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了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不同用量与常用药剂三唑磷、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效果比三唑磷、毒死蜱效果好,且在稻纵卷叶螟虫龄不整齐情况下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不同用量与常用药剂三唑磷、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效果比三唑磷、毒死蜱效果好,且在稻纵卷叶螟虫龄不整齐情况下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在水稻上使用中低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以清水为对照,使用40%辛硫磷、20%三唑磷、30%唑磷·毒死蜱和1.8%阿维茵素4种农药进行田间比对试验.结果显示,1.8%阿维菌素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30%唑磷·毒死蜱,40%的辛硫磷和20%三唑磷防治效果较差,不宜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80mL/667 m2防效分别为75.82%;100mL/667m2,85.53%;120mL/667m2,87.43%;480g/L毒死蜱60mL/667 m2,防效为79.02%,20%三唑磷EC120mL/667 m2,防效为74.91%。分析结果显示25%毒死蜱.三唑磷防治水稻二化螟与对照药剂480g/L毒死蜱、20%三唑磷EC无显著性差异。25%毒死蜱.三唑磷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较好药剂,其防效较高,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5.
试验表明,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80mL/667 m^2防效分别为75.82%;100mL/667m^2,85.53%;120mL/667m^2,87.43%;480g/L毒死蜱60mL/667 m^2,防效为79.02%,20%三唑磷EC120mL/667 m^2,防效为74.91%。分析结果显示25%毒死蜱.三唑磷防治水稻二化螟与对照药剂480g/L毒死蜱、20%三唑磷EC无显著性差异。25%毒死蜱.三唑磷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较好药剂,其防效较高,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80mL/667 m2防效分别为75.82%;100mL/667m2, 85.53%;120mL/667m2, 87.43%;480g/L毒死蜱60mL/667 m2,防效为79.02%,20%三唑磷EC120mL/667 m2,防效为74.91%.分析结果显示25%毒死蜱*三唑磷防治水稻二化螟与对照药剂480g/L毒死蜱、20%三唑磷EC无显著性差异.25%毒死蜱*三唑磷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较好药剂,其防效较高,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7.
研究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0%联苯菊酯乳油、45%毒死蜱乳油、15%阿维.三唑磷乳油四种化学农药在茶叶上农药残留的残留动态变化及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施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10%联苯菊酯和15%阿维.三唑磷处理防治效果达极显著水平,施用45%毒死蜱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在茶园中施用杀虫剂时,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联苯菊酯两种低毒低残留农药,茶园里慎用毒死蜱和三唑磷。  相似文献   

8.
为商品化酶抑制-比色法快速检测试剂盒的选择提供依据,采用6种商品化酶抑制-比色法快速检测试剂盒对甲胺磷、毒死蜱 、甲基对硫磷、三唑磷进行5个浓度水平的检测比对试验,比较各试剂盒对4种农药的灵敏度。结果表明:6种试剂盒对4种农药的灵敏度均不同,测试时取用3mL的提取液和取用2.5mL的提取液根据农药的不同和试剂盒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6种试剂盒测定甲胺磷、毒死蜱、甲基对硫磷、和三唑磷的半抑制浓度均大于3mg/kg,大于国家限量标准的规定(甲胺磷0.1mg/kg、毒死蜱1mg/kg、甲基对硫磷0.02mg/kg、三唑磷0.1mg/kg),建议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对抑制率≥10%的样品进行复检,同时上色谱质谱进行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9.
储藏和加工方式对稻谷中毒死蜱和三唑磷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稻谷加工方式和储藏方式对稻米中毒死蜱和三唑磷残留动态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检测稻米中的毒死蜱及其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3,5,6-Trichloro-2-pyridinol,TCP)和三唑磷残留,分析碾磨、蒸煮、发芽加工以及储藏温度(37和4℃)对毒死蜱和三唑磷残留量的影响。[结果]毒死蜱及其代谢物TCP、三唑磷等农药残留多数分布在米糠层;短时间的蒸煮无法明显降低稻谷中毒死蜱的残留量;发芽稻谷中毒死蜱及其代谢物TCP、三唑磷的残留量显著低于未发芽稻谷;在37℃储藏条件下,毒死蜱的降解方程为C=0.899e~(-0.005t)(R~2=0.855 6),半衰期为138.6 d;三唑磷降解方程C=0.768e-0.009t(R~2=0.822 8),半衰期77.0 d,近似满足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在4℃低温储藏条件下,稻谷中毒死蜱和三唑磷的残留量变化不大。[结论]碾磨和发芽加工有利于降低稻谷的农药残留量,低温储藏稻谷不利于残留农药的降解。研究可为稻米加工过程的风险评估以及开发稻米中农药残留的消解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同柱条件下,丙溴·毒死蜱30%乳油中丙溴磷和毒死蜱分离测定方法,为企业生产的质量控制及质检机构提供参考。[方法]以5%OV一101色谱柱固定相,邻苯二甲酸双环酯为内标物。利用FID检测器通过程序升温方法对丙溴·毒死蜱30%乳油中2种组分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结果]丙溴·毒死蜱30%乳油中2种组分及杂质得到了有效分离,丙溴磷和毒死蜱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90、0.054;变异系数分别为0.49%、0.43%;回收率为98.88%~102.51%、99.13%~101.93%;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7。[结论]该方法测定丙溴·毒死蜱30%乳油2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分离效果好,准确度、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符合定量分析要求,是一种可行、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连友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180-180
20%辛唑磷.三唑磷EC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果表明:20%辛唑磷·三唑磷EC1500ml/hm^2,药后3d、10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9%、80.51%。  相似文献   

12.
20%辛唑磷.三唑磷EC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果表明:20%辛唑磷·三唑磷EC1500ml/hm^2,药后3d、10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9%、80.51%。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甘薯绿色产业的发展,减少高残留农药的施用,研究40%氧乐果乳油、30%辛硫磷微胶囊剂、25%毒死蜱微胶囊剂、30%三唑磷微胶囊剂4种药剂对防治甘薯地下害虫和茎线虫的效果.结果显示,以30%三唑磷微胶囊剂(用量15 kg/hm2)的防治和灭杀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林地土壤养分、盐分的累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盖度C≥70%( HC)、50%≤C<70%( MC)、30%≤C<50%( LC)和无林地( NL)4种林地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土壤养分和盐分在0~100 cm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4种盖度林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均不高,仅有2.70~6.90 g· kg-1。土壤中全效氮、磷和速效氮、磷、钾质量分数与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01),且全氮、全磷质量分数与有机质质量分数的比值相近(0.0330、0.0332)。 HC、MC、LC和NL林地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表聚现象明显,其中,土层深(H)0<H≤20 cm中速效磷质量分数分别占其他土壤剖面的28.2%、40.5%、40.5%和33.2%,速效钾分别占41.8%、30.1%、34.2%和40.6%。4种类型梭梭林林地土壤剖面pH值均大于8.00,0<H≤10 cm和60 cm<H≤100 cm土层中总盐的质量分数较大。土壤中阴离子以Cl-和SO2-4为主,阳离子主要为Na+和Ca2+。综上所述,有林地土壤质量比裸地好,主要表现为有林地的有机质及速效养分质量分数较大,土壤盐度低。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防治春尺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吉林地区防治春尺蠖药剂,选用17种药剂采用室内模拟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结果表明:防治春尺蠖可选用24.5%阿维菌素·机油EC、90%杀虫单WP、2.5%溴氰菊酯EC、40%速克朗EC、4.5%高效顺反氰菊酯ME、40%毒死蜱EC、20%三唑磷EC、90%敌百虫原粉等,9d校正死亡率在97.8%以上;在合成制剂时白僵菌原粉、核多角体病毒,9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3%、71.1%。  相似文献   

16.
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它具有生命和不可替代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GB4404.2—1996明确规定大豆种子质量标准。原种质量标准要求达到:纯度≥99.9%、净度≥98.0%、发芽率≥85%、水分≤12.0%;大田用种质量标准要求达到:纯度≥98.0%、净度≥98.0%、发芽率≥85%、水分≤1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覆膜栽培方式下,毒死蜱、丙溴磷和三唑磷在金桔果实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为金桔果品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田间试验采收的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在金桔和土壤中添加毒死蜱、丙溴磷和三唑磷0. 05~1. 00 mg·kg-1,其平均回收率为84. 6%~105. 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 2%~4. 9%。3种农药在金桔和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 020 mg·kg-1。毒死蜱、丙溴磷和三唑磷在金桔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毒死蜱在金桔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 1和5. 2 d;丙溴磷在金桔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7. 1和27. 0 d,三唑磷在金桔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7. 7和14. 5 d。按照推荐剂量和2倍推荐剂量对金桔和土壤施用毒死蜱、丙溴磷和三唑磷,距第2次施药7 d后,金桔中的毒死蜱残留量已经低于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量,80 d后金桔和土壤中均未检测出毒死蜱残留;距第2次施药80 d后,金桔中三唑磷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量,100 d后未检出;而100 d后仍能检测出丙溴磷在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但残留值已经降低至最大残留量以下。【结论】毒死蜱、丙溴磷和三唑磷在金桔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安全采收间隔期建议为100 d。  相似文献   

18.
吴帆 《广西农学报》2008,23(6):20-21
为筛选防治三化螟的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品种,进行水稻三化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用20%阿维三唑磷EC防治水稻第二代三化螟,在蚁螟孵化盛期施药。试验结果表明,用量150、200g/666.7m^2,兑水50kg,防效分别达90.47%、95.24%,优于对照药剂20%三唑磷EC200ml/666.7m^处理,与金喷头WP100g/666.7m^2相当;20%阿维三唑磷EC和金喷头为防治三化螟药剂,推荐用量:20%阿维三唑磷EC150~200ml/666.7m^2,金喷头WP100g/666.7m^2,喷液量50kg/666.7m^2。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法》和QuEChERS方法对沃柑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毒死蜱、丙溴磷和三唑磷残留量。通过分析2种前处理方法的试验效果,建立更适合沃柑的农残检测快速有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QuEChERS方法测定毒死蜱、丙溴磷和三唑磷的检出限为0.002mg·kg~(-1),回收率在72.9%~91.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4%~11.1%,完全符合检测要求,且QuEChERS前处理方法所用的样品处理时间、试剂用量和废液量均较少,所以该方法可适用于气相色谱法检测沃柑中的毒死蜱、丙溴磷和三唑磷残留。  相似文献   

20.
彭家曙 《农技服务》2012,29(1):53-54
进行了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和三唑磷复配后,对棉花棉铃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较阿维菌素均有所提高,建议在田间防治棉花棉铃虫时,使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或三唑磷复配制剂,既可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又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