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揭示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引起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发。复发的主要表现为盲肠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数量再次显著地升高;肠炎沙门氏菌在盲肠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这种复发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初始感染量及球虫感染时间有关。肝脏和脾脏阳性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揭示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引起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发。复发的主要表现为盲肠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数量再次显著地升高;肠炎沙门氏菌在盲肠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这种复发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初始感染量及球虫感染时间有关。肝脏和脾脏阳性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感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肠炎沙门氏菌和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相互作用显著;在球虫感染后第4,10,14d 时,柔嫩艾美耳虫球虫感染可显著地(P<0.01)增加盲肠内容物中肠炎沙门氏菌数量。肠炎沙门氏菌和柔嫩艾美耳球虫之间协同作用与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量大小和感染后的时间显著相关(P<0.01)。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并没有显著地提高肝脏、脾脏中肠炎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不同感染量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对鸡盲肠的球虫病变记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单独使用乳糖以及联合使用乳糖和嗜酸性乳酸杆菌均能显著地减少雏鸡盲肠中的肠炎沙门氏菌数(P<0.05)。联合使用乳糖和乳酸杆菌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乳糖的效果好(P<0.05)。单独使用嗜酸性乳酸杆菌并不能显著地减少盲肠中的沙门氏菌数。乳糖和乳酸杆菌单独或同时使用对雏鸡肝、脾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分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单独使用乳糖以及联合使用乳糖和嗜酸性乳酸杆菌均能显著地减少雏鸡盲肠中的肠炎沙门氏菌数(P〈0.05)。联合使用乳糖和乳酸杆菌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乳糖的效果好(P〈0.05)。单独使用嗜酸性乳酸杆菌并不能显著地减少盲肠中的沙门氏菌数。乳糖和乳酸杆菌单独或同时使用对雏鸡肝、脾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分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不同时间鸡盲肠和脾脏组织TLR4、TLR5、TLR15和TLR21 mRNA的表达规律,选用沙门氏菌阴性济宁百日鸡36只,随机分为2组,饲喂于隔离器中,2日龄分别接种1.23×108cfu鼠伤寒沙门氏菌和PBS溶液,接种后第1、3和7天采集盲肠和脾脏组织样品,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后各时间、各组织中TLR4、TLR5、TLR15和TLR2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济宁百日鸡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盲肠中TLR4、TLR5、TLR15和TLR21表达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2)脾脏中TLR21和TLR4的表达量分别在接种后第1天和第3天显著上调(P0.05),而TLR5和TLR15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3)感染后各时间点脾脏中TLR5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盲肠(P0.01),而TLR4、TLR15和TLR2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盲肠(P0.05)。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鸡TLRs在盲肠和脾脏中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而且这种表达调控表现出一定的时序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蛋鸡肠道形态、抗氧化能力及沙门氏菌定植的影响,将400只沙门氏菌阴性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2组分在环境条件相同的2个安全隔离舍,每组设5次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I组和III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II组和IV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2.5×1010cfu/kg凝结芽孢杆菌。饲喂1周后,试验组连续两天定量口服沙门氏菌菌液,对照组口服等量无菌PBS溶液,饲养3周。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极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绒毛宽度和绒毛吸收表面积(PBC 0.01);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增加空肠绒毛长度和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PBC0.05)。沙门氏菌极显著降低空肠隐窝深度(PSE 0.01),显著降低绒毛宽度(PSE0.05),极显著增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PSE0.01)。2)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后,沙门氏菌与凝结芽孢杆菌对血浆SOD有显著交互作用(PSE×BC 0.05),沙门氏菌可以显著增加血浆SOD和TAOC(PSE0.05);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显著降低血浆中SOD和MDA的含量(PBC0.05)。3)在攻毒后第1天、第14天和第21天,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盲肠沙门氏菌拷贝数(PBC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盲肠沙门氏菌拷贝数(PBC 0.05)。综上,产蛋后期蛋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改善肠道形态,提升其抗氧化能力,降低盲肠沙门氏菌定植数量,缓解病源性感染应激,保证了蛋鸡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省宜昌市某鸡场送检的6只病鸡进行了病理剖检、球虫粪检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试验。剖检病鸡可见小肠、盲肠胀气,小肠黏膜增厚、溃疡、有散在出血点,盲肠内有血色稀便;盲肠粪便涂片镜检可见大量球虫卵囊;从小肠内容物中分离鉴定到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结合临床症状,诊断该起病例为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肠炎沙门氏菌对感染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肠炎沙门氏菌对感染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肠炎沙门氏菌感染12日龄的健康三黄肉鸡为材料,在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其颈静脉血,分离血清用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感染鸡血清AST、ALT、LDH和GLU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血清ALP活性、ALB和GLO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除TP无显著变化外,感染鸡血清其他7项生化指标都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ALT、AKP、LDH和GLO活性在感染后显著升高(P〈0.01),ALB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该研究为揭示肠炎沙门氏茼感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商品肉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大肠杆菌病与盲肠球虫混合感染广泛流行,给商品肉鸡的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笔者现将一起商品肉鸡大肠杆菌与盲肠球虫混合感染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雏鸡艾美耳球虫病为模型,相对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值和盲肠卵囊值为观察指标,美国默克公司的抗球虫指数为判定标准,探讨了氟哌酸等6种药物抗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作用。结果观察到,氟哌酸(150PPm混饲)的抗球虫指数为185,极有效; 葎草(1.8%混饮)、泽漆(13.6%混饮)和杨花散(2%混饲)分别为166、162和161,属中等效果;吡哌酸(350PPm混饲)和杨花口服液(625mg/kg体重,灌服)分别为150.5和149.8, 为弱效。由此可见,氟哌酸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球虫药。  相似文献   

12.
杀球灵抗鸡球虫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有笼饲试验和围栏试验,研究了一种新的抗球虫药——杀球灵抗鸡球虫的药效。笼饲试验表明:杀球灵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指数为195.6,属于高效抗球虫药.围栏试验表明:杀球灵以1ppm剂量添加于饲料,可有效地控制鸡的3种主要球虫——柔嫩、堆型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混合感染,可阻止死亡、抑制盲肠病变产生和卵囊形成,并能维持正常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柔嫩艾美耳球虫长春分离株对7种抗球虫药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A肉仔鸡为试验材料,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减少率(ROP)和抗球虫指数(ACI)为判定指标,检测了长春市柔嫩艾美耳球虫分离株对7种抗球虫药物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长春市柔嫩艾美耳球虫分离株对莫能菌素、妥曲珠利无抗药性,对尼卡巴嗪有轻度抗药性,对马杜霉素和地克珠利有中度抗药性,对氯羟吡啶和盐霉素有完全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Eimeria tenella: cultivation of the asexual stages in cultured animal cell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imeria tenella, an intracellular protozoan parasite of the cecal epithelium of chickens, developed asexually in monolayer cultures of mammalian fibroblasts, mammalian epithelial cells, and avian fibroblasts mintained under various mediums at 41 degrees C. Sexual stages of the parasite were not seen. Established cell lines and secondary cell cultures were equally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of the parasite.  相似文献   

15.
选用10日龄健康雏鸡190只,随机分为19组,每组10只。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建立雏鸡球虫病模型。在感染后3d开始用药,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值和盲肠卵囊值为观察指标,以抗球虫指数(ACI)为判定标准,研究二甲氧苄啶(DVD)以1∶5比例与几种磺胺药联合应用的抗球虫增效作用。结果表明,0.06%磺胺二甲嘧啶(SM2)、0.05%磺胺喹恶啉(SQ)、0.05%磺胺-6-甲氧嘧啶(SMM)、0.05%SQ+0.06%磺胺氯吡嗪(Esb3)的ACI分别为161、142、157、147。DVD与不同浓度SM2联用的ACI分别为179、166、155;与不同浓度SQ联用的ACI分别为178、168、152;与不同浓度SMM联用的ACI分别为184、174、163;与不同浓度SQ和Esb3混合组联用的抗球虫指数分别167、176、186。表明DVD与几种磺胺药联用后均产生了抗球虫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尼秀媚  魏晓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443-7444,7466
[目的]建立肠炎沙门氏菌的SD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肠炎沙门氏菌invA基因片段设计链置换扩增(SDA)引物,建立肠炎沙门氏菌的SDA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设计的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肠炎沙门氏菌的SDA快速检测方法,SDA反应成功扩增了目标序列。建立的SDA检测技术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7.0×103cfu/ml,且特异性良好。[结论]试验选取的序列和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肠炎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17.
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传统的分离鉴定方法从临床采集的12例不同蛋鸡样本中分离到1株肠炎沙门氏菌。为避免传统鉴定技术中可能出现的假阳性等问题,依据SEF 14菌毛是肠炎沙门氏菌的特异性粘附素这一特性,设计编码该粘附素基因中相对保守片段的1对引物,对上述可疑菌株进行PCR扩增,以含有编码SEF 14菌毛操纵子全基因的质粒DNA、标准株SD-2染色体DNA作为阳性对照,鸡白痢国内分离株SP染色体DNA作为阴性对照。PCR扩增结果显示分离株出现1条与预期大小498 bp一致的特异性扩增条带,阳性对照也出现相同大小的条带,而阴性对照则未出现。结合传统的细菌学分离鉴定和特定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将此可疑分离株确定为肠炎沙门氏菌。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敏感地检测肠炎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确定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端粒DNA的重复序列,为下一步端粒酶活性检测奠定基础,根据已克隆发表的E.tenella端粒DNA重复序列信息,设计了由4个端粒重复序列串联的寡聚核苷酸探针(TTTAGGG)4,并以生物素地高辛标记。将该探针与经BAL31-EcoRⅠ酶切后的E.tenella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显示:E.tenella基因组DNA与探针杂交获得了清晰的杂交条带,随BAL31酶切时间的延长,杂交信号逐渐减弱,进一步证明了E.tenella端粒DNA重复序列为5-′TTTAGGG-3′,且此重复序列在E.tenella染色体的末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理株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盲肠病变记分、每克粪便含有的卵囊数、粪便记分、肉鸡增重等检查方法对来自山东、吉林、黑龙江、北京4个不同地区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将上述各株球虫分别接种10日龄AA肉鸡,并于接种后5d开始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山东株(S株)的致病性最强,黑龙江株(H株)和吉林株(J株)的致病性次之,北京株(B株)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