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透翅蛾是为害葡萄枝杆的重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轻者造成断枝减产,重者可导致死树毁园。长期以来,群众反映该虫难以防治。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没有掌握成虫的羽化产卵时期,并在这一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把初孵幼虫大量消灭在蛀杆为害之前。葡萄透翅蛾一年只繁殖一代,但不同地区的成虫羽化、产卵及幼虫孵化时期差异很大。在我国南方  相似文献   

2.
苹果小卷叶虫(远东卷叶虫),除了为害苹果、梨、桃等果树外;还为害柳树、刺槐等用材林及花生等作物。过去我们只注意防治食心虫,对苹果小卷叶虫的防治重视不够,所以几年来小卷叶虫为害严重,好果率很低。1969年在会文大队,小卷叶虫为害,虫果率高达45.3%。我们遵照毛主席“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的伟大教导,从1970年开始,对苹果小卷叶虫的为害时期、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通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基本上控制了该虫的为害,1971年会文大队苹果虫果率压低到1%以下。我们防治苹果小卷叶虫的体会是: …  相似文献   

3.
脐橙果实套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脐橙果实套袋 ,可显著降低农药残留量 ,减轻药斑、风斑、病斑、虫斑和日灼斑等为害 ,使果实表皮光滑细腻 ,着色均匀 ,外观质量明显提高 ,商品果比例高 ,是生产绿色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部分果农在拆袋时发现 ,袋内果实受柑桔溃疡病、红蜘蛛、锈壁虱和介壳虫等病虫为害严重。笔者为此作了一些调查。1 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套袋前喷药不规范 脐橙果实套袋前 ,要求进行彻底、全面的药剂防治 1~ 2次 ,重点防治柑桔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溃疡病和炭疽病等。而有些果农喷药时未能做到周到、仔细 ,草草喷药后就套袋 ;有些是喷药后没有及时套…  相似文献   

4.
多毛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毛小蠹是核果类果树毁灭性的蛀干害虫,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1年发生2—3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被害部树皮下的子坑道内越冬,世代极不整齐。对此虫需采取清洁田园、饵木诱杀减少虫源,树冠喷药消灭成虫,树干涂药防止成虫蛀孔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梨木虱活动猖獗,严重为害果树生产,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梨木虱的防治,进行了多次对比试验,总结出如下防治措施。1清好园俗语说:春灭一只蛹,夏灭万只虫。可见清理果园、消灭越冬虫源是防治病虫害的一个关键。1)清理园内病虫枝、叶。结合修剪去...  相似文献   

6.
加强桃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准确掌握该虫的发生时期及发生数量,以便指导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工作,尽可能地把害虫消灭在为害之前。其具体预测预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梨园放置梨小食心虫诱捕器一是做虫情测报用,为喷药放置找出关键期,减少喷药次数;二是果园放置数量较多的诱捕器,直接诱杀梨小食心虫雄虫,达到零农药绿色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桃小食心虫是一种重要蛀果害虫,为害苹果等类果树,在西北各省(区)普遍发生,并作为主要病虫害加以防治。但在一些苹果发展新区,由于缺乏治虫经验,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仍不得要领。防治该虫的原则是地面防治和树上防治相结合,辅以必要的人工防治。现仅就树上防治谈以下措施。 1.防治时机  相似文献   

9.
柑桔芽瘿蚊(contarinia sp)属双翅目瘿蚊科,是柑桔春梢上一种新害虫,该虫每年发生4代,基本上是每年1~4月份的各月发生一代。以幼虫钻入柑桔嫩芽生长点为害形成虫瘿,被害芽不能抽梢生长,对产量影响很大。由于此虫在土面越冬、越夏和化蛹,并且繁殖迅速、世代重叠,很难掌握成虫活动期,所以树冠喷药防治难度很大(成本高、防效不理想)。1991年12月在柑桔园用甲基异柳磷防治柑桔芽瘿蚊试验,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 Busck)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樱桃、李、山楂等。近年来,其发生为害程度越来越重。在不套袋的梨、苹果园,一般虫果率为30%~40%,严重的果园,即使10~15 d打1次药,虫果率仍在85%以上。目前,生产上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措施是化学防治。由于该虫是钻蛀性为害,卵孵化盛期很难预测,防治适期不易掌握。频繁用药或高浓度施  相似文献   

11.
芽萌动期喷药防治桃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是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防治不当常造成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及果实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上果农在展叶开花后喷药防治此虫,每年喷3、4次药仍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芽萌动期喷药杀灭越冬卵孵化的若虫对控制桃蚜为害的效果怎样呢?1990年、1991年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根据桃小食心虫越冬人上规律,1988年我们在黄军营苹果园,于采果后结合施基肥,将距树干1.5m范围内深10cm的表土全部铲起,掺入碳酸氢铵后,再埋人80cm深的施肥沟底部。1989年在未对桃小进行防治的情况下,到8月20日调查,虫果率仅1.5%;而曹满城园片里喷药4次,8月17日调查虫果率仍达30%~53%。黄军营果园1989年由于采果延误未进行深埋表土,到1990年6月发现桃小为害时,在树盘下喷施300倍辛硫磷乳剂,喷后立即浅锄并覆盖20cm厚麦秸遮光保湿(以提高防治效果),虽然防治已晚,但到8月23日调查,虫果率仅为5%~7%;而曹满城园片虽树上喷药5次,虫果率仍达23%…  相似文献   

13.
1981~1990年在山东省五莲县街头镇 43个村的2万亩苹果园中进行了性激素监测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主要经验是:①应用性激素,监测防治桃小食心虫,在虫果率6%以上的果园中要年年进行测报,不可间断。实践表明,采用性激素测报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使用简便,费用低,效果明显。②采用诱杀法或迷向法必须在虫果率5%以下的果园中应用,方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③在雄成虫出现高峰后 6~7天,田间卵果率达到 0. 5~1%防治指标时,进行树上喷药防治效果最佳。④在苹果中、晚熟品种中,越冬代成虫在国光园发生量比金冠园大2倍,而第一代…  相似文献   

14.
<正> 林蒂虫是为害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因其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如1990年我县29万株柿树减产500多万公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今年柿蒂虫又普遍发生,数量大,来势猛;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积极防治,基本上控制了为害,全县柿果总产达到1000万公斤左右,同常年总产量持平。现将我们进行柿蒂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一、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柿蒂虫,又叫柿实蛾,俗称柿烘虫,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老树皮缝内、树冠下杂草、土石缝内或柿蒂上做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5月中旬,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幼果。据多年观察,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  相似文献   

15.
<正>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梨、桃、山楂等果树的主要害虫,目前生产上十分注意对该虫的防治。但对桃小食心虫进行树上喷药防治有不少弊病,首先是杀伤天敌严重,如喷布对硫磷、菊酯类等广谱性杀虫剂,引起叶螨类大发生,造成黄叶甚至落叶。据几年来的连续观察,注意保护天敌的果园,叶螨类发生数量(密度)较少,每叶在5.7~9.5头以下,果树基本上保持青枝绿叶,而喷布上  相似文献   

16.
<正>苹果棉蚜是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他们为害的地方常形成一个类似棉花团的东西,将其身体保护在团内,因此一般的喷药方法很难将药液接触到害虫的虫体上,是一种比较难以防治的害虫。但日光蜂可将其从保护物中驱出或直接在其保护物上寻找合适的地方将卵产于虫体内,其对蚜虫寄生率可高达80%~90%。  相似文献   

17.
河北三河市美国白蛾防治技术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在河北省三河市1年发生3代,主要为害杨树、椿树、榆树、桑树等。防治美国白蛾的主要措施包括:人工挖蛹、灯光诱杀、人工剪网、绑草诱虫、地面喷药、飞机喷药、人工释放天敌周氏啮小蜂等。同时,采取政府主导,重防1代、科学防治2、3代,群防群治,专业技术培训等策略,才能有效的控制疫情,防治工作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 梨纹古丁虫(Coraebs ruhi Lin)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我场梨树上于1977年发现此虫为害。它破坏梨树的输导组织,削弱树势,甚至造成枯枝和死树,严重影响产量。为了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从1980年至1984年进行了四年多的田间观察、室内饲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田间防治工作,基本上控制了该虫的继续为害,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柿是山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近年来,由于柿蒂虫、草履蚧壳虫等害虫的严重为害,常使柿果严重减产,部分柿树树势明显衰弱,多枝结果柿树不能正常生长.为此我县重点进行了柿树虫害的防治工作,基本控制了为害,认为休眠期彻底消灭柿树害虫的越冬卵或幼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农业防治法就是在掌握果树栽培管理措施与病虫发生为害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生态环境因子,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抑制病虫生长繁殖,直接或间接消灭病虫,提高果树抗病虫的能力,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由于农业防治经济、简便,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