光温室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产地逐渐向北推移。北方香菇营养丰富,香味独特适口性极强,已成为全球性的大众保健食品。充分发挥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势,发展日光温室优质香菇栽培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提高北方日光温室香菇栽培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鲜香菇农残超标问题是出菇期间误施农药所致,与覆土无关。不断创新覆土香菇制种、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覆土香菇的质量、产量和效益,确保覆土香菇产品的安全性。推广创新技术,特别是再次创新的微喷技术,严禁误施、乱施农药,覆土香菇产品其实是非常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辽东地区香菇生产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食用菌》2009,31(2):34-35
通过四个方面浅析了辽东地区香菇生产效益:首先香菇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市场,投资较少,见效快;其次香菇生物学效率高,投资风险较小,收益相对稳定;再次香菇可充分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工业发酵废料,利用这些材料栽培香菇,不仅可以得到理想的健康食品,同时还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最后香菇生产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可农户生产,可规模化生产,能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象湖镇农技站在引导农民群众发展地埋香菇生产的同时,积极探索香菇后作稻种植模式,经2006年以来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香菇-稻丰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真 《中国食用菌》1999,18(1):35-37
磐安香菇生产的规模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并带动了其它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开发利用,使食、药用菌的年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36%,30%以上的贫困农户进入了较富裕的行列。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抓住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中的系列服务,实行科技兴菇,做好科技服务,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的流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