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西南地区夏季热应激对肉兔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8只健康肉兔,分别测定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期兔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测定试验肉兔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热应激期试验肉兔的直肠温度、耳根温度、尾根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极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1),颈部温度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2)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肉兔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甲状腺素(T_4)含量在第30天显著降低(P0.05),皮质醇(COR)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第1天升高而后逐渐恢复正常(P0.05)。这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诱发了肉兔的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肉兔表现为直肠温度、耳根温度、颈部温度、尾根温度及呼吸频率升高,内分泌系统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品系)肉牛的耐热性,试验根据体况、月龄相近的原则分别选择红安格斯牛、抗旱王牛及红抗杂交牛(红安格斯牛×抗旱王牛F1)母牛各12头,在热应激及非热应激状态下测定直肠温度、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采集血样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期试验牛只处于轻度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之间,红安格斯牛、抗旱王牛及红抗杂交牛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红安格斯牛呼吸频率显著高于抗旱王牛(P0.05);红抗杂交牛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红安格斯牛(P0.05);抗旱王牛T4含量显著高于红抗杂交牛(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红安格斯牛、抗旱王牛及红抗杂交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轻度热应激条件下红抗杂交牛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择体况相近、身体健康的2个品种牛(科尔沁肉牛、科尔沁牛)各20头,分别在热应激期和非热应激期进行免疫指标比较,探讨热应激对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血清中IL-1、IL-4、IL-6的水平显著高于科尔沁牛,IL-2、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科尔沁牛,IgG水平显著低于科尔沁牛;科尔沁肉牛的直肠温度显著低于科尔沁牛,呼吸频率没有显著差异。在非热应激期2个品种牛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但IL-1、IL-2、IL-4、IL-6、TNF-α的水平较热应激期普遍偏高,呼吸频率较热应激期明显减慢,直肠温度显著降低。综上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比科尔沁牛的免疫功能更强,耐热应激能力强于科尔沁牛,更能适应高热环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中药复合添加剂对肉牛的抗热应激效果,测定了中药复合添加剂对肉牛体温、呼吸频率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喂第1d、10d,各检测指标在相同时间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饲喂第20d、30d,与相同时间的A组比较,肉牛体温在第30d的B组、C组,第20d、30d的D组显著下降(p<0.05);呼吸频率在第30d的B组,第20d、30d的C组、D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T3含量仅在第20d各试验组显著升高;T4含量在第30d C组,第20d、30d D组升高显著(P<0.05)。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均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应激下肉牛体温、呼吸频率,升高血清中T3、T4含量,但以中药中添加3g GABA的D组效果最好,具有显著的缓解肉牛热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牛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的影响并探讨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机能影响的机理。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其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且以上指标均与THI有较强的正相关性(P<0.05);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奶牛热应激时,随着THI的升高,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显著升高,且处于同一环境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犬热应激时的生理生化状态,并探讨以生理生化指标作为衡量犬热应激程度的可行性,分别在14、18、28、35℃测量了拉布拉多犬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犬在14℃、18℃体内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在28℃、35℃时处于热应激状态;与正常水平比较,犬在热应激时呼吸频率显著加快、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显著升高,呼吸、COR值升高与温度、温湿指数(THI)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直肠温度、ACTH未发生显著变化;血清中的主要酶类中ALT、ASP、CK、LDH在急性热应激时显著升高,然后恢复至正常水平,GLU、ALP未发生显著变化。证明在犬热应激研究中,气温、THI、COR、呼吸频率可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体温及血液中ACTH、GLU、ALP含量与犬热应激程度不相关;ALT、ASP、CK、LDH在不同动物热应激中的变化规律不一致,能否作为犬热应激程度的指示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热应激对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我。本试验选择年龄、体况相近的红红本[红安格斯牛×(红安格斯牛×川南山地牛)]、红西本[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川南山地牛)]、西西本[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川南山地牛)]和西红本[西门塔尔牛×(红安格斯牛×川南山地牛)]4个杂交组合肉牛,在夏季热应激条件下测定其直肠温度、脉搏、呼吸频率,并采集血样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4个杂交组合肉牛的直肠温度和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红西本肉牛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西西本肉牛(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红西本肉牛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西西本、西红本肉牛(P0.01),肌酸激酶活性显著高于西红本肉牛(P0.05);红西本肉牛血清中的T_3含量显著低于西西本、西红本肉牛(P0.05),红细胞钾含量与西红本肉牛差异显著(P0.05),血清K~+、Cl~-、Ca~(2+)含量在4个杂交组合肉牛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含量在4个杂交组合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红西本肉牛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肉牛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9头8月龄体重(210±20)kg的健康锦江黄牛,分别测定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期牛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测定试验牛血清中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热应激期试验牛的呼吸频率和腹泻率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在热应激期第1阶段,试验牛的直肠温度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渐恢复正常;2)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肉牛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降低(P<0.05),甲状腺素(T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皮质醇(COR)含量在第20天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渐恢复正常;葡萄糖(GLU)含量在第60天降低了41.55%(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在第40天明显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这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诱发了锦江黄牛的热应激反应,热应激牛表现为直肠温度升高,内分泌系统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但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试验牛直肠温度、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四川省甘孜地区夏季热应激对伊拉兔所造成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健康成年伊拉兔母兔6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伊拉兔所处环境的温显度指数(THI)范围为25.97~30.45℃,对照组伊拉兔处于甘孜地区自然气候下,THI为22.75~25.67℃。试验为期15 d,期间每天记录每只伊拉兔的心率、呼吸频率及直肠温度等数据。结果发现:试验组伊拉兔处于中等热应激状态,对照组处于无热应激状态。试验组伊拉兔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热应激对伊拉兔的呼吸频率、心率、直肠温度等生理指标有直接影响,且热应激指数越大,影响越严重。本试验结果为今后甘孜地区夏季合理预防家兔热应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热应激对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身体健康的母牛各20头,分别在热应激(夏季)和非应激(春季)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含量差异显著高于科尔沁牛(P<0.05),T-AOC含量有比科尔沁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极显著低于科尔沁牛(P<0.01);在非应激期间科尔沁肉牛和科尔沁牛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下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T-AOC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降低(P<0.01),科尔沁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升高(P<0.01),科尔沁肉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显著升高(P<0.05)。生理指标中热应激期间科尔沁牛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科尔沁肉牛(P<0.05),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比科尔沁牛的抗氧化能力更强,耐热应激能力强于科尔沁牛,更能较好地适应高热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慢性热应激对昭乌达牛血清酶活性、免疫功能及热休克蛋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日龄和体况相近、体质健康的昭乌达牛24头,根据当地牧场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将试验期划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于各试验期最后一天清晨进行颈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酶活性、免疫指标及热休克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慢性热应激对西门塔尔肉牛生理指标和血清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慢性热应激状态下,昭乌达牛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热应激对昭乌达牛免疫功能和热休克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在慢性热应激状态下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和脂多糖(LPS)浓度均极显著提高(P<0.01);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含量显著提高(P<...  相似文献   

12.
中度热应激对荷斯坦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测定了中国荷斯坦牛分别在中度热应激、无热应激状态下的23个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中度热应激(THI=82.06)状态下,试验牛血液的总蛋白(TP)含量、红细胞数(RBC)、平均血红蛋白(MCH)含量、红细胞压积(HCT)与无热应激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肌酐(CRE)含量、胆固醇(CHO)含量、淀粉酶(AMY)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含量、白细胞数(WBC)、碱性磷酸酶(ALP)6项血液生化指标与无热应激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13个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能为科学防控奶牛热应激提供参考思路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通城猪血清生化指标及空肠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似、100日龄、体重(45±5)kg的通城猪3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5头,分别为对照组和热应激2、4、6、8、10 d(每天09:00—16:00)处理组。(28±1)℃下适应性饲养7 d,于第8天开始,对照组仍置于(28±1)℃条件下,处理组迅速升温至(38±1)℃,各组每天测定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和呼吸频率,到相应天数屠宰采集样品,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和空肠组织热应激蛋白HSP70、HSP90 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表明:热应激期间,每天14:00通城猪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变化最明显,但表皮温度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浓度显著降低,第4天达最低值,血清谷草转氨酶浓度在第4天和第10天显著降低,在第8天显著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浓度随热应激处理时间显著升高,第4天达峰值;空肠组织HSP70、HSP90 mRNA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分别在第4天达到峰值(P0.05)。结果提示,热应激会使通城猪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加并通过血清因子的代谢和HSP70、HSP90的表达来响应热应激的影响,在热应激第4天响应最强烈,第6天以后趋于稳定,说明通城猪在长期热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选择4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全混合日粮进行饲喂,研究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奶牛体温、呼吸频率与环境温湿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奶牛体温、呼吸频率与环境温湿指数呈正相关,环境温湿指数对奶牛的体温、呼吸频率的影响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LJE)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究金银花提取物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2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日龄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4(LJE-14组)、28(LJE-28组)、56 g/d(LJE-56组)的金银花提取物。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热应激奶牛直肠温度(P0.05),而对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热应激奶牛血清肌酐含量(P0.05),对热应激奶牛血清尿酸、尿素、总蛋白、白蛋白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金银花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血清葡萄糖含量呈二次升高趋势(P=0.072)。4)LJE-28组热应激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热应激奶牛血清热休克蛋白-72含量的趋势(P=0.084)。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提高热应激奶牛免疫应答,有助于缓解奶牛热应激。本试验条件下,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金银花提取物适宜添加量为28 g/d。  相似文献   

16.
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体温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的影响。选用不同泌乳阶段、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泌乳天数分为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3组,每组6个重复,根据牛舍温湿指数(THI)变化情况,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自身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极显著增加各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P<0.01);THI与各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呼吸频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同一环境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及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与泌乳中、后期奶牛相比,热应激对泌乳前期奶牛的影响趋于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分析探讨了三种热应激程度对泌乳牛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热应激与无热应激相比,泌乳牛心率、直肠温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热应激、重度热应激与无热应激相比,泌乳牛呼吸频率、心率、直肠温度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泌乳牛体温(直肠温度)变化的差异性相对于呼吸频率、心率更为显著;THI与泌乳牛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直肠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测定了湘西黄牛在热应激、无热应激状态下的18个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热应激(THI=82.06)状态下,试验牛血液的红细胞数(RBC)、平均血红蛋白(MCH)含量、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含量、白细胞数(WBC)等5项血液生化指标与无热应激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13个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湘西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自然气候会对舍饲湘西黄牛造成一定程度的热应激。本研究结果将为制定湘西黄牛科学防控热应激的饲养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思路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丙酸钙对奶牛热应激的调控作用。试验选取产后(32±4) d健康的产奶量、体况、胎次(2~4胎)相近的泌乳奶牛24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CON (对照)组、CA (丙酸钙)组和CR (丙酸铬)组。结果显示:各组前、中期奶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CA组奶牛呼吸频率在后期显著下降(P0.05)。CA组和CR组奶牛的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CA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组和CR组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钾(K)、钠(Na)、钙(Ca)和总胆固醇(T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CON组相比,CA组肌酸激酶有降低趋势;CR组的甘油三酯(TG)含量在中期显著降低(P0.05),CA组TG含量在后期显著降低(P0.05);CA组TC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丙酸钙对热应激奶牛的生理机能、血液指标有调控作用,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降低奶牛呼吸频率,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