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一龄草鱼种培育过程中,因水质、饲料等凶素易引发营养性疾病肝胆病。尤其是高密度、以精饲料为主的养殖塘口更易发生此病。近年来有发病重、发病期延长之势,广大养殖户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5.
6.
7.
多年来,在我国许多淡水养殖地区较普遍的流行了鱼类孢子虫病,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在2001年夏季北方及长江流域有些省份出现气候长期干旱情况下,它的病情来势凶猛,流行面更广。例如在东北地区该病原发生限于辽中区域,现扩大到辽阳、营口,江苏省扩至兴化、金湖、盐城及浙江省的湖州、萧山、余杭等许多养殖场皆严重的暴发病。加之它常表现集约性侵袭蛀生于各种鱼类体表鳃、鳞、鳍及体内肠道、腹腔、肝胰、脾肾及脑等各部组织,从而诱发烂鳃、赤皮及出血性病等。病鱼的死亡率一般可达60%,有时甚至全军覆灭。这对进一… 相似文献
8.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容易暴发。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处于发育早期,对药物最敏感,此时用药可保证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同时,鱼种、成鱼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积极做好春季鱼病预防工作,可减少鱼病的发生,如防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今年在本地尤其以粘孢子虫病为重,此病可导致鲤鱼、鲢鱼、鲫鱼等死亡率达50%以上,造成不小的损失。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较多,均应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慎重用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平望水产养殖场的内塘以养殖大规格鱼种为主。历年来在鱼种培育阶段常常会出现多种鱼病,其中以孢子虫病的威胁最大,不但危害花、白鲢,并且危害鲤、鲫鱼,据检查,有80%以上的鱼种不同程度地寄生了粘孢子虫,鲤、鲫鱼鱼种有2%左右已形成孢囊。为此,我们从1978年开始对孢子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经四年来的实际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现将一些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德国镜鲤具有体形美、色泽好、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易捕捞等优点,尤其是网箱养殖德国镜鲤出口韩国,经济效益高,已成为水产养殖者喜爱的优良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底9月初,我区北蔡一近3亩垂钓鱼池,存塘异育银鲫发生粘孢子虫病。该病来势较猛,发病急,几天之内就使异育银鲫失去商品价值,其发病率之高是罕见的。最初养殖户不知是何原因引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死鱼,心急如焚,自备的常用驱杀虫药、消毒杀菌药经使用均不见效。经现场调查取样与门诊初复诊,确渗为粘孢子虫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5天后病情得以控制,鱼体逐渐恢复健康.池鱼产生摄食行为.上钓率逐渐提高,垂钓业务恢复正常,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鲤鱼粘孢子虫是网箱养鱼中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疫病之一,病原来自外地苗种携带,后寄生到螺蛳幼体上,寄生大量粘孢子虫螺蛳幼体在水中漂浮被鱼摄食后,引起肠道粘孢子虫,也可感染鳃组织和体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5.
<正>粘孢子虫种类繁多,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养殖鱼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粘孢子虫病的危害。近年来粘孢子虫病对鲫鱼的危害特别严重;随着鲫鱼在全国养殖范围的扩大,其呈日益加重趋势。粘孢子虫在鲫鱼喉 相似文献
16.
正乌鳢(Channa argus)隶属于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才鱼、生鱼等。因其营养丰富、鱼刺较少深受百姓喜爱,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是淡水养殖业中的名特优品种。乌鳢属于底栖型鱼类,自然条件下靠捕获水中活的鱼虾为食。辽宁地区的乌鳢养殖主要依靠驯化、投喂冰鲜饵料鱼,而非动物内脏下脚料,养殖出的成鱼味道更加鲜美。近日,笔者跟踪服务沈阳市辽中县一户乌鳢养殖池塘,每天有几尾零星死亡,现场调查发现部分黑鱼爬边,不上料台吃食,遂 相似文献
17.
异育银鲫足利用多倍体技术培育出的鲫类新品种,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逐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养殖对象。但是,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疾病越来越多,并且已经成为该品种养殖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中粘孢子虫病是异育银鲫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淡水养殖区域,粘孢子虫病发病率逐年增长。该病常表现为虫体侵袭鱼类的肠、肝。肾、脑等组织,或寄生于鱼类体表的鳃、鳞、鳍等部位,有的集中于鳃部近眼端,从而诱发烂鳃、赤皮、出血等疾病。病鱼特征表现为拒食,死亡率极高,给淡水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 鱼类粘孢子虫病历来是国际上公认的顽疾之一,至今仍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放养前彻底清塘,使用药物有生石灰、高锰酸钾等高氧化物,苗种下塘前使用20~30ppm高锰酸钾浸泡10-20分钟;其次,在养殖期间饲料中经常添加免疫多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几十年来的南苗北运和养殖密度的逐年加大,许多北方过去没有的鱼病也在我省逐步蔓延开来。笔者从事水产工作二十多年,专项从事鱼病防治工作也有近十年历史,深感到鱼病防治的好坏是当前影响我省渔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2日,密云县溪翁庄镇尖岩村一养殖户所经营的垂钓池中鲤鱼发生死亡现象,并送来病鱼3尾到北京市密云县水产服务中心鱼病室进行诊断。现将此次鱼病诊断和防治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