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氏沼虾与鱼池塘混养高产法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与鱼池塘混养,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生产实践证明,虾、鱼池塘混养,一般亩产虾65—100公斤、鱼100—150公斤,投入产出比1:2.2~3,经济效益十分显...  相似文献   

2.
鱼虾鳖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4,29(6):24-24
鱼、虾、鳖池塘混养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鱼、虾、鳖的质量,而且可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现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介绍池塘鱼、虾、鳖混养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伊乐藻(Elodea)是一种水生植物。作者在主养虾、蟹池塘栽培伊乐藻,营造一个良好的鱼、虾、蟹生态环境,有利于鱼、虾、蟹生长。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池塘养殖是水产主要养殖模式,其中池塘底质的控制是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一段时间养殖,鱼、虾、蟹等的排泄物及残饵都会沉入到池底,给池塘造成危害,对鱼、虾、蟹等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通过多年在北方池塘养殖方面的经验,介绍一下北方池塘底质恶化的危害和控制方法。一、池塘底质恶化危害的主要表现多余的池塘底泥是池塘底质恶化的主要危害。一定限度内的池塘底泥对鱼、虾、蟹等生长  相似文献   

5.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6.
正海水池塘鱼、虾、贝绿色生态养殖是指根据海水池塘不同生态位进行鱼、虾、贝多品种搭配混合养殖,以达到充分利用水域养殖生产潜力和生态防治病害的作用,实现海水池塘养殖综合效益的提高。现将海水池塘鱼、虾、贝生态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选择在玉环市珠港长  相似文献   

7.
池塘虾、色混养能有效地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江苏兴化市自1995年以来连续三年建设“池塘鱼和青虾混养技术”示范区、推广区、示范基点,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1997年兴化市第八水产养殖场示范区改革捕虾工具,使用甩笼捕虾,仅需1人在岸上作业,方法简便,成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2006,(4):8-8
海丰县赤坑镇创新养殖方式,大胆实行池塘生态养殖,进行虾鱼混养,取得良好效益。该镇养殖户曾汉珍去年采用虾鱼混养,纯利2万,比单养虾增值1万。该镇被省定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点。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海阳县标准计量局实验厂最近研制成功的一种具有分解水中有机污物、同化氨氮、促进鱼虾生长等多种作用的PSB鱼虾消浮灵。PSB鱼、虾消浮灵不仅具有喜光、厌氧特性,施入水中能使鱼、虾养殖池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大大减少换水费用,遇到池塘鱼.虾出现浮头时,按每立米水体均匀撒至3—5克,晴天3小时后即可见效,减少鱼、虾死亡。  相似文献   

10.
桂花鱼,学名鳜(Siniperca chuatsi),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养殖效益较好,是一种名贵优质淡水鱼类。桂花鱼以活鱼、活虾为食.主要养殖方式是池塘养殖。现将桂花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池塘高产必须依靠渔业机械   随着科学养鱼水平的提高,粗放生产方式一去不复返,而渔业机械的使用为群众所认识所接受。要提高池塘产量,就要增加种苗投放量,加大饲料投喂量,随着池塘内生物量的增加,水质会逐渐变差,如不及时增氧、换水,鱼 (虾 )类会因缺氧而经常浮头,不洁的水质,病原菌种群密度增大,易造成病害流行,影响鱼 (虾 )类正常生长发育,直接影响池塘高产高效。   高产池塘配套的渔业机械主要有增氧机、抽水机、颗粒饲料机组,再加上高产模式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亩产吨鱼,产值超万元是完全可能的。我市颖上八里河渔…  相似文献   

12.
虾(罗氏沼虾)鱼混养初试和效益1993年4月10日,水库渔业研究所在广西扶绥汪庄水库坝下池塘进行虾鱼混养试验。结果亩产罗氏沼虾68.42公斤,商品鱼104.21公斤,饲料系数2.5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经济效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在同一池塘中进行海蜇、鱼、虾、贝混养,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为海蜇和贝类提供饵料,鱼、虾的残饵及养殖生物排泄物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改善了池塘的生态环境,在养殖环境内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池塘罗氏沼虾与鱼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是热带性的大型淡水养殖虾类,具有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营养丰富等特点。虾鱼混养能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方式。池塘罗氏沼虾与鱼混养要获得高产,应当掌握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老鱼池淤泥多、养殖病害重,池塘改造投入大的问题,根据鱼、龙虾、水芹菜不同的生长特性和季节,实行鱼、虾、菜轮作,运用水芹菜吸肥力强的特点,板结淤泥、减少池塘有机质,从而减少养殖病害的发生,最终实现鱼、虾、菜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利用季节性积水洼地中的两口池塘,进行以罗氏沼虾为主的虾鱼混养试验。经过近130d的饲养,在一口面积为1095m2的池塘里获得罗氏沼虾89.6kg,鲢鱼种133.3kg,鲤鱼和野杂鱼134kg,另一口池塘产量较低。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适当的密度,必要的水量,有效的清塘是在洼地池塘进行鱼虾养殖应该予以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17.
王兴礼 《内陆水产》2002,27(8):10-11
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也为大力推广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技术,2000~2001年笔者承担了由临沂市科技局立项的“罗氏沼虾、河蟹、花白鲢池塘混养高产高效技术大面积推广试验”项目。2001年实际实施虾、蟹、鱼混养池塘83.9公顷,经课题组和广大技术人员的精心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产罗氏沼虾226.27吨,河蟹40.65吨,花白鲢鱼195.20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022.05元,获纯利599.83万元,平均每公顷获纯利71493元,投入产出比1∶2.42。圆满地完成了项目下达的各项指标。1…  相似文献   

18.
海丰县赤坑镇创新养殖方式,大胆实行池塘生态养殖,进行虾鱼混养,取得良好效益。该镇养殖户曾汉珍去年采用虾鱼混养,纯利2万,比单养虾增值1万。该镇被省定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点。虾池搞综合混养,是实施水产养殖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池塘养虾由于追求产量,进行高密度养殖,不仅造成虾粪残饵污染水质,而且造成虾个体小,价格较低,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保护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海丰县渔业局挂钩赤坑镇,指导采用虾鱼混养技术,在养殖中构造科学的“生物链”,在池塘有限的水体内容纳更多的养殖对象,让各种物质能量得到有效转…  相似文献   

19.
池塘是养殖水生动物(鱼、虾、蟹等)栖息、生长繁育的环境,池塘增产措施主要是通过池塘水环境来发挥作用的,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养殖效益,为养殖水生动物(鱼、虾、蟹等)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是池塘高产的关键措施,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有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浮游生物等,高产池塘水质的科学管理技术就是改善改良这些因子.……  相似文献   

20.
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对虾单养池塘中高蛋白质饲料的大量投入,使得含氮代谢产物在池塘中积累,是导致近年来养殖水环境恶化,虾病频发的主要因素。对虾单养池塘一旦发病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为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开展了虾贝、虾蟹、虾鱼和虾藻等不同健康养殖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