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豆秸秆纤维素固态发酵及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经氨预处理的大豆秸秆纤维素固态发酵产酶及酶解产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影响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固态发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pH值、培养基液固质量比及培养时间,影响纤维素酶水解的条件主要是温度、pH值及时间,结果表明:较适宜的产酶条件为温度30℃,pH值5.0,培养基液固质量比2.5:1,时间96h,产纤维素酶活力为798.84FPU/mL,以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水解,较适宜条件为温度55℃、pH值5.6、时间36h,酶解率为18.98%。由液相色谱分析可知酶解液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纤维二糖和木糖.为大豆秸秆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冰糖脐橙为原材料,对酶解法制备冰糖脐橙全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首先针对酶解法的技术关键,即酶的种类以及酶浓度,酶解温度,酸碱度,酶解时间几个因素做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单因素参数是:纤维素酶?果胶酶为1∶2,酶浓度为0.06%,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5 h,pH值为5。根据单因素实验所得数据,以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为因素进行正交结果的直观分析,4因素对出汁率的影响从大到小的次序是:酶解温度酶浓度pH值酶解时间;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为:酶浓度0.06%,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5 h,pH值为4.5。  相似文献   

3.
利用酶解法对橡实蛋白进行提取,结合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对蒙古栎橡实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为橡实蛋白提取的适宜水解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酶添加量为1.4%,pH值为11,酶解温度50℃,时间3 h为适宜的提取条件;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橡实蛋白最优提取工艺:酶添加量为1.4%,pH值为11.5,酶解温度50℃,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3组平行试验的提取率均值为56.13%。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按木原料的酶解糖化效果,采用碱性亚硫酸盐对桉木原料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所得样品进行纤维素酶酶解糖化.通过测定酶解液中的葡萄糖、木糖得率,探讨预处理条件对产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温度的升高,NaOH用量的增大,桉木酶解液中木糖、葡萄糖得率明显增大;随着Na2SO3用量的增大,保温时间的延长,酶解液中木糖、葡萄糖得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预处理条件为:蒸煮最高温度170℃,保温时间3h,NaOH用量3%,Na2SO3用量10%.此时,酶解木糖、葡萄糖得率分别可达15.37%和60.79%,比未经处理的1.73%和12.33%提高了7.88倍和3.93倍.  相似文献   

5.
低浓度乙酸预处理玉米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除木质素,降解半纤维素为木糖,提高纤维素酶解得率为目的,研究了低浓度乙酸预处理玉米芯的效果,考察了乙酸质量分数、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预处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5%乙酸预处理玉米芯可以脱除大部分的半纤维素和少部分木质素,预处理后的玉米芯具有较好的水解效果。低浓度乙酸预处理玉米芯最优条件为:预处理温度160℃,保温时间60 min,乙酸质量分数5%,固液比1∶8(g∶mL)。在此条件下,玉米芯固体渣回收率为53.75%,固体渣中纤维素保留率93.17%,半纤维素脱除率87.36%,木质素脱除率25.04%,预处理液中木糖质量浓度15.56 g/L。预处理后的玉米芯固体经72 h酶解,酶解得率为92.69%。  相似文献   

6.
采用稀酸对竹粉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竹粉酶解的最佳优化条件为:温度125℃,固液比最佳比值为1:10,硫酸浓度为4%,预处理时间为2 h,经过酶处理以后,其竹粉水解率达57.99%,半纤维素水解达70.18%.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前处理对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性影响,采用红外辐射对油茶籽进行不同时间与温度的处理,并测定处理前后油茶籽油和油茶籽仁油中美拉德产物抗氧化性及其含量。美拉德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的测试数据表明:1)在150℃下反应120 min时油茶籽仁油和油茶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分别为82.02%和79.59%;氧化稳定时间分别为11.92 h和7.51 h,说明油茶籽油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2)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美拉德产物丙酮醛的生成量逐渐增多,乙二醛和3-脱氧奥苏糖在150℃下才产生,乙二醛含量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含量略微增加;在150℃下反应120 min后,油茶籽油中丙酮醛和3-脱氧奥苏糖的含量分别为7.94μg/g和29.7μg/g;油茶籽仁油中的含量分别为14.15μg/g和51.94μg/g,后者分别是前者的1.78和1.94倍,说明美拉德反应主要在油茶籽仁中发生。3)比较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油茶籽仁油与油茶籽油的DPPH清除率与氧化稳定性发现,油茶籽仁油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油茶籽油抗氧化活性。因此,油茶籽油中起到抗氧化作用的美拉德产物为丙酮醛和3-脱氧奥苏糖。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杜仲胶提取工艺,以酶解液中的总糖含量和酶解杜仲胶的提取率为试验考察指标,来确定纤维素复合酶预处理杜仲叶残渣的生产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复合酶预处理杜仲叶残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5.5,温度50℃,酶用量为1.6 mg/g,料液比为1∶15(g∶mL),酶解4 h。与非酶解原料相比,杜仲叶残渣经酶解预处理后胶提取率是未经酶解的1.49倍。表明纤维素复合酶可用于杜仲叶残渣提取杜仲胶的酶解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蒽酮比色法测定的酶解液中的总糖含量和酶解杜仲胶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纤维素酶解预处理杜仲粕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预处理杜仲粕壳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50℃,pH值3.8,酶的用量为0.30 g,料液比为1∶15(g∶mL),酶解2次,每次3 h。经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预处理后的杜仲粕壳,第一次提取酶解物中杜仲胶得率达到57.7%,是非酶解物中的1.3倍。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结果表明经酶解预处理后所提取的胶与非酶解而提取的胶成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对造纸废弃物麦草废渣进行高温自水解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麦草废渣进行组成分析和酶解,以纤维素和木聚糖的酶解得率为考核指标,研究了不同自水解预处理条件对麦草废渣酶解的影响。研究表明,预处理后麦草废渣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均发生了改变,纤维素的含量增加,比表面积增大且促进了纤维素的酶解。酶解结果显示,温度对预处理麦草废渣的酶水解得率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以200℃自水解预处理60 min的麦草废渣为酶水解底物(质量浓度50 g/L),添加纤维素酶35 FPIU/g(以纤维素计,下同)、β-葡萄糖苷酶25 IU/g、木聚糖酶120 U/g及2 g/L聚乙二醇(PEG6000),酶解体系50 m L,于50℃酶解36 h,其纤维素和木聚糖酶解得率分别达86.29%和74.03%,是麦草废渣经170℃自水解40 min后酶解得率的2.3倍和2.8倍。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油茶Camellia oleifera籽饼的利用率,以油茶籽饼为原料,通过正己烷一次浸提的方式提取其中的油茶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不同料液比和不同提取时间对油茶籽饼中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油茶籽饼与正己烷溶剂比例为1:3(g:mL),提取时...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超声波-酶法提取油茶粕中的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考察加酶比、料液比、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对油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对油茶多酚的提取条件做进一步的优化。通过优化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比1∶2、料液比1∶23(g/mL)、乙醇浓度55%、温度50℃、时间0.85h,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18.94mg/g。与理论值相比偏差较小,相对误差2%,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来作为油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蓖麻籽压榨制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蓖麻籽为原料进行螺旋压榨,研究了入料温度对其出油率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入料温度对蓖麻油的动力粘度及油脂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理论最佳入料温度为70.8℃,此时蓖麻籽出油率可达62%;当入料温度达到70℃时,蓖麻油粘度很低,饼残油率较低,油脂颜色变浅及酸值降低。因此,入料温度的调控对于提高油料压榨制油的效率及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叶桂樱种子萌发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叶桂樱对环境的适应机制,通过设置不同的浸种时间、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进行种子萌发特性观察,结果表明,大叶桂樱种子的最适浸泡时间为24 h,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达90.04%和49.22%,时间过长反而会降低发芽率;最适萌发温度是25℃,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种子萌发;光照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12h/d的光照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但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氨水中温浸渍(SAA)方法对桉木进行预处理,以期提高其后续酶水解效率。以响应面法主要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以期筛选出SAA预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工艺为氨用量80%、时间11h、温度90℃,在此条件下预处理物料的后续酶解转化率可达31.7%。对预处理物料的分析表明:在SAA预处理过程中,可在不损失纤维素的前提下脱除木素51%,而且主要是紫丁香基型和愈疮木基型木素降解溶出,半纤维素主要是木聚糖也有部分降解溶出。木素及半纤维素的降解、纤维素结晶度的降低都有利于后续的酶水解。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品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云南高原山地主产区初选的37株油茶优树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37株油茶优树的油茶籽油.结果表明: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平均含油率为46.87%,油脂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左右,油酸含量72.52% ~84.7...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辣木籽油工艺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初步研究了SFE-CO2辣木籽油工艺,探索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CO2流量等主要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工艺参数筛选。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30MPa,温度50℃,时间3h,CO2流量23L/h,SFE-CO2辣木籽油效果最佳,且SFE-CO2辣木籽油工艺流程简单,无溶媒残留,品质好,纯度高,外观清亮,过氧化值0.431meq/kg。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利用抽提试剂优化测定油茶籽的含油率,本文选用石油醚(沸点30~60℃)、正己烷、丙酮、氯仿、乙醇等5种试剂分别对油茶籽进行抽提试验.结果表明:除乙醇外,石油醚、正己烷、丙酮、氯仿均可作为测定油茶籽含油率的抽提试剂;正己烷、丙酮、氯仿、乙醇的回收率高于石油醚,均为90%左右;正己烷、氯仿的抽提时间最短,为6h,但正己烷的价格高于氯仿;综合考虑,氯仿的抽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自行提取的16个湖南油茶籽样品、湖南本地的20家油茶籽油生产企业生产的油茶籽油进行脂肪酸组成测定,并对不同比例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油、菜籽油、米糠油、棕榈油和油茶籽油组成的二元体系的样品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通过分析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建立了应用气相色谱法快速、精准地检测油茶籽油中掺杂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油、菜籽油、米糠油、棕榈油含量的油茶籽油掺假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是多个油茶物种的分布中心,为发展其油茶产业,对其特色油茶物种怒江山茶和西南红山茶的经济性状及其茶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怒江山茶果型和种粒较小,平均果重5.0 g,籽千粒重640.9 g,籽含油率32.3%,冠幅产果量和产油量分别为455.8 g/m2和62.0 g/m2,综合经济性状良好;西南红山茶平均果重10.87 g,籽千粒重899.7 g,籽含油率27.7%,冠幅产果量和产油量为406.7 g/m2和37.3 g/m2,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2种油茶的种仁含油率和不饱和酸分别为,怒江山茶54.0%和87.32%,西南红山茶49.3%和87.29%。本研究表明两种油茶物种可作为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发展油茶产业的首选树种,并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