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意义重大,河北农业大学在坚持和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基础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农村区域经济特色优化专业结构;以农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应用”为主旨合理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提供跟踪服务帮助毕业生创业致富。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新时代建设农村的主力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农民的培养又属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农民目前存在文化素养偏低、新农村建设阻碍因素较多等问题,需要从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出发,从引入包括自学技能考试、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的多样化培养方式,以及优化提升新型农民培养方式等方面入手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它不仅需要政府为农民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更需要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因为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本文着重论著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科技传递应用的二传手和实践者,是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的主要载体和贡献的主体,是农产品流通销售的主力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领头雁,是乡村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是农村民主建设的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寅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88-16690
概述了我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农村人才观、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等促进人才培养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与培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开发与培养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农业院校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以"农科背景+综合学科"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实践体系、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的支撑体系和以"多方兼顾"为原则的评估体系,树立"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培育"以农为本"的办学特色,坚持"综合集成"的教学方法,开拓"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遵循"整体最优"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论述,分析了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是“少取、多予、放活”这六字方针反映出国家决心为农村的健康发展构建一个较好的资源和政策平台,为农民建设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再好的环境所提供的部只是发展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类型及其培养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急需农村科技实用人才、规划人才、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需要通过选拔当地人才、利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人才、大力引进大学生村官、充分吸纳城市富余人才等多种途径来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0.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是实现县域经济基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用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福建省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实用人才数量不足。重视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福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需要有金融支持,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政策性金融支农有限、商业性金融支农的主导地位弱化、信用社支农举步维艰、民间金融缺乏规范引导等问题,在分析了上述问题后指出,实现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4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络覆盖,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确认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固本之策。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主体作用严重缺失,政府主导职能也存在诸多问题。要从政府决策意识、法制保障、职能转变和对农民的利益保障和尊重等方面构建政府引导和农民主体作用之间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就要关注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繁荣农村文化。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强烈,对于大众性文化活动、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民间传统文化的浸染和传承等方面的需求日趋高涨。为了有针对性地满足和引导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就要注重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发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1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好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在“十一五”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在研读了相关的文件、措施后,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明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二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在就业、教育、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上建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的社会制度,搭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重视和发展农业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当前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探寻适合农业快速发展的方式,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种发展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也是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并依靠科技培养现代化的新型农民;为加快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必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为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应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持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司法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现有的农业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漠,诉讼意愿不强,基层司法资源有限是制约当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瓶颈。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各司其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大学生走出校园、服务地方、锻炼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社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最后从形成和强化多方受益机制、建立和加强制度保障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阐明建立大学生社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文学创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以来的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发挥文学的作用,作家必须深入农村生活,调整创作思路,把农村鲜活的社会生活及农民的精神面貌以全新的理念、崭新的样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东省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会计基础薄弱、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资产严重流失,审计监督乏力、账务透明度低,农村纪律松弛、违纪现象突出等现状和问题,深入剖析其成因,包括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职权责任不清晰;财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用人设置不规范;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账务透明度低下;财务工作的监督渠道受阻,民主监督形同虚设。并提出了多个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提升财会人员素质,增强责任管理认识;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加强督查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村级财务监督体系;引进注册会计师,提高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力度,以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