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垂枝樱花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该文从育苗地选择与整地、种子采集与调制、播种及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起苗与假植等方面总结了垂枝樱花的播种育苗技术,为垂枝樱花在北方地区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福建山樱花大苗移植及管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业生产的主伐皆伐伐区中,零星分布着不少的福建山樱花大苗,文章阐述野生福建山樱花移植、栽植、管护等步骤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大苗移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福建山樱花是我国乡土珍贵木本花卉树种,与举世闻名的日本樱花相比,福建山樱花的观赏价值尚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应用,多数仍处于野生状态,关于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尚无人进行论述或总结。笔者通过对福州植物园福建山樱花的观赏特性进行调查和研究,以实景再现的形式对福建山樱花孤植、列植、丛植、群植和福建山樱花专类园等几种园林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一种配置模式,都能营造出不俗的园林景观效果,衍生出独特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樱花杂交育种效率,对樱花远缘杂交胚离体培养进行胚抢救。【方法】以迎春樱桃为母本,华中樱桃、尾叶樱桃、钟花樱桃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对不同时期的坐果率进行统计,确定杂交种胚败育时期;对不同时期杂交胚进行萌发实验,确定杂交胚抢救适宜时间。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KT和NAA混合物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胚萌发及幼苗生根的影响;将胚抢救苗分别接种到MS、1/2MS、WPM培养基中,研究其根系生长情况;以泥炭、珍珠岩(1∶1),椰糠、珍珠岩(1∶1),黄土、珍珠岩(1∶1)3种基质栽植胚抢救苗,筛选适合胚抢救苗移栽基质。【结果】以迎春樱桃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中,胚败育发生时间在授粉后15 d;胚抢救适宜的时间在授粉后25 d;诱导杂交胚萌发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诱导胚抢救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WPM培养基;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胚萌发和胚抢救苗生根需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不同;幼苗适宜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1∶1),成活率95%以上。【结论】该技术对于樱花远缘杂交获得新种质资源有良好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樱花远缘杂交育种的成功率,对樱花育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种植福建山樱花有着极好的经济效益,对福建山樱花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探究,针对种子采收、种子处理、容器苗培育等过程、裸根苗培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嫁接培育日本樱花大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樱花(CerasusyedoensisYuetLi)为著名的庭院观花植物,深受人们喜爱而广为栽培。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多栽植大苗,由于受生长周期的限制,常规培育措施难以满足市场对日本樱花大苗的需求,为此我们尝试利用大规格野生山樱桃(Cerasusserrulata)作砧木嫁接培育日本樱花大苗,取得  相似文献   

7.
密花树是具有较高园林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对密花树野生种源进行苗木繁育技术试验,从小苗、容器苗、大苗培育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育苗技术。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8.
樟树营养袋苗培育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竹荣 《广东林业科技》2009,25(3):90-92,F0004
樟树是我国著名珍贵乡土用材树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文章介绍了樟树营养袋苗培育及其造林技术,包括樟树种子的采集贮藏方法、播种和芽苗培育、芽苗移植上袋、移袋分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育苗技术措施及其造林抚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樟树是我国著名珍贵乡土用材树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文章介绍了樟树营养袋苗培育及其造林技术,包括樟树种子的采集贮藏方法、播种和芽苗培育、芽苗移植上袋、移袋分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育苗技术措施及其造林抚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南蛇藤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开发乡土树种资源的角度出发,对南蛇藤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育苗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为今后该树种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昆明市海口林场采用冬樱花作为供试树种,研究紫茎泽兰堆沤基质对冬樱花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基质对冬樱花苗期生长存在抑制作用,但是不影响种子的萌发,自种子萌发以后就开始抑制生长,幼苗阶段抑制作用更明显,地径和苗高生长速率与红壤基质在0.01显著性水平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紫茎泽兰基质上施N肥效果与红壤基质上相反。  相似文献   

12.
钟花樱桃具有很高经济价值,但种子采集较困难。为提高种子利用率,作者用营养杯育苗,当年生苗高可达100~150 cm,地径0.8 cm,产苗1.5~2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福建山樱花种子采集和处理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沙藏或冷藏的种子次年春播种的发芽率分别达94.5%和90.03%,变温沙藏的种子当年夏季播种的发芽率达83.8%,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采种当年播种的苗木,以变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大,分别达0.49 cm和24.47 cm,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小;采种次年播种的,以常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最大,分别达0.90 cm和77.65 cm。  相似文献   

14.
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绿色湖南的前提.为了加速湖南省林木种苗良种化进程,针对林木种苗工作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加强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林木种苗全过程的执法检查和行业监管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暴马榆1年生播种苗生长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曲线对苗高生长过程进行拟合,建立生长模型,经对生长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暴马榆1年生苗高生长相关系数达0.994 369,拟合效果显著。1年生暴马榆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可划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生长前期约35d,苗木累积生长量为15.3cm,累积生长率为23%;速生期约48d,苗木累积生长量为40.8cm,累积生长率为61.3%;生长后期约38d,苗木累积生长量为10.5cm,累积生长率为15.7%。  相似文献   

16.
三尖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三尖杉和篦子三尖杉幼苗生长曲线均趋直线,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停滞期;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生长曲线可分为Ⅰ、Ⅱ两种类型,其中江西崇义、上饶,福建明溪,安徽黄山,广东午远5个种源1年生苗生长曲线属Ⅰ型,该类型整个生长期生长较快,但在前期生长较缓慢,后期有一明显相对生长迅速期;江西修水、井冈山,贵州黎平、从江,云南石屏,河南洛阳,四川峨嵋,湖南绥宁,湖北恩施9个种源1年生苗生长曲线属Ⅱ型,其整个生长期生长速率均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没有明显可区分的相对生长迅速期;篦子三尖杉生长曲线接近Ⅱ型,介于不同种源三尖杉之间。对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1年生苗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尖杉种源间幼苗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与试验地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间的苗高生长差异较大,生长量最大的为安徽黄山种源,1年生苗高为18.60 cm,生长量最小的为湖南绥宁10.90 cm,篦子三尖杉1年生苗高生长量为11.00 cm。  相似文献   

17.
以宁波仗锡樱花基地引种的15个樱类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在宁波地区的开花物候期和观赏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在宁波露地栽植条件下,多数品种的始花期集中在3月下旬—4月中旬,各品种单株花期12~21 d不等,总花期维持20~35 d之间。始花期以东京樱最早,虎尾樱最晚,红叶樱、冈目、关山较晚;花期以关山最长,八重红大岛次之,虎尾樱最短。重瓣品种中白菊樱、关山、八重红大岛和普贤象花大、色艳、花型美丽、花量大、植株健壮;单瓣品种中一叶樱、染井吉野和东京樱花量大、开花时间早、生长势好,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山樱花(Cerasuscampanulata)1a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移植时间、叶量及土球对移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植时间对成活率、地径和苗高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以休眠期移植效果最好,其成活率、地径和苗高均最高,分别为97.07%、1.86cm和1.85m。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时,摘叶移植的成活率为83.80%,是带叶移植的1.18倍,但对地径和苗高生长影响不大;带土球移植的成活率和苗高分别为81.76%和1.55cm,分别是不带土球移植的1.12倍和1.07倍,但地径生长差异不大。福建山樱花苗木移植在休眠期进行最好,其次是萌动期,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需将叶片全部摘除并带土球。  相似文献   

19.
以欧李果、绿茶、胡萝卜、绵白糖为主要原料制备欧李果汁饮料,以口感评价分数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欧李汁、绿茶汁、胡萝卜汁、绵白糖最佳添加量分别为30%、15%、8.5%和12%;果汁澄清透明、口感细腻柔和、营养丰富,并较好地保留欧李果实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20.
利用福建山樱花野生单瓣种、浙闽樱和食用樱桃栽培品种小桃红为砧木,八重绯寒樱为接穗,通过对不同嫁接季节、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种砧木亲和力和不同类型砧木的嫁接对比试验,研究总结出有利于八重绯寒樱嫁接成活和生长的最佳嫁接季节、嫁接方法、砧木种及砧木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