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07,29(2):88-91
中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千百年来中国茶叶不但独占世界茶市,是世界茶叶消费的唯一来源,而且外销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贸易中地位特突。研究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实质上就是研究世界古代茶叶贸易。综观中国古代千余年的茶叶外销史,具有五大显著特点:古代中国茶叶外销史源远流长,唐代中期得到发展,十八、十九世纪异军突起;茶叶贸易开展的地区及发展速度极不平衡;外销茶区、外销茶类格局基本形成;茶价呈螺旋式下降;茶叶对外贸易的繁荣是各种因素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茶叶感官审评的生理学基础和误差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茶叶感官审评的定义和目的、生理学基础、依据;探讨了影响茶叶感官审评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方法因素、评茶员自身因素等,提出了茶叶感官审评中的误差控制方法:1、建立满足茶叶感官审评需要的适宜工作环境;2、配备适宜的茶叶感官审评设备;3、规范茶叶感官审评方法;4、提高茶叶审评人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3.
根据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以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生产潜力、良种和品牌为基础。浅析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十一五”期间,贵州茶叶栽培面积将稳定增长。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促进茶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深加工是茶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茶叶加工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试论茶叶的清洁生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清洁生产与茶叶清洁生产的概念;分析了茶叶的污染来源及茶叶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出了实现茶叶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与途径:加强管理,建立茶叶清洁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施用肥料;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减少茶叶加工中的污染;与无公害茶叶生产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徐奕鼎 《茶业通报》2005,27(3):104-106
本文阐述了茶叶实施标准化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茶叶标准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加强茶叶标准的试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研究,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健全茶叶质量检测与监督体系,以保障茶叶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69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叶乃至全国茶叶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历史、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方面的信息等,主要栏目有综述专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两宋茶叶消费对茶叶生产、茶叶市场、茶税茶利、军事国防、民族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1茶叶消费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向前发展虽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茶叶消费能力、数量、质量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茶叶消费水平比唐五代时茶有较大提高,消费数量有所增加,对茶叶生产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1.1推动了茶区拓展,增加了茶叶产量需求创造生产,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正是由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1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  相似文献   

9.
研究茶叶质量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维持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野外取样分析,分析田坝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生产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壤PH4.0~6.5,土壤有害重金属铅、镉、铜、汞和砷的含量都在无公害茶园产地环境土壤环境质量范围内;茶叶重金属、农残符合无公害茶叶标准;坚持茶叶质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实施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是维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0月14日,贵州省茶叶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筑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联合主办,贵州省茶叶学会理事长龙明树、贵州省农委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雷睿勇、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周玉锋、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郑文佳等人出席年会并发言,来自贵州省8个市(地区)的50多家茶企、单位参会。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为国际上公认的茶叶品质成份。氮、磷、钾是茶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与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与含量有着密切关系。适量的施氮对茶叶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氮不足或过量则会对茶叶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茶树有喜铵耐铵的特性,施用NH4+—N肥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磷能促进类黄酮物质的形成以及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钾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对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也有影响;不同钾肥品种对茶叶品质影响不同,就提高茶叶氨基酸的效果而言,以硫酸钾最好。氮、磷、钾三种元素配合施用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良好的效果,单施其中一种不仅无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反而会使茶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五年十月,省茶叶学会在崇安县召开的“乌龙茶研讨会”专门研究、讨论乌龙茶的历史、分类、药理、生产、销售等问题,目的是继往开来,为更好发展我省乌龙茶这一宝贵遗产而努力。同年十一月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庆祝建所五十周年纪念会而举办的具有全国性的茶叶学术交流活动。这次的学术活动牵涉的面较广,从茶树育种、栽培到茶叶采制、销售;从茶树病虫害到茶叶机械;从茶叶的生理及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到开发新产品;从茶叶科研到教学等等内容甚丰富,当然其中也包含不少有关乌龙茶的研究课题。我县是乌龙茶主产区之中,经常分析茶叶产销形势,研究茶叶发展策略,不断提高乌龙茶的竞争能力,对我县乌龙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饮品,茶叶早已风靡世界,但作为配料入菜却鲜为人知。其实,茶叶不但能给菜肴带来独特的香味,还有解腻的作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山东营养学会理事、济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綦翠华,介绍了茶叶入菜的烹调诀窍。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宣州区特色产业,也是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本文就宣州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困难和不足作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茶叶核心力,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即建设种植基地,夯实茶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企业竞争力;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打响宣州茶叶,改造优化升级茶叶加工厂,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6.
斯里兰卡是世界红茶的王国,本文详细考察了斯里兰卡茶业生产、贸易、消费与销售等现状,分析得出,近年来斯里兰卡茶叶生产结构发生变化,高档茶的比例在下降,低档茶的比例在上升,茶叶质量总体水平下降;出口茶叶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散装茶呈现下降趋势,小包装茶和袋泡茶出口数量在上升,其它茶类大幅度下降;斯里兰卡国家茶叶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茶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元明茶叶消费在唐宋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茶叶生产发展为茶叶消费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茶叶诸多功效和作用得到人们热烈推崇和追捧;茶文化发展为茶叶消费增加的直接推动力和持续催发剂;饮茶习俗普及为茶叶消费提供了最直接的市场需求,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在茶叶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在茶叶研究和教育工作领域,要经常用“质量”这个概念来讨论和阐明各种经济、技术、管理等问题。由于对“质量”的理解不同,甚至概念不清,往往对一个具体的茶叶质量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譬如:把茶叶价格和茶叶质量等同起来,从茶叶均价的提高引申出茶叶质量提高的结论;把目前茶叶商品流通中质量等级和产品标准、国家指导价不符判定为茶叶质量下降;把茶叶采制技术提高和茶叶质量提高混淆起来等等。按照现代质量管理学的知识,质量是产品、过程或服务工作满足规定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质量”是适用性的通俗称呼。适用性是产品、过程或服务工作在一  相似文献   

19.
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贵州生态茶园、茶叶农残现状,为茶叶农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贵州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生态茶园在病虫害防治上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息息相关,建设生态茶园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婺源茶产业呈现了起伏交替的变化,探究其原因,社会动荡不安是主因,世界战争是祸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民国时期婺源茶园面积在政府、茶农和茶商的相互影响下,有起有落,整体还是呈下降趋势;茶园面积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茶叶产量;二是民国时期婺源茶叶加工技术十分先进,婺源历史上盛产名茶,因此茶叶种植栽培精细、引用茶叶机械也是在全国前列;三是民国时期婺源茶叶对外贸易也是呈现波浪式增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