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将乐县和海南省儋县17年越冬代三化螟蛾高峰期资料与有关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导出不同生态区将乐县越冬代三化螟蛾高峰"温度主导型"预测模型,海南的儋县则是"湿度主导型"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徐鞠晖 《植物保护》1997,23(2):19-21
根据1979~1993年的15a观测结果,组建了三化螟年发生量()与越冬代始蛾期(,以4月10日为零)的回归预测方程,即=6.442-0.201。该方程回测符合率达100%,1994~1996年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能够应用于测报工作。文中并分析了三化螟越冬代始蛾期与年发生量相关关系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每年2、3月份影响第1代三化螟蛾羽化峰期的有效积温值及第1代螟蛾峰期对2-5代螟蛾峰期的相互制约关系,组建崇左县各代三化螟蛾发生期预测模型,对全年各代三化螟蛾发生期实施一次长期预测,省工省时,统计验证31a资料各代蛾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率达83.9%-96.8%。  相似文献   

4.
江金 《植物保护》1965,3(2):79-79
适时春灌,淹死越冬螟虫。萧山县1964年春耕灌水在谷雨以前结束(比1963年提早五天),第一代螟蛾发生量比1963年减少86%。 乐清县1964年春耕灌水,在三化螟发螟始盛期(4月23日至24日)结束,越冬螟虫80%不能羽化。 冬季治虫,减少虫源。黄岩县1963年冬季结合积肥,全面掘毁草子留种田的稻根,使越冬三化螟由原来每亩634条减少到55条。1964年三化螟全年发蛾量比1963年减少90%。  相似文献   

5.
陶家义 《植物保护》1987,13(4):18-18
我县农村近年利用物候期测报农作主要害虫的发生,效果显著。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现举10例供参考: 1.小地老虎:(1)桃花一片红,土蚕发蛾到高峰;(2)满山遍野桃花开,土蚕幼虫钻出来。 2.三化螟:老兜蓖麻树开花,三化螟越冬代蛾始发。 3.二化螟:(1)蜜桔树开花,一代二化  相似文献   

6.
丁建华 《植物保护》1989,15(2):9-12
本文根据将乐县24年历史资料,在微电脑上选取了与越冬代二化螟蛾发生期关系密切的7个变量,采用二次二类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越冬代二化螟发生期的预报方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回代验试及对1988年实例预报,其理论值与实测值均吻合。判别预测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悬铃木是福建省将乐县主要行道绿化树种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管理粗放,导致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危害日趋严重。作者于1983—1984年在将乐县对悬铃木上大袋蛾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与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生活史及习性 此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上护囊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化蛹,5月上  相似文献   

8.
三代三化螟产卵部位的观察刘文娟,刘国华,徐优良,任寿美,王建富,孙继明(泰兴市植保植检站,225400)孙继生(泰兴市分界乡农技站)90年代以来,我市三化螟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害虫。因此,此虫测报是否准确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三代三化螟产卵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8个处理,对旱育中稻三化螟主害代(3代)进行了防效比较试验,得出杀虫单、抗虫灵、杀虫双是防治3代三化螟的理想药剂,成本低,相对防效分别为90.4%、81.7%,80.0%,必杀螟适宜在发蛾高峰期喷药,相对防效为81.3%。  相似文献   

10.
物侯预测法是害虫发生期预测法之一.自1977年以来,据本人对合山市苦楝树的始花期与第一代三化螟蛾高峰期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者之间的相隔天数(期距)有一定的相关性.现简报如下1 历年苦楝树始花期与第一代三化螟蛾高峰期观察记录实况.如表12 按候计算期距天数  相似文献   

11.
三化螟种群数量消长原因及防治对策咸宁地区植保站(437000)余学宏三化螟是湖北省水稻上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4代,以3、4代为主害代,其危害损失轻则5%左右,重则20%以上。湖北省稻区三化螟种群数量变动,经历了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的过程,但近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福建省云霄县2004—2013年水稻三化螟发生动态及其为害情况。结果表明,三化螟灯下诱集数量、田间残虫量及发生为害程度总体属轻发生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晚稻收割后冬种生产大面积开发,恶化了三化螟赖以生存发育繁衍的越冬场所,成为三化螟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光周反应的感应虫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2年作者根据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的光周期反应和溫度对其作用的研究初步指出:在南京地区三化螟有明显的光周期反应,其光周期反应特点属于长日照类型。秋季光周期逐漸縮短,是影响第三代三化螟产生滞育、进入越冬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分析三化螟滞育物候的发生条件,又在1963年继續研究了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光周反应的感应虫期,茲将实驗結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连续4年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越冬后存活及发育情况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幼虫越冬死亡率在45%~65%之间;白僵菌Beauvaria bassiana、寄蝇和茧蜂是导致亚洲玉米螟幼虫越冬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和天敌种类,3类生物致死因子的综合控制力为22.50%~34.11%;3种生物致死因子年度间组成比例变异较大,存在互补和竞争效应,越冬后发生时期不同,白僵菌主要发生于发蛾高峰期前,茧蜂羽化期在发蛾高峰期后,寄蝇羽化期晚于白僵菌而早于茧蜂,白僵菌有越冬后再次侵染越冬代幼虫的条件;亚洲玉米螟室温下羽化期为18 d左右,雄蛾羽化和结束时间早于雌蛾,雌雄性比年度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舟蛾赤眼蜂自然越冬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坤发  杨瑞祥 《昆虫天敌》1998,20(3):106-111
舟蛾赤眼蜂在淮北地区自然界能安全越冬。该蜂每年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寄生柳毒蛾卵,卵粒寄生率为38.17%,以预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羽化率达97.23%。越冬代历期178 ̄182天。其越冬前的寄主是杨扇舟蛾卵、栎枯叶蛾卵和盗毒蛾卵,越冬后的最初寄主是栎枯叶蛾卵、柳天蛾(即蓝目天蛾)卵、杨二尾舟蛾卵、小杨天社蛾卵和双尾天社蛾卵。在其越冬前后转主期,野外适时人工补充寄主卵,可相应增加其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根据实地饲养和利用有效积温(张孝羲,1979)推算,小地老虎发生代数,在湘西凤凰为4.3代,湘东长沙为5代,湘南郴州为5.4代。种群的季节消长型为斜坡型,如据常德1977~1984年8年黑光灯诱蛾资料,3,4(越冬代)、6(1代)、7(2代)、8(3代)及9~10(4代)月各月蛾峰日蛾量常年平均值分别为75.3、81.1、101.5、4.0、7.3及7.6头,故以越冬代蛾量最多,共156.4头。越冬代蛾常年有2个明显蛾峰,分别在3月中旬(少数年份在3月下旬)及4月上旬(少数年份在3月底)。湖南每年种植烟草100  相似文献   

17.
简析三化螟灾变规律及其综合治理对策陈玉托杨永雄(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广州510500)三化螟是我省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年发生4代,南部地区发生5代,以一、三代为害早、晚稻苗期和二、四、五代为害早、晚稻孕穗至灌浆期为主。苗期受害造成水稻枯心苗,中期...  相似文献   

18.
应用辐射不育技术田间防治野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剂量为250Gy的^6^0γ射线辐照处理野蚕蛹,可使野蚕雌蛾达到全部绝育,雄蛾当代呈亚不育状态,其F1代的雌雄蛾则表现为全不育。在田间释放经不育处理的野蚕蛹,应选择在桑树夏伐后的第一代幼虫开始全面化蛹时,连续释放至第二代幼虫全面化蛹为止。按不育虫与生虫之比为20:1的比例连续分批释放,释放区第二代的防治效果可达77.21%,第三代(越冬代)达82.35%,成功地抑制了田间野蚕自然种群的增长,可挽  相似文献   

19.
江西稻螟的历史演变及今后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稻螟种群经历了三个明显的演变阶段,即:(1)由以二化螟为主演变成以三比螟为主;(2)由三化螟为主演变成南部稻区以三化螟为主,中、北部稻区以二化螟为主;(3)二化螟基本稳定,三化螟明显回升。第一次演变的主导因素是水稻栽培制度的变革和矮秆品种的推广,第二次演变主要是水稻品种的更替所致,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1990年以来三化螟明显回升的主要原因是越冬有效虫源田面积扩大,桥梁田面积增加,杂交早稻的推广以及防治因素。今后水稻螟虫的防治对策:(1)抓住螟虫越冬薄弱环节,搞好冬季治虫;(2)全面推行秧田打送嫁药;(3)调整药剂防治策略,重点抓好各代防治对象田的防治;(4)搞好田间调查,准确预报防治适期;(5)改进防治技术。一是要选择药效期较长、有内吸传导作用的药剂,并不断试验筛选和推广新型药剂。二是要提高施药质量。三是根据螟虫发生轻重和农药药效期的长短,确定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20.
三化螟是我县主要害虫之一。据1976年—1986近十一年的统计,我县受病虫鼠害所造成损失的稻谷为111.5万担,其中三化螟造成的损失20.3万担,占总损失的18.2%。抓好三化螟第一代的防治,就能更主动更有效地预防全年各代的为害。研究早春四旬气候对第一代三化螟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影响,为今后测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着现实意义.一、十一年(76—86)的历史资料及其分析: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早春四旬的气温和降雨量是直接影响第一代三化螟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至关因子。从统计表1初步可以看出早春四旬温度高,三化螟发育进度加快,发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