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继锋  范崇辉  慕芳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116-118,136
通过对陕西省长武县苹果产业的实地调查,分析了长武苹果生产的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①调整品种结构,稳定栽培规模;②抓好果园管理,提高苹果质量;③推行标准化生产,同国际市场接轨;④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苹果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了做大做强临沂市苹果产业,使其在振兴乡村经济中产生更大的效益,在调查临沂市苹果种植区域、生产管理、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临沂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科技支撑能力不够强、机械化水平比较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并从推进苹果园区转型升级、研究并推广现代栽培模式与配套技术、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与产业化经营水平4个方面提出了临沂市苹果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对策,以期为提升临沂市苹果整体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苹果出口标准先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出口近年来也呈持续增长趋势。就我国产业规模来看,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乃是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比较苹果中外质量标准,既能发现差距,也有利于增强我国苹果质量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2012年山西省苹果主产地市场变化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山西省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2012年山西省苹果产地市场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产地苹果市场变化的几项建议:稳定面积,适当发展,调整结构;增强贮藏加工能力,延长苹果产业链;加大发展矮砧密植栽培果园,提高果园科技水平;增强苹果品牌意识,推进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三优”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就开始学习和借鉴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苹果栽培模式,创建了适应我国的苹果栽培模式—"三优"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此种栽培模式具有树冠矮小,结果较早、易于通风、优果率高、便于机械化作业,省工等优点,产生的经济效益高,栽培优势明显,所以加快推广"三优"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是河北省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夏苹果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栽培品种糖度、酸度的测定,以及近几年引进栽培的高酸品种的洲定、栽培管理等研究,确定了高酸苹果的划分标准与原则,确定了品种最佳加工期和采收期,以及今后苹果产业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威海市致力于推动现代苹果产业发展,探索适合胶东地区的现代果园栽培管理技术。本文主要阐明了威海传统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现代果园品种砧木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江苏丰沛地区红富士苹果产销出口创汇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苹果栽培面积至2005年底达6.6万hm^2,产量为61.5万t,在全国排位第八,为苹果生产大省,也是江苏果树栽培面积最大的一个树种。江苏苹果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其中丰县和沛县两个县的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达4.2万hm^2。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全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迅猛上升,丰沛地区红富士苹果种植比较效益下滑,作为曾多次获得全国优质果评比优秀奖的丰县、沛县红富士苹果,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也就是说必须提高红富士苹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红富士苹果的品质,加强苹果产后处理、包装、营销和苹果消费市场的开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挥红富士苹果产业优势,推动苹果出口,确保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苹果适生区西移北扩的背景下,位于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交叉地带的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迎来了苹果产业发展的春天,苹果产业已被定位为榆林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预计2025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为了促进区域苹果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采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性的分析了区域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威胁与机遇。基于SWOT分析和综合分析,提出了榆林苹果产业发展SO策略、ST战略、WO战略和WT战略,提出了重点发展南部丘陵区与探索北部风沙区、适度扩大栽培规模与重点提升品质、品系以富士系为主与多品系为辅、市场以北方市场为主与南方及海外为辅、消费者以中青年为主与儿童老年为辅等产业发展定位,以期为榆林市山地苹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苹果优质丰产的前提是适于本地区的建园和适当的栽培管理技术。本文作者主要针对石河子垦区冷棚苹果幼树当年建园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苹果省力化栽培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苹果产业发展新形势,简述了国内外苹果栽培现状及省力化栽培水平,从栽培制度、品种配置、机械应用水平等5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问题,论述了矮化砧木集约栽培、果园机械、果园生草制度、改良品种布局、标准化栽培模式等6项省力化栽培措施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及经济效益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运用2001—2010年数据,测算出烟台苹果产业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与陕西、山西、河南和辽宁等苹果主产区的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对比,总结烟台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发现,果园立地条件差、品种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是造成烟台苹果产业比较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发展品种多样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加强标准化管理等措施来提升烟台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苹果大发展时期,山东省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90%以上的果园是按照此栽培模式建立的。此种栽培模式虽然对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乔砧密植树体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上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已不能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对承德地区国光苹果产业基础、市场前景的展望、环境的特殊性、市场效益进行分析,提高果农果园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对大面积发展国光苹果也指出了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方向。介绍了国光苹果栽培经营技术要点及建园前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玉风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35-135,169
茶油是优良的有机和绿色食用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特介绍油茶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包括立地选择、整地、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产品供给市场变化,当前静宁苹果产业面临发展后劲不足、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市场营销比较滞后、品牌价值不高、规避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本文提出以质量为核心,以品牌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向质量效益、向集约发展、向高效市场对接,向有机果品、向现代果业转变的步伐,着力奏好苹果产业提质、强牌、促销"三部曲"。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铜山县利国镇于1997年秋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美国8号苹果进行栽培,经几年的观察表明:该品种成熟早,病虫害少,果个大而整齐.色泽艳丽,品质优,丰产,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品种。该品种在苏北地区发展具优势,因苏北是苹果生长发育的南缘,在苏北苹果适区发展早熟美国8号苹果。较北方苹果产区栽培的早熟苹果能提早上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8.
苹果是温带性的水果是新疆林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犁地区有充足的水源,适宜的光照,足够的养分。因此也是适合苹果生长的地方之一。首先要明确本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趋势。弄清楚当前苹果产业发展的状态和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做出相应的措施。目前伊犁苹果栽培的技术不够先进,管理的方式也不正确,再加上病虫害对苹果的危害和施肥方式的不恰当。导致了苹果产量的减少。苹果产业成下降趋势。所以下文就提出了苹果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使伊犁苹果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登区是山东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生产的苹果品质出众,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近年来,文登区紧紧抓住撤市设区的大好机遇,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引导,果业机械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技术推广普及率、苹果产量质量稳步提高,苹果产业正逐步由传统模式向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转型升级。针对文登区现代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栽培模式、品牌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盐源苹果自1958年引种试栽发展至今已历55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盐源县始终坚持扩规模、抓管理、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苹果这一特色优势果品产业,集聚人力、物力强势推进,苹果产业对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使该产业继续健康发展,为县域经济持续作出贡献,必须把握市场动向,按产业发展规律,创新思路和手段,立足县情,认真思考切实可行的对策,方可再铸盐源苹果辉煌。一、盐源苹果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基础初步形成,苹果适宜区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县苹果总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