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是高产作物,茶叶产量的上限随各茶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异。世界最高单产是日本高达268斤。我国亦有不少高产典型,如杭州茶试站4400亩投产茶园平均亩产336斤,其中734亩单产高达520斤;江苏芙蓉茶场110亩茶园平均单产713斤;广东红星茶场最高亩产达1410斤;我省普文农场、勐海茶科所均培育出单产500——800斤的高产茶园。我县城关区回贤一队七五年试种的一亩密植茶园,八三年单产就达335斤,85年到七月十三日止,已收鲜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三年冬,织金县从云南大理县引进粳型“滇榆一号”良种8000斤,种在海拔1040~1850米地区的稻田,共种240亩。除海拔1040米的地区比当地品种减产外,其它地区均获得增产。特别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区比种毛毛谷、冷水谷成倍增产。这充分说明了引种是成功的。一、引种的条件和可行性织金县有稻田17万多亩,分布在海拔1040~1850米的地区,水稻常年总产量徘徊在5000万斤左右,平均亩产300斤左右,是我省水稻单产最低的一个县。造成水稻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的6万多亩稻田,历来种毛毛谷、冷水谷,单产很低,仅200来斤。要提高织金县的水稻产量,必须改变这些地方的  相似文献   

3.
1973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76年起广泛应用于生产,使我国水稻单产增加20%左右,1975年育成粳型杂交稻组合,一般比当地推广良种增产10~20%。但是,由于迄今为止所利用的杂交组合都是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而品种间杂种优势是有限的,因此,近年来新育成的杂交组合增产幅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界普遍认为,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可比其他杂交稻提高单产15%,但需解决籼粳交杂种不育、生育期超亲晚熟和植株偏高三大问题。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在农科讲坛上指出,虽然我国水稻种植面积0.3亿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位,总产量2.0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单产420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但需居安思危的是,我国水稻单产的提高进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自水稻矮化育种成功以来,广东的水稻品种在国内的水稻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将以提升核心种源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本研究利用开发的10,610个多态性SLAF标签,对98份广东省不同时期育成的代表性品种和地方稻种,开展遗传演化、群体遗传结构及主成分分析,发现43份老品种和5份地方稻种的遗传基础较宽,而50份近期育成的新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遗传演化和系谱分析发现,老品种大多数含有广场13、南特号、矮仔占、塘埔矮和竹印2号的血缘,而新品种大多含有IR系列品种、粳籼677、广场矮、中籼3588的血缘。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了外引材料的利用,但忽视了对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这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三系杂交稻的兴起有关。因此,为了确立核心种源的竞争地位,应重点加强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鉴评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国外稻种资源在广东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外引稻种用于杂交育种始于丁颖教授,其中早年育成的竹印2号,至今仍发挥优良的育种效应,衍生出一批高产、抗性好的品种。50年代开展矮化育种,利用国外矮源育成的矮秆良种,使我国水稻品种产生巨大的变革,水稻工作者对如何利用外引种的优良种质,育成适应本地种植的良种做了大量工作,使国外稻种资源对广东的水稻生产和育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展作物科学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明 《作物杂志》2002,18(4):1-6
1 我国作物科学取得的成绩1.1 我国自主地进行了绿色革命,在小麦、水稻等作物中推广了矮秆品种,提高了作物耐密植、耐水肥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作物产量。1.2 化肥、农药、地膜的推广使用。1.3 土壤改良和耕作制度变革。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复种指数,由新中国建立初的120%提高到目前的160%。1.4 杂种优势利用。我国先后在水稻、玉米、高粱、油菜和各类蔬菜上广泛应用杂交种子生产农产品,并在这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1.5 培育了一批品质优良的作物品种,使我国的小麦、油菜、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的品质有了很大改善,提高了我国……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产育种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顾铭洪 《作物学报》2010,36(9):1431-1439
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今后主要应依赖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此,选育单产潜力更高和改进栽培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近几十年来水稻品种改良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对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动对水稻高产育种的讨论和研究。解放以后,我国在水稻育种事业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三: (1) 在利用半矮秆基因sd1的基础上,通过株型改良,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南方籼稻矮化育种上取得了突破;(2) 利用引进品种Balilla通过籼粳杂交和复合杂交,育成了株型挺拔的直立穗株型粳稻品种,并在全国粳稻产区大面积推广;(3) 在成功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基础上,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几十年来水稻改良的历史分析,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是提高大面积水稻产量的关键之一。为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在继续利用sd1等半矮秆基因控制株高的同时,注意提高茎秆的强度和根系的活力。分蘖对于小株作物的水稻来讲,在调节群体结构和提高水稻稳产性上具重要作用。应对分蘖应给予足够重视。千粒重尽管在产量上起重要作用,但粒重过大,对于品质有明显负面效应,因此高产品种的千粒重宜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水稻种植面积、稻谷产量及单产的统计分析 ,试图说明 2 0年来我国水稻生产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成功地进行了又一次稻田种植制度的变革 ,以及变革对我国稻谷种植结构等带来的巨大影响 ,并简要阐明了这一次变革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e杂交稻     
所谓e杂交稻是利用水稻eui(elongated uppermostinternode,最上节间伸长)种质或基因培育的不包穗的不育系和最上节间伸长的恢复系配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杨仁崔教授率先育成了e超级稻长穗颈不育系福esl(原名培矮64esl),并选育出e超级杂交稻”e福丰优11”(原名e两优培九),2004年通过江西省新品种审定,标志着我国e杂交稻进入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矮生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作物高产性状,高产机理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愈加深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培育理想株型已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株高是高等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植株过高容易引起倒伏而减产,而矮生植株抗倒能力强,高产,因而矮化育种对培育理想株型十分重要,矮生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高等作物矮生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特别是对水稻、小麦、玉米、黄瓜、西瓜和番茄等主要作物矮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分子标记、矮生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价,分析了激素对高等植物矮生突变体的调控,提出了高等植物矮生资源的利用和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高等植物矮生性状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水稻种植面积、稻谷产量及单产的统计分析,试图说明20年来我国水稻生产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成功地进行了又一次稻田种植制度的变革,以及变勒对我国稻谷种植结构等带来的巨大影响,并简要阐明了这一次变革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作物超高产育种的新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单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育种方法的改进.矮化育种、杂优利用的成功就是育种进程中两次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飞跃.并因此而促进了化肥工业和种子经营业的兴起.为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已经提出超高产有种的设想,已有的设想包括高光效育种、理想株型育种等主要内容.理想株型有种在玉米的育种实践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紧凑型或半紧凑型玉米已成为目前杂交税的主要类型.而在其它作物上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有种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为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超高产有种的新设想,这些新设想包括:利用无融合生殖特性实现远缘杂优利用、胚乳杂种优势的利用,果实在感优势利用三个方面.1远缘杂优利用目前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上已经实现杂交化,但杂种优势的利用目前还仅限于种内品种间.根据杂种优势理论,亲缘关系越远其杂种优势越强.但要利用亚种间、种间甚至局同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目前尚有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包括由生殖隔离造成的杂交不结实或杂种不孕,以及远缘野生种不良野生性状的带入等.虽然在小麦和水稻上已经发现了可用于克服种间杂交不结实(小麦)和用于克服亚种间杂种不孕的亲和性基因(水稻).但要成功利用这些基因来实现小麦种间和水稻他使亚种间的远...  相似文献   

14.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当前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的最有效途径.水稻、玉米和油菜已经普遍实现了杂种优势利用,而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缓慢.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是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为小麦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夹黄田又名黄昏田,是我县的低产田之一。一般水稻亩产二、三百斤,严重的亩产只产几十斤,甚致颗粒无收,严重影响我县水稻单产的提高。为了提高夹黄田的产量,近几年来,我们以兴隆公社为重点,对全县夹黄田的成因、特点、低产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改良措施。通过一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稻育种科学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50年代的水稻矮化育种,引发了60年代波及世界的“绿色革命”。70年代,“三系”杂交水稻的育成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彻底改变了“自花授粉作物不能利用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80年代,利用光敏核不育系的“两系”杂交稻育种把水稻推向了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高度。我国的水稻花培育种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杂交育种是提高作物产量最成功的技术之一,而杂种优势的利用是作物杂交育种中最重要的遗传学基础。目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杂交水稻的生产与发展促进了世界的粮食安全。虽然杂种优势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在杂交水稻育种实践中也时常发现生殖障碍和杂种劣势的现象。水稻生殖障碍和杂种劣势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完善作物杂交育种理论和揭示品种本质的一个课题,本文简要综述了水稻生殖障碍类型及成因,并着重介绍了水稻杂种劣势的概念、类别、遗传特性以及杂种劣势基因分布和定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众所公认的高产作物,它产量的迅速提高,应归于自交系间杂交优势的利用。实践证明,玉米单产提高的因素30%来源于杂交种的作用,70%来源于栽培技术。只要杂交种选用得当,良种良法结合得好,在同等条件下比一般品种平均每亩可增产100斤,高的可达150斤,甚至更多。玉米杂交优势的利用,明显超过了其它作物的增产幅度。  相似文献   

19.
准确的费率厘定对推动农作物保险发展至关重要,它将有助于实现作物保险“农民买得起、保险公司赔得起、政府补得起”。通过使用正态分布、卡方分布、Weibull分布、Logistic分布、Gamma分布、极小值分布和非参数核密度分布等7种模型对福建省水稻单产的概率分布进行了拟合,并对应地厘定了水稻单产保险的纯费率。并利用经验费率法厘定了水稻单产的纯费率。最终在获得8个纯费率估计值的基础上,应用算术平均厘定费率方法,求得福建水稻单产保险纯费率为1.2922%,据此计算了福建水稻单产保险的费率。结果能为开展福建水稻区域产量保险厘定费率时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们大队是个纯棉队,有一千一百亩棉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到一九七三年,棉花产量连续十二年超《纲要》,每年平均单产一百三十四斤。一九七四年,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种棉,认真推广“密、矮、早”的先进经验,较好地解决了棉花生产中的一些矛盾,夺得了大面积高产,单产达二百零四斤,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六十八,实现了单产、总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贫下中农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