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指导思想及组织机构: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恢复森林植被和减少水土流失为宗旨,以退耕还林为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真抓实干,确保落实。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退耕还林工作任务,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组织机构。为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的组织管理,严格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各级应认真组织成立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组长由各级…  相似文献   

2.
乌拉特中旗退耕还林工程从2000年试点旗县开始,三年间累计安排退耕还林任务46.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3.2万亩。累计得到上级退耕还林钱粮等补助折款为4390万元,通过三年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为当地农民脱贫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为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的高度,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认真搞好退耕还林是云南会泽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饶峰镇党委政府抢抓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各项方针政策,以保护生态环境、建秀美山川为目标,在全镇19个行政村展开高标准退耕还林工程,1999~2006年,全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768.9亩,荒山造林9000余亩,经过逐年补植补造,加之精心管护抚育,退耕还林成活率达95%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头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67%提高到83%.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基本目标之一。退耕还林则是治理与建设西部生态环境的重头戏。因此,对退耕还林工作国家采取了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战略。自2000年在试点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西部地区已掀起了一股退耕还林的热潮。但作为西部大开发中一大系统工程,退耕还林并不是简单的一退一还,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状况,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以来,巴彦淖尔市按照国家、自治区的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工程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为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利国利民工程。如何使退耕还林工程稳步顺利实施,切实为退耕还林工程保驾护航,正确认识和解决退耕还林中出现的治安问题,是当前森林公安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新的挑战。一、容易引发的治安问题1.在炼山整地过程中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实施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一般需要炼山整地。由于山高坡陡,风向不定,极易造成森林火灾。同时,全省退耕还林任务大,而部分农户安全用火意识差,火源管理不严;炼山整地一般都在秋冬季进行,气候干燥,森林火险等…  相似文献   

8.
1999年以来,镇安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响应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认真贯彻朱镕基同志“退耕还林”十六字方针,立足县情实际.实施生态立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为从根本上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6.2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2.9万  相似文献   

9.
《新疆林业》2002,(5):14-16
两年多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认真开展了退耕还林的试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得力,退耕还林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经验。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退耕还林的决策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深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对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指导,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对确保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本人长期在基层工作中的观察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惠农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取得的经验、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今后退耕还林工作提供更科学的工作方法,以达到巩固退耕还林生态政策实施的效果。一、退耕还林建设情况退耕还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综合性生态工程。自2005年在我区试点实施以来,我区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加强管护,确保了退耕还林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据统计,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区1  相似文献   

11.
两年多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认真开展了退耕还林的试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得力,退耕还林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经验。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退耕还林的决策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深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对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指导,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对确保退耕还…  相似文献   

12.
两年多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认真开展了退耕还林的试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得力,退耕还林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经验。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退耕还林的决策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深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对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指导,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对确保退…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退耕还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我区从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工程试点,至2006年,国家累计下达我区退耕还林任务1139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7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18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为了了解和掌握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自治区林业局于2006年7月起对全区2000年  相似文献   

14.
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本上治理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为了认真做好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绿色工程,仅就西宁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谈点见解。 一、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大意义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赤峰市的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2002年全面铺开。工程实施以来,全市12个旗县区,217个乡镇苏木,53个国有场圃,约43.69万户受益,水土流失耕地、耕作不便的耕地和沙化退化严重的耕地得以退耕还林。截止2005年底,全市已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571万亩,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使全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通过多树种混交造林,使全市的树种结构得到调整,林木的分布逐渐趋于合理,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 ,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并提出了在西部地区通过采取“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措施 ,大面积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 ,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宏伟计划 ,使退耕还林还草成为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任务。新疆作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示范区域之一 ,经过 2 0 0 0年 7个试点示范县 1年的实践 ,我区退耕还林工作中暴露了不少问题 ,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 ,具体表现在 :1 对退耕还林选点缺乏科学论证 目前…  相似文献   

17.
自2002年以来,按照中央提出的“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退耕还林指导思想,河南省西峡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趋向良性循环5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21.81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7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1.6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增加了15.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9个百分点,局部遏制了水土流失,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经监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县年降雨量增加90毫米,且分…  相似文献   

18.
镇安县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稳步实施,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先后被国家授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板栗之乡”等荣誉称号。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计退耕还林40.6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6.94万亩,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为此,全省各地要结合当地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抓住春季造林的大好时机,在补造、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完成2009年5.33多万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  相似文献   

20.
周燕华 《热带林业》2003,31(1):8-11
在刚刚闭幕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 ,省委、省政府将退耕还林作为加强我省农业基础建设的七大工程的首要工程 ,向全省发起了“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以浆纸原料林和‘三边防护林工程’建设为重点 ,改善生态环境 ,调整农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的号召。2002年国家下达给我省退耕还林计划20万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至2003年验收结果统计 ,2002年完成任务185419亩 ,其中退耕地造林92344亩 ,荒山造林93075亩 ,基本完成了该年度的退耕还林任务。各市县通过实施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 ,加深了对国家有关退耕还林政策的理解 ,积累了经验 ,为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