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环湖地区7种多年生禾草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石德军  陈功 《草业科学》1999,16(2):28-30,43
在海拔3200m环湖地区对7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进行了引种试验,经对各草种的生育期,株高,茎叶比,产草量,产籽量等生产性状测定分析,结果表明,7种多年生牧草中弯穗大麦草和多叶老芒麦各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环湖地区改良退化草地的首选草种,其次为短柄鹅观草,糙毛鹅观草。  相似文献   

2.
2008-2011年在互助县东沟乡进行了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表明短芒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典他两个品种高,产籽量差异极显著,而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农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改良山区草场,筛选适宜鲁中山区自然条件的牧草品种,测定牧草的适应性,抗逆性,物候期,产草量,产籽量,再策略,选择草场改良的最佳草食畜禽生长的物质基础,为促进山区畜牧业发展,自1990年开始进行引种良种牧草,改良荒山,草坡,草场的试验研究,通过六年多的试验,了解和掌握了多种牧草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生长表现,抗逆性能,产草量,改良草场的效果及其影响,选择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牧草,为搞好人工种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在牧草栽培小区试验中采用全息胚定域和全息胚定时两种选种技术,现就禾本科和豆科几种牧草两种选种技术介绍如下。1 全息胚定域选种 根据牧草籽粒在植株果穗上着生的位置不同,后代产草量和产种量也不同的特点,选用最佳部位的种子能显著地提高产草和产籽量。这种选种技术就是全息胚定域选种技术。如:沙打旺在果穗中部和偏中下部粒位区域内的种子生活力高,选用该区域内的种子作种用,比混合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种燕麦品种的对比试验,三种不同品种在本地区产籽量不同,其中二种高产燕麦与当地土种黄燕麦产籽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植虎 《青海草业》2012,21(1):20-23
2008~2011年在互助县东沟乡进行了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表明短芒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两个品种高,产籽量差异极显著,而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农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7.
青海牧区8种矮禾草生产经济性状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青海省高寒人工草地建设和生态治理工程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对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主栽的8种多年生矮禾草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测,对牧草产量、花期营养成分、种子产量和牧草生育期等主要生产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8份多年生矮禾草对本地区生态气候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产草量及产籽量等经济性状方面差异很大,其中扁茎早熟禾作为唯一的根茎性牧草,适应性和各项经济性状最高,其次为羊茅属的3个品种和冷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8.
3种披碱草属牧草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霞  张海林 《青海草业》2007,16(3):12-14,32
本文通过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两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的比较,表明新选育品种短芒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两个品种高,尤其是产籽量差异极显著,且新选育的短芒披碱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高寒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工程最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多年生人工栽培豆科牧草种子害虫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和 《内蒙古草业》1992,(1):39-40,22
寄生于多年生豆科牧草的种子害虫,在我区草籽产区广泛存在,是牧草种子产量、质量之大敌,其种类有苜蓿籽蜂、沙打旺金小蜂、黄芪籽蜂、柠条籽蜂、柠条豆象等。本文对其危害及防治措施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苏丹草、高丹草和籽粒苋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种一年生牧草品种对比试验,苏丹草生育期短,分蘖能力和再生能力强,叶量大,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能割三茬,而且抗旱、耐盐碱,可作为河西地区一年生牧草进行选择.高丹草生育期长,耐旱性和耐盐性一般,不耐瘠薄,产草量较低,草质一般.籽粒苋耐旱、耐盐碱,耐瘠薄,产草量和产籽量较高,但草质差,可作为改良盐碱地和低产田的牧草品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黔草1号高羊茅种子的千粒重对发芽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黔草1号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不同千粒重对发芽率、出苗率、出苗速度和成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千粒重越大,其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越高,出苗速度越快,成苗素质越好,同时,种子的发芽率与出苗率、发芽率与成苗率以及出苗率与成苗率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剂量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系统分析了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0.1%浓度处理48h的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对照组的54.3%和43.3%,分别是41%和0.55;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低剂量(50~200Gy)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剂量(400~2 000Gy)抑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其中,~(60)0Gy辐射处理的发芽率为48.5%。因此,0.1%浓度处理48h和~(60)0Gy可分别作为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的半致死剂量。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半致死剂量,可为进一步研究无芒隐子草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下5种牧草种子萌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李昀  沈禹颖 《草业科学》1997,14(2):50-53
对碱茅、黑麦草、野大麦、盐爪爪、碱蓬等5种耐盐及盐生牧草种子在浓度为0、21、66、110、155、200、267、334和445mmol/LNaCl溶液中的萌发进行了研究,分别观测盐溶液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相对子叶长和胚根长等萌发指标扔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5个种的发芽率均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5个咱在NaCl溶液中萌发的临界浓度分别为267、220、80、267和16  相似文献   

14.
蛭石引发对结缕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最终发芽率分别为90%(当年收获)、83%(贮藏1年)、74%(贮藏2年)、15%(贮藏3年)的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种子为材料,以蛭石作为固体引发基质,研究水势和时间对种子最终发芽率、50%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引发处理对当年收获和贮藏1年的结缕草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没有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贮藏2年和3年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和12%;随着引发处理水势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4份不同贮藏年限的种子50%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分别比对照缩短1.8~3.0 d和2.1~8.2 d。与PEG溶液引发相比,蛭石固体引发最佳处理的水势更高,为-0.4~-0.1MPa;处理时间更长,为3~4 d。  相似文献   

15.
刘欣  柴琦  刘照辉 《草业科学》2012,29(5):694-698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质量分数0、0.2%、0.4%、0.6%、0.8%、1.0% 6个盐分梯度,对4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在萌发期进行盐胁迫处理,分别观测盐溶液对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茎、根长相对降低率等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茎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根长相对降低率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综合评比表明,凌志耐盐性最强,爱瑞3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融雪剂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早熟禾(Poa annua L.)、紫羊茅(Festuca rubra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进行胁迫处理,研究融雪剂对4种草坪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和胚芽长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融雪剂胁迫下,除紫羊茅的发芽率在融雪剂浓度为3g(L-1时呈升高趋势外,其余草坪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融雪剂浓度的升高而下降。4种草坪植物种子的融雪剂耐受性大小为紫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早熟禾。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2份发芽率不同的高丹草种子(Lot1和Lot2)为对象,研究比较不同的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老化时间(24h、36h、48h、60h、72h、84h和96h)对高丹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高丹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老化温度处理中,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 Lot1和Lot2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43℃老化效果最明显,Lot1发芽率由65%降至25%,Lot2发芽率由46%降至16%;在老化时间处理中,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Lot1和Lot2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老化60h后种子发芽率降幅最大;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是促进种子老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多年生根茎型优质禾本科饲草,也是东北松嫩盐碱化草地的建群植物,针对不同成熟度羊草种子对盐胁迫发芽响应在国内外未被涉及的现状,本研究以NaCl为盐胁迫处理液,设置4个胁迫浓度(50, 100, 200和400 mM)研究不同成熟度(盛花期后24, 29, 34和39 d)羊草种子对盐胁迫的发芽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羊草种子同样表现出不同的耐盐性,盛花期后39 d的羊草种子活力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复萌率以及总发芽率均优于其余3个发育时期的种子。另外,盐胁迫下未萌发的羊草种子复萌率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羊草种子对高盐胁迫的生理适应策略,以休眠形式躲避不良环境,待土壤盐浓度降低时萌发出土。本研究可为羊草种子的发育与抗逆生理学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细叶鸢尾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叶鸢尾种子存在休眠。通过种子的吸水性研究、切割处理、萌发抑制物测试等方法对其内在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解除其休眠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内部产生的响应。结果表明,细叶鸢尾的离体胚不休眠,种皮和珠孔端胚乳均能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种皮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且为醇溶性的极性物质;浓硫酸处理60 min和变温层积(4℃/25℃)120和150 d均能有效打破其休眠,萌发率分别从0升至51.11%,36.67%,40.00%,发芽指数也提高为0.45,0.42和0.51,而低温层积150 d的萌发率仅为7.78%;变温层积过程中种子的珠孔端组织(种皮和胚乳)机械阻力的降低和胚生长势的增大是萌发率提高的根本原因。综合整个试验结果得出,细叶鸢尾种子属生理休眠,是由珠孔端组织的机械阻力和种皮中的萌发抑制物共同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20.
以38种1 153份豆科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在中期库储存4~7年后种子发芽率的变化状况,判断是否需要继续监测或直接扩繁。结果表明:5年后无需监测直接扩繁的种子有饭豆、柱花草、田菁、小豆和银合欢等5种(同一草种,发芽率降低超过20%的份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小于5%且发芽率升高的份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大于70%);无需监测无需扩繁的种子有白三叶、杂三叶、黄花苜蓿、黄芪、野大豆等9种(发芽率降低超过20%的份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大于60%);需要监测的种子有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岩黄芪、红豆草等24种(发芽率变化在以上2个范围之外,则需要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