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5年根据国家下达的“西北沙荒、黄土高原大面积造林技术”研究任务中,关于开展“延安地区飞播造林种草”试验研究的要求,我们在宜川县对油松进行了飞播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兄弟省应用 R—8复合忌食剂的效果,对川、豫、陕三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应用 R—8复合忌食剂拌油松种子飞(撒)播,防止鼠、鸟取食种子试验效果显著。说明该忌食剂不但适用于我国南方马尾松飞播造林,也适用于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油松的飞播造林。  相似文献   

3.
1958年飞播造林在延安市志丹、安塞、宝塔区进行试验,后由于种种原因试验中断.1976年,根据国家安排的"西北沙荒,黄土高原大面积造林技术研究"任务的要求,延安在中央和陕西有关单位协助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飞播造林试验,播区选择在吴旗县和宜川县进行二次试验并获得成功,从此拉开了延安区域的飞播造林序幕,在延安市生态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天保工程的启动给延安市飞播造林的进一步发挥注入了活力,近八年来延安市共完成飞播造林面积170多万亩,加快了延安市荒山绿化的步伐,为打造绿色延安、生态延安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飞机播种造林从1958年在榆林毛乌素沙地试播到1970年在秦巴山区的汉阴县首获成功,期间走过了漫长历程。70年代末,我省在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和秦巴山区进行较大面积飞播相继成功。飞播便成为全省的主要造林方式之一广泛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今年十月,林业部杨钟部长视察扶绥县光西林场,对郁郁葱葱的飞播林十分满意。他说,光西林场飞播林的成功是对飞播造林最有力的鉴定。林业部的几位专家对光西林场考察后,他们说,光西林场的飞播造林可以拿到全国飞播造林的“金牌”。光西林场是我区首次进行马尾松飞播造林试点第一个飞播区。早在一九六一年三  相似文献   

6.
渭北黄土高原包括渭南、铜川、延安、咸阳、宝鸡等5地市的北部和榆林地区的南部山区。这一地带,南部地形以土石山区为主,北部主要是以丘陵沟壑为主的黄土高原。年均气温5.9~13.3(℃。年降雨量南部600~700mm,北部350mm左右。 陕西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飞播造林要啃的硬骨头。由于这一地带属于北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土壤瘠薄,雨量分布不均,干旱指数高,加上北部白于山区植被稀少,飞播成苗风险大大高于全省其它地区。林业部门为了加快这一地段的绿化造林成果,提高飞播成林效果,在飞播造林中,重点推广了三项技术。一是在关中北部旱原区推广秋季播种技术,避  相似文献   

7.
谢保富 《云南林业》1999,20(3):16-17
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始于1956年3月4日(在广东省吴川县首次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1959年6月,四川省林业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的飞播造林获得首次成功,奠定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基础。云南飞播造林始于1960年8月。近40年来,我省开展过飞播造林的地州市有12个,县市82个。截至1998年,全省累计在883个播区内飞播,其飞播面积为268.2万hm2;通过采取"飞、封、补、管"等措施,飞播造林成效面积73.33万hm2,平均飞播造林成效率为4018%,其中80年代以前成效率为32.5%;1981~1990年,飞播造林平均成效率为47.85%;1991-19…  相似文献   

8.
<正> 全国飞播造林工作汇报会于1982年8月31日至9月9日在北京市昌平县举行。会议分南方、北方两片召开。出席会议的有22个省(区)市和林业部有关司、局,中国林科院及航空部门的代表,共42人。会议由林业部造林经营司主持,林业部副部长董志勇同志到会讲了话。会议期间,各省(区)市分别汇报了飞播情况,交流了技术经验;讨论并研究了今后飞播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如何管好用好飞播造林补助款;修改并落实了《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和1983年全国飞播造林任务。  相似文献   

9.
飞播造林播种质量,主要是指飞播时种子撒落地面的均匀程度。是继适地适树、适时播种后,一个关系飞播造林成效的重要问题。为提高飞播造林播种质量,我们近年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影响飞播造林播种质量的因素很多,在不同地形和采用不同机型时,作业飞机的飞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密云县飞播造林成效调查结果的分类统计,从地类、林分生长状况、经营类型、成效等级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密云县飞播造林的问题和经验,对飞播造林后的经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开展飞播造林事业30多年来,无论是在多雨的南方,还是在半干旱和干旱的北方,均以它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能深入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的显著优点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河南省的飞播实践证明,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飞播造林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增加森林后备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飞播造林是一项新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陕西飞播造林自1958年春首次在榆林沙区试播以来,经十多年试验和扩大试验,70年代在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榆林沙区相继成功。从1980年起,特别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对陕西吴旗县飞播沙打旺成功一文批示后,我省飞播造林步伐加快,每年以100~14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陕西省荒山  相似文献   

13.
GPS是我国近年来飞播造林应用的高新技术之一,它在多个省区经过数年林业部门和飞行部门的联合试验研究,已取得圆满成功,现已向全国推广应用。GPS导航技术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是我国飞播造林事业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它大大地增加了飞播造林的科技含量,使飞播造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充分验证了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论断,对推动我国飞播造林技术的进步和飞播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飞播造林的建设效益指飞播造林初期的投入和成林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包括飞播造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飞播造林的三大效益是飞播造林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也成为国内同行最为关切的一个问题。本文着重就陕西飞播造林的建设效益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1 陕西省飞播造林工作概述陕西飞播造林始于1958年,在经历了试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保证全省飞播造林的质量,对飞播造林进行科学化管理,今春,我们对有飞播造林任务地、县的飞播用种进行了质量检查。通过这次检查,我们认为飞播造林用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主要有:一、种子纯度低。今春我省飞播造林共调马尾松种子48925公斤。除自采马尾松种2500公斤纯度较高外,从外地调进的马尾松种子46425公斤普遍不纯,不同程度地混有黑松、侧柏或云南松种子,有部分种子甚至以黑松为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咸阳市1996—2005年飞播造林播区(以旬邑、淳化、礼泉为代表)开展飞播成效调查,并收集与飞播造林同期气象实况资料,对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气象因子,给出咸阳市飞播造林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学会飞播造林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1月3日至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我国飞播造林有26年的历史,但飞播造林学术会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林业、水保方面的科研、教学、生产方面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以及林业部、航空工业部、空军司令部、新闻出版等单位的代表共103名。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陶东岱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81篇。会议集中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我国飞播造林成就的评价。我国飞播造林是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事业。飞播地区由过去的个别省发展到22个省(区)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三十七年飞播造林主要成就与展望李愈善(陕西省飞机播种造林工作站,陕西西安710082)陕西省飞播造林自1958年春首次在榆林沙区试播以来,经十多年试验,70年代在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榆林沙区相继成功。从1980年起,特别是1993年邓小平同志在...  相似文献   

19.
河南是开展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飞播造林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本文在详实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河南省开展飞播造林的技术实践过程,论述了飞播造林成功的主要技术措施,指出了目前我省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飞播造林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林业科技》1989,(3):47-49
<正> 立地条件是进行飞播造林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多年来的飞播造林实践证明,改变飞播地的立地条件,正确地选择播区是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之一。笔者通过对栾川县飞播区采用成数抽样法进行成效调查所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飞播成效差异的简析,谈谈对播区选择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