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改”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张俊杰(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三原713800)大荔科学实验基地是陕西省农业发展办公室"八五"期间在全省不同生态地区设立的专业科学实验基地之一。近几年,我所在基地进行科学实验和总结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完善了一套棉花生产高效综合...  相似文献   

2.
辽中县花生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淑洁 《杂粮作物》2003,23(2):109-110
对辽中县花生生产基地的土壤、大气、灌溉水的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中所规定的指标,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花生生产基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良种场具有工作上的社会性、生产上的多面性和经济上的脆弱性,要开展多种经营,而且可以搞好多种经营,通过多种经营,发展生产,增加集体和职工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促进种子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石桥市是国家优质米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发展优质粳稻生产具有品种、区域、基地、环境、技术、社会经济、企业运营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述了该地区发展优质粳稻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杨宗飞 《中国麻业》2006,28(3):155-159
本文阐明了低毒工业大麻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基地建设的自然地理、气候、土地、社会经济、生产经营、劳动力、基础设施、运输、市场等九个方面的优势条件,大麻用途及原材料的市场分析与预测,从而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技术方案与路线,其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效益,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的可行性技术,是弥勒培植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对弥勒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型出口结球甘蓝生产基地农残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莆田市出口结球甘蓝生产上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结球甘蓝主要病虫防治对象、产地要求、农业防治、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基地农药管理和朔源控制制度建立等6个方面内容,探讨制定大型出口结球甘蓝生产基地农残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无公害蔗糖生产生产绿色食品食糖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无公害蔗糖生产的战略必要性。同时提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无公害蔗糖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建立和强化“公司 基地 农户”生产管理模式,突出无公害基地管理;加强农药管理和安全使用的监督;建立和完善检测标准及市场准入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有机水稻生产围绕以健全土壤培肥体系为基础,从基地转换入手,把基地从化学农业生产方式转换到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上来,通过技术转换,对以往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改进和修正,在施肥技术上应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在植物保护上采用机械、人工、生物技术等防控技术,禁止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的投入。通过改进栽培技术,以推进水稻健身栽培为人手,以实施农业综合防治为保障,实现无污染的有机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9.
开发有机茶是提高茶业效益、促进茶业向无公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有机茶生产对技术环境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宜昌茶叶生产向有机茶转换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现状,从政策、思想、基地、企业、技术和监管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莆田县是农业部,国家计委“九五”第一批糖料生产基地县之一,1997年和1998两年实施。县委,县政府根据糖料基地县项目建设的要求,采取了相应的有力措施,在科技体系,旱地高产蔗田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莆田且糖料生产基地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新的制种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人工去雄杂交制种在棉花生产上仍占主导地位。随着杂交棉生产的日益扩大.人工杂交制种的规模和难度均在增加,探索高质量、低成本的人工制种技术是杂交棉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几年来在生产基地一线从事棉花制种的经历.摸索出一套提高杂交棉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种业的发展.种子生产基地在种子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种子生产基地呈现面积锐减、恶性竞争加剧、生产模式多样化、技术和管理力量过弱、区域化态势明朗等特点,种子基地锐减已严重影响到当前农业生产。制种基地发展需要政企共建.建议通过建立制种农户补贴政策、制种技术培训基金、种子生产保险制度。设立基地设施专项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将企业和基地联姻.加大对企业办基地的投入等综合措施来推进制种基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出生产绿色稻米对生产基地、环境质量、农田及农事管理的要求,并重点阐述了绿色优质稻米栽培要点和操作规程及绿色优质粳米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围绕建湖县农科所良种开发公司在大麦产业化方面成功的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利用自身技术、资金、设备的优势,建立生产基地,与农民联合生产,实行订单生产与收购,提供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购销服务,实行公司、农户、基地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优质大麦的产业化开发,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使企业和农民效益在产业化经营中增收增效。提出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麦产业化思路应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强化质量管理,实行栽培标准化,实施农户、企业双赢战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15.
本项目以新育成“桃源大叶”良种为研究对象,在吸收已有茶叶科技成果的了,首次将茶树良种的繁殖、栽培和加工技术进行配套研究。在苗木繁育上总结了快速大量育苗技术;在栽培上总结了快速成园、速成丰产技术;在加工上总结了多茶类组合生产的制茶工艺,有力地促进了茶树良种的推广,在桃源大叶茶基地桃源县茶庵地区已建立了681.8公顷大奶种共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内国际棉花市场形势及当前棉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棉花生产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经营模式、技术服务、残膜治理、机采、籽棉加工、政策扶持等方面介绍了第七师在CCIA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并就建设CCIA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创建国棉品牌、实现棉花全产业链合作共赢提出了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食糖生产的概况;通过对糖料基地建设规模、内容、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总结“八五”、“九五”以来基地建设对我国糖业发展的贡献和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设置原则、建设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未来糖料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实施国家级高油大豆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生产的推进机制、技术路线和营销策略,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明确了高油大豆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西部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快速繁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马铃薯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从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脱毒种薯生产技术,80代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内蒙古农科院马铃薯小作物所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UNDP及农业部两项目的资助下,对脱毒小薯快速繁育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已研究出一套快速繁育脱上薯的生产技术;试管苗采用简化培养基切段快繁脱毒苗剪枝扦插快速育苗。基础苗以蛭石为基质采用A2营养液4d  相似文献   

20.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水稻生产围绕以健全土壤培肥体系为基础,从基地转换入手,把基地从化学农业生产方式转换到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上来,通过技术转换,对以往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改进和修正,在施肥技术上应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在植物保护上采用机械、人工、生物技术等防控技术,禁止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的投入.通过改进栽培技术,以推进水稻健身栽培为入手,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