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迅速形成,畜牧业在我国部分地区以成为支柱产业,从而对猪的许多疫病、疫情,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刻不容缓。其中仔猪腹泻是影响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仔猪死亡率一般在15%~25%之间,2周龄以内约占26%,4周龄约占16%,断奶前后因腹泻死亡的约占49.11%。可见仔猪腹泻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仔猪腹泻还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为了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现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看法经验和防治措施与广大畜牧界的朋友们共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养猪应重视猪场和猪舍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卫军 《中国猪业》2009,4(3):62-63
养好猪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品种、营养、环境、管理、防疫。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环境、品种、营养、防疫被称为四大技术限制因素,有资料表明.畜禽生产力10%-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可见环境对养猪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控制不当不仅生产潜力无法发挥,而且是许多疾病的诱因。当前,我国小规模生产或庭院养殖所占的比例依然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3.
范英  王世林 《饲料工业》1994,15(4):25-26
苦菜是一种野生植物,有消署、降温、清热、解毒、防治疾病等功能,苦菜干物质占29.8%,粗蛋白占14.6%~23.3%,含有18种氨基酸及钙、镁、磷、硅、铁、硒等微量元素。据试验鸡饲料中添加4%~6%,猪饲料添加7%~9%苦菜粉,牛羊反刍动物添加25%~30%苦菜粉,不仅节省粮食,减少饲料成本,且肉、奶、蛋未有异味与品质降低,畜禽未发生消化系统疾病现象。试验期内喂苦菜青贮饲料蛋鸡生长快、产蛋多,能提高畜禽抗病率、受精率,畜禽成活率高。据介绍先提取苦菜中未知因子做添加剂,再用烘干物作青饲料效果更佳。本试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长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料》GB5916-86标准为依据,其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蛋鸡饲料中苦菜的最佳用量和科学依据,以便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苦菜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兽医防疫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些重大的烈性畜禽传染病,如牛瘟和牛肺疫已被消灭;炭疽、马传染性贫血、猪瘟、布鲁氏菌病和鸡新城疫等已被基本控制;从而为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如近年来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的禽病疫苗,每年约使家禽减少死亡20%以上,由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0亿元以上,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我国的畜禽疫病防治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畜禽疫病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继续开展畜禽重大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也由于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猪的疫病仍比较严重,由于疫病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造成养猪场的严重亏损和倒闭。近几年我国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对疾病的控制也越来越难。据调查估测,猪传染病占总发病率72%以上,死亡率约为8%~12%。本文就2005~2007年吉林南部地区猪病发生情况及对策进行了调查,并对猪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疫病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畜禽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区畜禽重大传染病已经基本控制,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逐步建立起了有序的畜禽疫病防控体系,较好地控制了一些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畜禽传染病,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消毒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消灭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保证畜禽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使畜禽生活在洁净的环境中。目前在许多养殖场(户)中.一方面消毒意识不强,常常忽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滥用消毒药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鸡常发多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历来采取的对策是:通过预防接种.结合兽医卫生综合防治措施失达到预防目的。随着我国商品牧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一些常见禽病不断出现。当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仍然是传染性疾病.约占禽病的75.21%.非传染性疾病只占24.79%。这就要求我们在防制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当地主要疫病流行情况和特点.不断调整完善饲养畜禽金周期内主要病毒性疫病的免疫程序.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主要病毒性疫病的发生。一、鸡新城疫传统的鸡新城疫免疫可有两种程序:一种是以活疫苗进行免疫;即在0~60日龄期间…  相似文献   

9.
畜禽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的有力武器,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畜禽疫苗的研究日新月异.种类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畜牧养殖业中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为使广大养殖业技术人员全面了解畜禽疫苗的作用,更好地控制畜禽传染病,综合我国畜禽疫苗的研究情况及发展动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水肿病的疫情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10年来在井研县境内各地的25~60日龄仔猪中广泛发生,甚至个别120日龄猪也可发病。据全县调查统计,仔猪水肿病感染发病率为12.7%~567%,死亡率占存栏仔猪的5.4%~28.1%,占发病仔猪总数13.3%~85.1%,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控制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减少仔猪死亡,笔者于1994年一1997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仔猪水肿病发病情况、发病原因、流行特点、病原诊断、【l$床症状、剖检变化、死亡率及经济损失等综合调查与防治工作,已有效控制了该病发生,取得了显著效果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兽医技术发展迅猛,不但可以对重大畜禽传染病进行控制,逐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的动物疫病控制机制.通过该机制,可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但是,随着饲养环境逐渐变得恶劣,动物性饲料被大力推广,而且现在家禽的数量增加速度也很快,很多畜禽传染病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威胁,鉴于此,本文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畜牧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32%,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畜禽传染病作为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兽医科学技术研究中居首要位置。畜禽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畜禽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对畜牧生产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尽管我们采取了多种防制措施 (如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定期预防接种等 ) ,病毒性传染病仍不断发生 ,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好畜禽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我们进行了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 ,认为中西兽医结合是今后防治畜禽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和方法。1 西兽医防治病毒性疫病的优缺点1.1 预防加强环境消毒和定期预防接种是西兽医学预防畜禽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它通过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 ,切…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已逾1.3万亿元,饲养畜禽总数达150~170亿头(羽),2007年我国动物保健品总产值为150~180亿元,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3%,约占世界动物保健品总产值的11.9%,14.3%。截至2007年末,全国通过GMP认证的动物保健品企业为1400多家,其中67家为生物制品企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县养殖业仍然是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这种养殖结构给畜禽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威胁。农村防疫工作不尽人意,某些畜禽疾病时有发生和流行。我们对本县15个乡镇417户作调查,普查1849头生猪,传染病死亡39头,占2.1%,普查6018羽家禽,传染病死亡1155羽,占16.19%,普查1249只兔,  相似文献   

16.
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接种是保证畜禽健康生长,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免疫应答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免疫保护效果受畜禽群体、疫苗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认真研究影响畜禽免疫应答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对于提高畜禽的成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1全面搞好畜禽疫病防治监测工作畜禽防疫工作是养殖业生产的有力保障,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还需要广大养殖户的广泛参与,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防疫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过去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已被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替代,而大型畜禽场对传染病的控制较难,且存在长期或不定期发病的可能性。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增加,各种畜禽饲养密度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杨树皮类脂(PoplarBarkLipoid)是从杨树皮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饲料、医药、肥皂和化妆品工业。杨树皮类脂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明显促进畜禽生长、发育,防治畜禽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添加量小、成本低、剂型好、使用方便、安全无毒等优点。杨树皮类脂广泛存在于杨树皮中。约占绝干杨树皮的6%~8%。不同树种的杨树皮的化学组成有所不同,同一树种,嫩皮和老皮的化学组成也不同。例如,I-69型(PopulusdeltoidesBartr.)的树皮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  相似文献   

19.
1畜禽疫病造成的损失与原因近年来,福州市兽医站对各县(市)区畜禽死亡率抽样调查结果:猪死亡率在哺乳和育成期为7.5%,肥育期为1.8%;禽的死亡率为18%;牛死亡率为2.5%;羊死亡率8%。初步统计,全市每年因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由疫病造成畜禽生产性能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和饲料浪费等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畜牧业产值近10%。其原因:1.1畜禽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发展,引种频繁,缺乏防病的有效措施,没有较完善的疫病监测手段,造成密集型饲养暴发传染性疫病。1.2部分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在流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幼犬生长的关键时期是哺乳期(1.5月龄)、断奶期(1.5~2月龄)、传染病多发期(2~6月龄)3个阶段。对某犬场1998~2004年繁育情况进行统计,共繁育幼犬305头,死亡35头,死亡率11.47%。哺乳期(尤其出生1周内)死亡25头,占死亡总数的71.4%:断奶期死亡5头,占14.3%;传染病多发期5头(不是死于传染病,而是死于意外事故),占14.3%。为了提高幼犬的成活率,养好幼犬,现将笔者的体会和做法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