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基本内涵,建立了可量化的我国可持续食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食物安全的水平,质量和可靠性一直稳定提高,并基本处于安全状态,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则出现波动和下降的趋势,我国食物安全下一步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储备农业生产能力,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这是我国未来否实现可持续食物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主持的"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成果鉴定。该成果开拓了我国在食物安全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其中在食物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计、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框架设计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物安全的风险防范体系是国家安全战略及其风险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等,都将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综合食物安全保障的风险源。研究对综合食物安全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认为综合食物安全应当包括食物数量安全,其中食物质量安全和食物可持续供给安全,其中食物数...  相似文献   

4.
丁丽娜 《甘肃农业》2005,(11):58-59
本文主要从食物消费和营养摄入两方面研究了我国贫困地区食物安全问题。研究发现,我国贫困地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很高,食物占有量和食物消费数量都严重不足;食物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问题比较突出等。因此,解决和提高贫困地区的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目前我国食物安全问题中最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信丽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54-5755
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是提高人类福利的基本要求,而食物安全则是健康的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食物安全信息管理的现状,提出健全我国食物安全信息管理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对食物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国际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推动我国食物安全工作进程。2001年农业部推出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抓住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切入点,使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以“奶粉事件”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以“奶粉事件”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目前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的现状,提出优化我国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物安全通常有确保食物充分供应和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两层含义。本文讨论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影响食物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其生态农业对策,并提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四项重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世”与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友平  傅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40-4142
基于食物安全的基本内涵,从资源与技术、经济、政治视角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粮食自给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及粮食生产能力诸方面影响的正负效应,提出了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可持续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物安全的认识误区及矫正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食物安全的认识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偏差;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地区间、国际间比较优势与食物安全的关系。对食物安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政府政策制定与食物安全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性。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条件下只有矫正思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才能实现高水平的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粮食贸易作为世界经济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各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自2004年起,我国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虽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在未来,我国粮食的供求缺口将长期存在,贸易逆差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该文根据我国粮食贸易格局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所研究的粮食种类主要包括稻谷、玉米和大豆。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1—2014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进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口对中国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全球对中国粮食的需求量及中国谷物单产对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量的影响显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对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全球谷物平均单产、中国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耕地资源的相应措施,以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付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2,(14):314+318
科学技术进步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该文简述了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途径,结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对其制约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在认真分析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特点、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发区经济存在的土地管理制度宏观失调、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从科学评价开发区土地资源、推进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整体效益、加快开发区科学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新的粮食安全策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粮食安全策略的转变,包括经济全球化与粮食安全的互动关系、新的粮食安全观的建立、实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粮食安全策略可能面临的问题及所需制度的供给。  相似文献   

16.
Ever since the Melamine event, China has faced challenges of food safety both domestically and globally.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consumers are demanding high quality, nutritious, and safe foods from the food industry but are not willing to pay higher prices. The Chinese food chain system of mostl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presents challenges to the government to monitor and implement food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academia and media are learning to take on their responsibilities with some success. Discussion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of the global challenges of the five pillars for the food safety in China are presented here.  相似文献   

17.
刘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51-9853
从反式脂肪酸的结构、理化特性入手,对其进入食品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指出主要是由于在油脂加工过程中异构化产生的。从食品油脂安全性出发,阐述了食用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各种可能不良后果。结合上述分析指出了各国对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规范及如何有效减少反式脂肪酸产生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在食用油脂时为防止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安全百年变化历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人粮关系为主线、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辅线,重点回顾了近百余年中国粮食安全变化历程及其社会经济背景。提出粮食安全问题分析的4个纬度,即农民生计、土地制度、农业科技、政策管理。认为重粮重农不轻工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完善土地使用制度、发展农业科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保障粮食安全的5个要素。最后指出应树立包括数量安全、结构安全、生态安全、质量安全在内的广义粮食安全观,系统地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水产养殖需要解决与粮食安全、减贫和提供就业、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以期达到更加可持续地发展。本文系统综述了200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中国水产养殖业自2000年以来获得了持续的发展,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的特种养殖品种使得产业多样化水平增加,一些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渐消失,而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不断涌现。中国水产养殖的变化和发展响应了社会发展对水产养殖业的需求。然而中国水产养殖目前仍面临诸如生态环境、科技水平、产品供应结构、小农生产和政策风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侧重点也逐渐从提供食物到提供就业和发展经济,再到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中国水产养殖业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设施装备技术、信息技术、遗传育种技术、营养饲料和病害防治技术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努力提高水产养殖业规模化和组织化,促进渔业“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并在新形势下逐渐走向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王磊  李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54-11856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目前人们既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又面对可能存在的粮食危机和潜在的经济风险.在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问题进行阐述下,重点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存在的伦理困境,试图找出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