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菜使用航天微生物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甜菜施用航天微生物肥比传统施肥增产763.4kg/667m2,农民增加产值381.7元/667m2,企业增效945.4元/667m2。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试验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深施肥具有肥效长、肥料利用率高、省工节本等特点,它对水稻生产具有增产增效的作用。2018年,高邮市开展了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法对水稻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的A1处理产量最高,为685.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8 kg/667 m2,其次A2处理,产量为668.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9 kg/667 m2。另外,从生产效益上看,侧深施肥处理A1收益最高,达1 188.5元/667 m2,比对照增加88.6元/667 m2,其次为处理A2,效益达1 146.3元/667 m2,比对照增加46.4元/667 m2,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平安福”生物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求"平安福"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2009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于孕穗期、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平安福"菌肥120 ml/667 m2(500倍液)、100 ml/667 m2(500倍液)的处理5产量最高,较常规对照增产6.70%,增效59.73元/667 m2,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本田基肥施用"平安福"生物有机肥5 kg/667 m2的处理3次之,较常规对照增产4.95%。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处理的圣丹生物肥应用于水稻效果作比较,圣丹生物肥2kg/667m2+常规施肥和2kg/667m2+常规施肥减p、k肥量1/3分别增产1.4%、1.7%,其余减产。因气候异常结果受到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生产A级水稻绿色食品配套服务,经2a试验选出对水稻产量效益有显著效果的“杜氏”生物肥和“八达岭”生物有机肥,平均较对照增产14.6%和8.6%,纯增效益48元/667m2和27.6元/667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微生物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用浸种或拌种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微生物肥处理的秧苗普遍生长整齐、健壮、无病,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按本田0.5kg/667m2的用量用复合微生物肥拌种,可增加单株根数1.7条,可增加百株干重3.2g。可在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水稻晒田最佳时期,以杂交水稻中迟熟组合岗优827为材料,进行了不同叶龄期晒田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叶龄11叶晒田处理岗优827产量最高,为887.1 kg/667 m2;10叶晒田处理次之,其产量为831.5 kg/667 m2;12叶晒田处理第3,其产量为804.8 kg/667 m2;不晒田处理产量最低,为753.7 kg/667 m2。说明在有效分蘖期或稍前够苗晒田能大幅度提高水稻岗优827产量。  相似文献   

8.
在水稻地里挂袋栽培平菇,对水稻产量基本无影响,可产平菇1500kg/667m2,可创产值2400元/667m2,扣除成本1840元/667m2,可增效益560元/667m2。且栽培技术简单易掌握,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折合每667 m2一次性基施纯氮4 kg条件下,尿素处理产量为436.41 kg/667 m2,几种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在457.10~495.87 kg/667 m2之间,均高于尿素处理,其中以双友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臧兴旺 《北方水稻》2009,39(4):22-24,39
在常规施化肥基础上对稻秸及不同用量还田、稻草造肥及不同用量还田、高茬还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区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4的产量最高,为568.2 kg/667 m2,处理3的产量次之,为550.7 kg/667 m2。处理4的成本增加51元/667 m2,增收70.5元/667 m2,处理3的成本增加30元/667 m2,增收6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1.
水稻直播节水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步勤仲  李仲华 《北方水稻》2006,(Z1):109-110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北方旱情严重的实际情况,开展抗旱节水直播水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盘山地区采用中早熟品种丰民2000,5月16日播种,9月25日收获,水稻产量达515.5kg/667m2,较常规对照虽减产4.5kg/667m2,但却节水45.4m3/667m2,降低成本54元/667m2,增加效益47.3元/667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稻应用“宝丰”复混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插秧后7 d施用“宝丰”复混肥20 kg/667 m2,生育期追施尿素20 kg/667 m2,效果明显,穗数增加5.6万穗/667 m2,分蘖率提高1.8%,千粒重增加0.3 g,产量增加15 kg/667 m2左右,增加纯收入27元/667 m2。  相似文献   

13.
水稻深施肥的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深施肥的效益,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15 kg/667 m2时,深施肥总氮径流损失比表层施肥降低25.1%,总磷径流损降低58.9%,水稻增产12.7%,氮肥利用率提高10.02%,利润增加133.60元/667 m2。在达到相同产量的情况下,比施氮量为18.68 kg/667 m2表层施肥节氮3.68 kg/667 m2,节磷1.84 kg/667 m2,节钾2.58 kg/667m2,节约肥料成本36.39元/667 m2。  相似文献   

14.
隆阳区2008至2010年,连续承担部、省、市水稻高产创建8片,通过实施良种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配套运用,取得显著效益,一季产量超750 kg/667 m2,经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单片产量754.2~801.2 kg/667 m2,比非项目区增48.4~105.6 kg,增幅6.9%~15.8%。同时降低生产成本30~40元/667 m2,增产值200元/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肥料的需求量不同,并且肥料在土壤中会逐渐降解,肥料在土壤中存在的时间越长降解越多。所以合理搭配肥料用量和安排施用时间是水稻施肥的重点,以最小的肥料投入获得最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在同等纯氮施用量的处理中以处理3的施肥方式为最佳:基肥尿素3 kg/667 m2,一次蘖肥施用硫酸铵4 kg/667 m2、尿素2 kg/667 m2,二次蘖肥2 kg/667 m2,穗肥3 kg/667 m2。此种施肥方式水稻长势情况、各项产量构成因素表现非常均衡,所取得的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利用粒子流能量场原理制造的种子处理装置处理水稻种子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水稻的秧苗素质增强,返青、分蘖、成熟期均提前,分蘖增多,成穗率增加,水稻增产73.4 kg/667m2,增加效益102.76元/667 m2。  相似文献   

17.
于承礼 《北方水稻》2004,(Z1):45-45
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水稻与马铃薯的复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一般产量可达1200~1500kg/667m2,下茬水稻产量可达500kg/667m2,两茬合计总产值1500~1800元/667m2,是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8.
广谱型肥料增效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新  陈晓枝 《北方水稻》2008,38(3):172-17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三种"广谱型肥料增效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广谱型肥料增效剂"能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在三种"广谱型肥料增效剂"中以"肥得乐"氮肥增效剂效果最好,水稻产量为579.3 kg/667 m2,比对照产量增加93.3 kg/667 m2,增产率为19.2%,增加经济效益180.6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麦后水直播稻15 kg/667 m2、18 kg/667 m2、21 kg/667 m2、24 kg/667 m2不同用氮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总施氮量15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明显不足,施氮量21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略显偏多,施氮量24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明显偏多,而施氮量18 kg/667 m2处理不仅使水稻各生育期的生长清秀稳健,而且穗粒结构较为协调,同时还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从而初步明确麦后水直播稻施氮量以18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稻施用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插秧前施用缓释尿素,生育期不追肥,增产效果明显,产量可提高43.3 kg/667 m2,纯效益增加72.6元/667 m2,可在生产上应用,建议用量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